華文網

要做最壞的準備了,這只是美國扼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開端

(一)

很多人萬萬沒想到,中美最近一輪鬥爭,最先倒下的不是外貿企業,

而是中國高科技公司中興通訊。

要知道,去年3月,中興一度擺脫了危機。當時,為了求得美國的寬容,中興與美國財政部、商務部和司法部達成和解協定,同意支付8.9億美元的巨額罰金。

另外,美國商務部針對中興的3億美元罰金,以及針對中興為期7年的出口禁令被緩期執行。

一家中國企業,總共11.9億美元!

中興犯的是什麼大錯呢?

其實也簡單,中興賣了不該賣的東西給伊朗和朝鮮。

因為根據美國的法律規定,美國公司不能和伊朗和朝鮮交易,但這兩個國家又迫切需要相關產品,中興當了掮客,但不幸,還被美國抓了包。

付出了鉅款,渡過了危機。但實際,絞索反而更緊了。

美國4月16日突然翻臉,宣佈緩期執行的7年禁令,立刻執行,原因是找到了中興違規的新證據。

按照美國方面的指控,中興公司曾承諾解雇4名高級雇員,並通過減少獎金或處罰等方式處罰35名員工。

但中興通訊只解雇了4名高級雇員,未處罰或減少35名員工的獎金。

於是,美國商務部決定也趕緊俐落,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 7 年,直到 2025年3月13日。

美國的禁令,實際上全面封殺了中興。

按照相關分析,中興通訊設備中25%至30%的元件來自美國,

為這些元件尋找新的供應商需要時間,並且在此之前中興幾乎無法出售任何東西。

即使是中興的手機,採用的是高通驍龍845晶片。也就是說,手機現在都無法推出了。

雪上加霜的是,對付中興的還不只有美國。同一天,據《金融時報》報導,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也發佈通告,警告英國電信運營商不要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和服務。

中興股票停盤,

但暴跌已是必然,能否不破產,都是一個懸念

(二)

淪落到這一步,中興必須反思。

但這完全是中興的錯嗎?

且不說美國的霸道,我要對某個國家制裁,全世界都必須配合,不配合的就要制裁。

更主要的,則是美國的動機。

為什麼是7年?

七年之後,就是2025年。

別忘了,

中國有一個“中國製造2025”計畫。

美國《紐約時報》就認為,“中興”遭到的封殺,是特朗普對華貿易戰不斷激化的一個必然結果,而且他封殺中興的根本原因,還是為了打擊中國政府籌畫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不讓中國利用美國的技術去超越美國。

中興只是一個開始,另一家中國通訊巨頭,華為,其實也面臨著高風險。

在投資美國的中國大企業中,華為是遭遇最悲情的一個。

2008年,華為聯合貝恩資本收購3Com公司,遭到美國CFIUS的棒打,原因是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2010年,華為競標美國斯普林特公司移動電訊設備合同,也因美國議員提出的“國家安全”原因受阻。

2011年,華為收購美國三葉公司(3Leaf Systems)部分資產,金額只有200萬美元,依然遭到所謂“國家安全”的阻攔,最終,華為不得不放棄並購。

2012年,美國國會發佈調查報告,認為華為的設備可能被用於監聽或破壞美國電信網路,從此,華為被美國徹底拒之門外。

2016年,AT&T公佈了一份潛在的5G供應商名單,其中也包括華為,而且華為的報價比競爭對手低了70%,按照《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國安局局長羅傑斯,和時任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就是被特朗普炒掉的那位),親自找AT&T高管談話進行施壓……

今年初,就在華為準備和美國電信運營商AT&T簽約銷售華為手機的前夜,AT&T突然反悔。原因也簡單,美國18名國會議員曾聯名致信聯邦通信委員會,以所謂華為涉嫌在美從事間諜活動等為由,要求調查華為與AT&T合作。

在當時的社交媒體上,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的幾句講話,透露出前所未有的鬱悶和憤懣。

他是這樣說的:

我們過去很多年,在美國的所有收購,都被美國政府CIFUS給否決了,這對我們造成很大損失,你給別人的定金錢都付了,也給你否決了!

