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沒有微商的朋友圈,一點都不完整

如果你有很多微商朋友,打開朋友圈的瞬間,你可能在懷疑人生。

那些名字A開頭的好友們,今天提車“和諧號”,明天在拉斯維加斯定位打卡,後天會見奧巴馬獲認可……雖然賣的產品有“三無”嫌疑,

但這不能阻擋他們膨脹的自信,在演繹“現充”(人生贏家)的路上越走越遠。

2017年中國社科院和騰訊大資料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超過半數的年輕人願意嘗試以互聯網和社交網路為平臺的職業,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微商”,比例達到30.3%;2016年底,從業人數達到了1535萬。

成功的“雪梨”只有一個,但依然有無數人前仆後繼地奔走在微商路上,不管你願不願意,他們已經攻佔你的微信群,霸屏你的朋友圈。

名字前加A,都是叫微商的天使

“引蝶和裂變”是微商的創新打法,讓一切行銷回到原點,對目標使用者“對症下藥”。

首先就是“起名的藝術”。去翻看微信通信錄,會發現微商總是排在最前端的一群人,僅次於“星標用戶”。

不管是葬愛家族還是二次元少年,

他們起名字的方法論,遵循“高效連接客戶”的原則。常見的範本是:A字母打頭+業務/產品種類+手機/微信號碼。

清一色“A”開頭的微商好友列表。(網路圖)

當然,光是字母A開頭,是不夠的。由於微信通訊錄的連絡人排序按字母序逐個呈現,比如A apple就一定排在A dodo前面。

這也是微商們在起名時比較注意的點,想盡一切辦法“加足戲”。

搶在了用戶通訊錄的VIP,還要精准抓住他們的時間。

根據阿裡大資料顯示, 每月在0點至4點之間,打開天貓、淘寶4次以上的人數超過8000萬。其中,20%的深夜剁手黨每月登陸12次以上。

深夜打包、發貨也是微商的生活常態。

(網路圖)

為了順應這種新的生活習慣,微商不會選擇在工作日的白天去刷屏,而是在晚上9點-12點開始定時發佈商品資訊。這種方式不僅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也節省了在行銷上所付出的“時間成本”。

跟大公司一個套路:殺熟

“老家的紅棗,味道最正宗!”“媽媽做的蜂蜜柚子茶,暖暖都是愛”“金枕芒果,家裡果園無農藥”……微商在朋友圈裡溫情脈脈,一不小心,

你就下了單。

長春一男子親自試穿內衣,給客戶測試尺寸,拉近客戶的信任感。(網路圖)

微商選擇產品的三大原則就是“近、熟、源”。儘量選擇自己家鄉的特色產品,給使用者留下“我的產品是同類裡品質最好”的印象,而且傾向滿足“熟人需求”,靠近產品源頭,也能規模化的長期發展,是擴大市場的前提。

所以,大多微商產品“類目單一,門檻較低,性價比高”,相比線下或傳統電商有價格優勢。

某微商年會現場,參與者均禮服、濃妝,走女神、名媛范兒。(網路圖)

大部分微商是做不了KOL的,但是蹭大V、蹭名人、蹭大牌總是有用的。不管是PS還是截圖,或者又跟香奈兒、古馳一個廠家,他們總能找到對的人,為自己“代言”,哪怕只是賣同款,也要不一樣。

微商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合影。(網路圖)

去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出席了在上海舉辦的某場企業峰會,霎時間就在朋友圈火了。原因是大批微商在與奧巴馬的握手合影後,將這些圖片、視頻發到了朋友圈,並表示自己的產品得到了奧巴馬的高度認可。

除此之外,“爆款”“秒殺”“大甩貨”……這些霸屏朋友圈的“眼球行銷”真的有用嗎?

也能規模化的長期發展,是擴大市場的前提。

所以,大多微商產品“類目單一,門檻較低,性價比高”,相比線下或傳統電商有價格優勢。

某微商年會現場,參與者均禮服、濃妝,走女神、名媛范兒。(網路圖)

大部分微商是做不了KOL的,但是蹭大V、蹭名人、蹭大牌總是有用的。不管是PS還是截圖,或者又跟香奈兒、古馳一個廠家,他們總能找到對的人,為自己“代言”,哪怕只是賣同款,也要不一樣。

微商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合影。(網路圖)

去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出席了在上海舉辦的某場企業峰會,霎時間就在朋友圈火了。原因是大批微商在與奧巴馬的握手合影後,將這些圖片、視頻發到了朋友圈,並表示自己的產品得到了奧巴馬的高度認可。

除此之外,“爆款”“秒殺”“大甩貨”……這些霸屏朋友圈的“眼球行銷”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