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知道嗎?我沒有參加潑水節,但我竟然知道了這個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又快到了

每年這個時候刷朋友圈的時候

隔著手機螢幕都能感覺到濕漉漉的

因為

對於喜歡玩水的朋友們

已經等不及了夏天的到來

紛紛趕去雲南參與這場世界級的潑水大戰

想想都很爽

有木有!

在這裡

小編要出考題了

我國的55個少數民族

各有風情

除了潑水節

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民族特色節日?

哎呀!

寶寶好為難

頭皮都撓破了也沒想出來

靈機一動

想起媽媽和我說

旅遊諮詢別擔心

有12301呀

於是呢

果斷撥打電話諮詢

12301的客服美眉是介樣告訴我滴

(一般人我還不告訴他呦)

潑水節

▲圖為潑水節美景,提醒安全潑水,避免過於親密的舉動。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又到了,每年的4月13日,傣族男女們將開啟長達3天的“狂歡模式”,在這期間,每個角落時時刻刻充滿“濕身”的歡樂氛圍,

因為潑水的寓意為清除所有的邪惡、不幸和罪惡,並懷著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在這個“不准不快樂”的節日裡,即使被陌生人一盆冷水當頭潑下,請記得保持微笑,接受美好的祝福吧!

軍坡節

▲上圖為軍坡文藝表演,軍坡表演中的“穿杖”、“過火山”等活動高危活動,

普通人士切勿模仿。

說起海南的軍坡節,總是被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軍坡節是海南民間自發區域祭祀活動,主要集中在農曆2月至3月之間,雖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主要節日意義為老百姓通過表演節目、家家擺宴的方式紀念冼夫人,同時以求安居樂業、百事百順!當然,海南每個地方的軍坡活動不盡相同,其中以海口市新坡鎮的軍坡節影響最大。

那達慕大會

▲圖片源於百度,從圖片可以看出聲勢之浩大!

“那達慕”大會,是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的蒙古、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人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辦的文體娛樂大會,於每年七、八月草肥羊壯的季節,在遼闊的大草原舉行。

大會期間,各地農牧民騎成群結隊的彙集於大會的廣場,並在會場周圍的綠色草地上搭起白色蒙古包。其中騎馬、摔跤、射箭是大會的主要比賽環節,通過比賽,最終選出大家心中的勇士。

查白歌節

▲圖為布依族姑娘在表演節目。

愛情對於任何時代來說,都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對於少數民族也是的。查白歌節是為紀念古時當地一對為民除害與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貴州、廣西、雲南三省區邊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都會聚集在查白場,舉行盛大的歌會。更是布依青年談情說愛和求婚擇偶的獨特時機,節日裡,小夥子和姑娘們相互對歌,一旦情投意合,便互贈信物,定下終身,用現在時髦話來說,也就是脫單paty啊!

火把節

▲圖為火把節圖片,提醒遊玩時注意防火。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少數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於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火把節期間,各家門前、田埂都要豎起小火把,入夜點燃,村寨一片通明,青年男女會聚廣場,圍著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舉行盛大的歌舞娛樂活動。節日期間,還有賽馬、鬥牛、射箭、摔跤、拔河、蕩秋千等娛樂活動,並開設貿易集市。此外,由於火把節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聞名海內外,也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刀杆節

▲圖為表演下火海,切勿模仿。

人們常常把“上刀山、下火海”比作非常危險的地方,且把能夠上刀山下火海的人比作勇士。但是現實生活中要看真正的刀山火海,不妨去參加傈僳族的刀杆節,每年農曆的二月初七到二月初八,人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成群結隊地來到“刀杆節”會場,觀看“上刀山,下火海”活動 。當第一個勇士登上杆頂時,把彩旗標下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祝福四面八方的人民生活安康,期盼各方家畜發展興旺。傳說,如果哪家小孩體弱多病,可以讓他來鑽傈僳族的刀杆,那麼他就會健康平安的長大喲!

民族的多樣性

造就了中華民族的

多元性和包容性

在瞭解民俗的同時

切記

入鄉隨俗

尊重民風民俗

當然

還有其他旅遊資訊

需要瞭解的

別忘嘍

12301

隨時準備

做您的旅遊顧問

都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對於少數民族也是的。查白歌節是為紀念古時當地一對為民除害與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貴州、廣西、雲南三省區邊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都會聚集在查白場,舉行盛大的歌會。更是布依青年談情說愛和求婚擇偶的獨特時機,節日裡,小夥子和姑娘們相互對歌,一旦情投意合,便互贈信物,定下終身,用現在時髦話來說,也就是脫單paty啊!

火把節

▲圖為火把節圖片,提醒遊玩時注意防火。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少數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於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火把節期間,各家門前、田埂都要豎起小火把,入夜點燃,村寨一片通明,青年男女會聚廣場,圍著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舉行盛大的歌舞娛樂活動。節日期間,還有賽馬、鬥牛、射箭、摔跤、拔河、蕩秋千等娛樂活動,並開設貿易集市。此外,由於火把節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聞名海內外,也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刀杆節

▲圖為表演下火海,切勿模仿。

人們常常把“上刀山、下火海”比作非常危險的地方,且把能夠上刀山下火海的人比作勇士。但是現實生活中要看真正的刀山火海,不妨去參加傈僳族的刀杆節,每年農曆的二月初七到二月初八,人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成群結隊地來到“刀杆節”會場,觀看“上刀山,下火海”活動 。當第一個勇士登上杆頂時,把彩旗標下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祝福四面八方的人民生活安康,期盼各方家畜發展興旺。傳說,如果哪家小孩體弱多病,可以讓他來鑽傈僳族的刀杆,那麼他就會健康平安的長大喲!

民族的多樣性

造就了中華民族的

多元性和包容性

在瞭解民俗的同時

切記

入鄉隨俗

尊重民風民俗

當然

還有其他旅遊資訊

需要瞭解的

別忘嘍

12301

隨時準備

做您的旅遊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