本來明天下午大會主題演講,我正式宣佈旗艦手機Mate10 Pro進入美國大運營商的前夕,突然被取消,造成我們巨大的經濟損失!

中國對美國那麼開放,而我們在美國卻被害成這樣!

請注意,餘承東第二條留言中的哭臉表情。

從目前來看,相比中興被全面封殺,華為還是幸運的。

但華為也不能有任何僥倖。

因為中興事件,可能只是特朗普扼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一個開端。

按照《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電腦雲技術”等高科技IT領域將很可能成為特朗普下一個重點“關照”中國的對象,因為中國並沒有對亞馬遜、微軟等美國這一領域的企業做到“開放”,而是要求這些企業和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並把技術轉讓給中方。

比起和中國打貿易戰,這種直接嚴卡乃至封殺那些會讓中國在與美國的競爭中獲利的投資和收購,會更容易令特朗普獲得美國輿論的支持——尤其是在美國那些已經開始被中國超越的產業,會有很多人支持特朗普對中國採取行動。

(三)

中國怎麼辦?

中國商務部已經發了聲明:

中方注意到美國商務部宣佈對中興公司採取出口管制的措施。

中方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經營過程中,遵守東道國的法律政策,合法合規開展經營。中興公司與數百家美國企業開展了廣泛的貿易投資合作,為美國貢獻了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希望美方依法依規,妥善處理,並為企業創造公正、公平、穩定的法律和政策環境。

商務部將密切關注事態進展,隨時準備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第一,要求中國企業遵守東道國法律法規,確實是中興自己存在問題。

第二,敦促美國考慮到實際情況,中興也為美國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崗位。

第三,中方將隨時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因為中興有把柄在先,中方其實也不大好說話。

但如果沒有中美摩擦,或許中興還可能網開一面,不至於被這樣全面封殺,畢竟,七個月都是重罰,七年和七個月更是很不一樣的。

最後,三點粗淺看法:

第一,中興能否避免破產,已經不在中興本身了,在於中美博弈和較量的結果。如果不能讓美國感到痛處,那麼美國很可能就得寸進尺,華為等中國企業,也可能重蹈中興的覆轍。另外,蘋果可以在中國暢銷,美國卻不讓華為銷售,那蘋果手機會不會也損害中國的國家安全呢?

第二,必須認識到,現在的美國什麼都幹得出來。以前中國企業總有一種幻想:美國不會這麼做,這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嗎?這不是違反自由貿易嗎?這不是會激起全世界反對嗎?但現在美國就是流氓,就是這麼混不吝。

第三,更為警醒的一點就是:一個赫赫有名的中國高科技,在美國的一招打擊下,馬上陷入無法生存的境地,也說明了中國企業的底色和兇險。

對中國來說,如果這樣的中國旗艦型企業,美國仍能說下手就下手,中方一點招架之功沒有,那我們再能創新,再能催生出更多的華為,又有什麼用呢?

當然,我們更應該認清自己的不足,知恥而後勇。用一位朋友的話說,斷然放棄那些有用沒用、自我迷醉的“愛國情懷”與那些純粹著眼賺錢的“學習”,紮扎實地創新,真創新,而不是翻新!靠送外賣,我們永遠贏不了未來的競爭!

另一家中國通訊巨頭,華為,其實也面臨著高風險。

在投資美國的中國大企業中,華為是遭遇最悲情的一個。

2008年,華為聯合貝恩資本收購3Com公司,遭到美國CFIUS的棒打,原因是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2010年,華為競標美國斯普林特公司移動電訊設備合同,也因美國議員提出的“國家安全”原因受阻。

2011年,華為收購美國三葉公司(3Leaf Systems)部分資產,金額只有200萬美元,依然遭到所謂“國家安全”的阻攔,最終,華為不得不放棄並購。

2012年,美國國會發佈調查報告,認為華為的設備可能被用於監聽或破壞美國電信網路,從此,華為被美國徹底拒之門外。

2016年,AT&T公佈了一份潛在的5G供應商名單,其中也包括華為,而且華為的報價比競爭對手低了70%,按照《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國安局局長羅傑斯,和時任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就是被特朗普炒掉的那位),親自找AT&T高管談話進行施壓……

