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火箭之王終於再次飛天 長征五號將第3次發射 這次任務很重要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寄託了中國的航太夢想

你知道中國體積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是誰嗎?那就是中國的運載火箭之王長征五號。

據新華社16日報導,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失利故障原因近日基本查明,改進後的芯一級液氫液氧發動機完成多次地面熱試車考核,驗證了改進措施的有效性。目前,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研製隊伍在全面落實故障改進措施的基礎上,正在開展遙三火箭研製生產,計畫於2018年底擇機發射,
以便證實該火箭的性能。後續,長征五號遙四火箭將實施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從而正式拉開中國深空探測的大序幕。

從長征5號到長征九號的最新中國火箭型譜

中國的航太計畫是全球最雄心勃勃的,從目前的長征五號到長征九號大型運載火箭,

都是世界級的。其中最早問世的長征五號,高度達到了57米,箭體直徑達5米,打破了中國40餘年來3.35米箭體直徑結構的限制;而且起飛品質達870噸,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4噸,比現役長征三號乙火箭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該火箭除了要運送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建站物資外,還將承擔中國的探月和探索火星計畫任務,
中國人對它的期望是全民性的。

日中美俄歐主要重型遠運載火箭對比

經過中國航太人的艱難攻關,長征五號大型運載火箭終於在2016年11月3日在文昌航太發射場成功升空,雖然在發射時有波折,但是首秀很成功。但沒想到,該火箭的第二次發射卻是悲劇。

在2017年7月2日,長征五號遙二火箭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發射升空後,當火箭飛行至346秒時突發故障並出現飛行異常,此次發射任務失利。第二次的發射失利,導致排在後面的發射任務——2017年11月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嫦娥五號”和在2018年發射世界首顆在月球背面著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嫦娥四號”全部推遲。

飛天夢也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悉,從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到現在時間過去近9個月了,中國的航太技術人員一直在排查失利原因,如今終於找到。根據分析模擬計算及地面試驗結果,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的故障原因為芯一級液氫液氧發動機一分機渦輪排氣裝置在複雜力熱環境下,局部結構發生異常,發動機推力暫態大幅下降,致使發射任務失利。在找到失利原因之後,航太科技人員立刻著手整改,如今改進方案經過多次熱試車,已經證明其是可靠和穩定的,能夠滿足接下來的一次第三次試驗飛行任務的技術需求。

長征五號遙三火箭是中國的深空探測先鋒

分析認為,由於長征五號大型運載火箭是中國重型運載火箭的開山之作,又是中國5米大直徑系列運載火箭的技術先鋒,其成功與否關係著中國深空探測的未來步伐,所以,國內外對於長征五號的再次問天充滿關切。由於中國航太一向是“一絲不苟,分秒不差”的楷模,所以經過嚴格科學試驗檢驗的長征五號遙三火箭,將於今年底再次進行一次至關重要的發射試驗。此後,中國航太將開展一系列深空探測試驗,從而開啟中國追趕美俄並躍進世界第一航太梯隊的偉大征程。

(軍評陳光文撰於2018.04.16)

發動機推力暫態大幅下降,致使發射任務失利。在找到失利原因之後,航太科技人員立刻著手整改,如今改進方案經過多次熱試車,已經證明其是可靠和穩定的,能夠滿足接下來的一次第三次試驗飛行任務的技術需求。

長征五號遙三火箭是中國的深空探測先鋒

分析認為,由於長征五號大型運載火箭是中國重型運載火箭的開山之作,又是中國5米大直徑系列運載火箭的技術先鋒,其成功與否關係著中國深空探測的未來步伐,所以,國內外對於長征五號的再次問天充滿關切。由於中國航太一向是“一絲不苟,分秒不差”的楷模,所以經過嚴格科學試驗檢驗的長征五號遙三火箭,將於今年底再次進行一次至關重要的發射試驗。此後,中國航太將開展一系列深空探測試驗,從而開啟中國追趕美俄並躍進世界第一航太梯隊的偉大征程。

(軍評陳光文撰於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