今年初,就在華為準備和美國電信運營商AT&T簽約銷售華為手機的前夜,AT&T突然反悔。原因也簡單,美國18名國會議員曾聯名致信聯邦通信委員會,以所謂華為涉嫌在美從事間諜活動等為由,要求調查華為與AT&T合作。

在當時的社交媒體上,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的幾句講話,透露出前所未有的鬱悶和憤懣。

他是這樣說的:

我們過去很多年,在美國的所有收購,都被美國政府CIFUS給否決了,這對我們造成很大損失,你給別人的定金錢都付了,也給你否決了!

本來明天下午大會主題演講,我正式宣佈旗艦手機Mate10 Pro進入美國大運營商的前夕,突然被取消,造成我們巨大的經濟損失!

中國對美國那麼開放,而我們在美國卻被害成這樣!

請注意,餘承東第二條留言中的哭臉表情。

從目前來看,相比中興被全面封殺,華為還是幸運的。

但華為也不能有任何僥倖。

因為中興事件,可能只是特朗普扼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一個開端。

按照《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電腦雲技術”等高科技IT領域將很可能成為特朗普下一個重點“關照”中國的對象,因為中國並沒有對亞馬遜、微軟等美國這一領域的企業做到“開放”,而是要求這些企業和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並把技術轉讓給中方。

比起和中國打貿易戰,這種直接嚴卡乃至封殺那些會讓中國在與美國的競爭中獲利的投資和收購,會更容易令特朗普獲得美國輿論的支持——尤其是在美國那些已經開始被中國超越的產業,會有很多人支持特朗普對中國採取行動。

(三)

中國怎麼辦?

中國商務部已經發了聲明:

中方注意到美國商務部宣佈對中興公司採取出口管制的措施。

中方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經營過程中,遵守東道國的法律政策,合法合規開展經營。中興公司與數百家美國企業開展了廣泛的貿易投資合作,為美國貢獻了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希望美方依法依規,妥善處理,並為企業創造公正、公平、穩定的法律和政策環境。

商務部將密切關注事態進展,隨時準備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第一,要求中國企業遵守東道國法律法規,確實是中興自己存在問題。

第二,敦促美國考慮到實際情況,中興也為美國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崗位。

第三,中方將隨時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因為中興有把柄在先,中方其實也不大好說話。

但如果沒有中美摩擦,或許中興還可能網開一面,不至於被這樣全面封殺,畢竟,七個月都是重罰,七年和七個月更是很不一樣的。

最後,三點粗淺看法:

第一,中興能否避免破產,已經不在中興本身了,在於中美博弈和較量的結果。如果不能讓美國感到痛處,那麼美國很可能就得寸進尺,華為等中國企業,也可能重蹈中興的覆轍。另外,蘋果可以在中國暢銷,美國卻不讓華為銷售,那蘋果手機會不會也損害中國的國家安全呢?

第二,必須認識到,現在的美國什麼都幹得出來。以前中國企業總有一種幻想:美國不會這麼做,這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嗎?這不是違反自由貿易嗎?這不是會激起全世界反對嗎?但現在美國就是流氓,就是這麼混不吝。

第三,更為警醒的一點就是:一個赫赫有名的中國高科技,在美國的一招打擊下,馬上陷入無法生存的境地,也說明了中國企業的底色和兇險。

對中國來說,如果這樣的中國旗艦型企業,美國仍能說下手就下手,中方一點招架之功沒有,那我們再能創新,再能催生出更多的華為,又有什麼用呢?

當然,我們更應該認清自己的不足,知恥而後勇。用一位朋友的話說,斷然放棄那些有用沒用、自我迷醉的“愛國情懷”與那些純粹著眼賺錢的“學習”,紮扎實地創新,真創新,而不是翻新!靠送外賣,我們永遠贏不了未來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