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AI攝影從風口到風噪:榮耀10如何引領AI2.0全新進化?

文 | 壹觀察 宿藝

AI被炒得火熱,如今智慧手機企業似乎“沒有AI概念就不好意思發佈新品”,

AI攝影更是出現“風噪”跡象。

究其原因,主要晶片企業為了卡位元都推出了AI概念處理器,手機企業誰都不想在這場競爭中落伍,產業內更是有些企業為了估值或者市值熱衷於概念炒作,共同助推了“風噪”升級。但與“全面屏”這種單個供應鏈的進步,AI強調的是一個完整的生態作用,那些熱衷於概念炒作和行銷噱頭的公司,透支的是品牌信譽和用戶口碑,

日趨理性的用戶很難再為企業簡單的概念炒作進行買單。

作為AI手機市場的引領者,從2016年底的榮耀Magic 到2017年11月發佈的榮耀V10,榮耀都領先國內其他手機品牌約半年時間的“一代產品”節奏。即將發佈的榮耀10透露出的主打方向是“AI攝影革命”,再次成為業界和用戶關注的焦點。

我來到華為北京研究所,決定找榮耀與海思晶片的專家聊一聊,理清一下AI手機亂象背後的行業現狀,

以及榮耀準備如何引導“ AI2.0”全新進化。

榮耀10官微透露主打方向是“AI攝影革命

AI手機三大標準

智慧終端機AI化是所有科技公司都認可的未來趨勢,但AI並不像“全面屏”一樣可簡單識別,也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被“渾水摸魚”是整個行業目前面臨的尷尬問題。

華為海思晶片產品市場總監周晨認為,真正的AI手機必須具備三個明顯標識:

是否有獨立的晶片級硬體AI處理單元。目前全球主要晶片企業推出的產品分為兩類:華為和蘋果的專用硬體級AI晶片處理單元,以及高通、聯發科採用的通過軟體演算法協調Soc中不同處理單元的異構計算方式。

周晨認為,AI並不是從0到1突然出現的,而是從1到100逐步發展的結果。理論上Soc中的CPU、GPU、DSP都可以進行運算,

但在手機Soc發展中,普遍選擇在CPU之外逐步增加GPU、DSP、ISP等獨立運算單元,實際上還是因為效率和能耗的結果。增加單獨的GPU在圖形計算方面一定會比只有CPU好,這是一個簡單明瞭的道理、並且被產業長期驗證。在麒麟970中內置一個獨立的AI預算單元NPU也是這個道理,從實際運算效果來看,在性能上NPU 是 CPU 的 25 倍、GPU 的 6.25 倍,能效上NPU 更是達到了 CPU 的 50 倍,GPU 的 6.25 倍(華為Mate 10運行資料)。獨立AI運算單元直接決定了手機的AI實際體驗,
並且有效解決了智慧手機在能效與性能上的“閉環”。

高通選擇軟體演算法協調不同處理單元運算的傳統方式,主要基於兩個原因:一個是手機晶片從調研需求、立項到研發每代產品都在三年以上。也就是說,今天已經發佈的產品,實際上是基於三年前各自晶片企業對未來需求變化的預判。端側AI強運算需求是華為和海思之前的堅定判斷,現在也印證了這一判斷的準確性,但不是所有晶片企業三年前都踏准這一趨勢變化;第二個是華為和蘋果其AI處理器都是提供給自己使用,只考慮到自家的產品節奏和適配就可以了,需求和目標都非常明確。而高通作為商用晶片公司,必須考慮到盡可能照顧到更多合作夥伴的技術能力、節奏需求和產品適配問題,這也是商用晶片公司會在獨立AI運算單元策略上趨於保守的原因。

周晨認為,未來獨立AI運算單元一定是所有晶片企業的方向,兩年之內就會印證這一判斷,而目前是否採用獨立AI運算單元的處理器,也直接決定了手機AI性能和能耗表現。

必須有與硬體適配的AI系統,才能充分發揮AI處理器的性能。比如手機只要開機CPU就會運行,而打開相機一瞬間DSP也會運行,這中間會存在任務“疊加”問題,在增加獨立AI運算單元後更是如此。蘋果的做法是將其A11 Bionic中的獨立AI運算單元目前主要提供給使用3D 結構光技術的Face ID使用,而海思麒麟970的做法是將NPU能力向拍照等更多應用服務開放,通過EMUI8.0系統提升整體手機的AI體驗。

從榮耀V10實現的智慧識別13種拍照場景、主動場景化服務、智慧助手、智慧識屏、AI隨行翻譯等功能都可以看到AI能力帶來的性能提升。可以說,麒麟970與EMUI8.0是目前AI手機的“最佳拍檔”。

必須有眾多合作夥伴與開發者共同參與和打造的AI生態。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生態的作用就日趨顯著,AI時代更是如此,沒有一家企業可以憑藉自身力量取得全產業鏈的成功。榮耀做法是推動Hi AI平臺向所有合作夥伴與開發者開放,通過NPU AI計算能力提升合作夥伴應用和服務的效率和AI體驗。

周晨透露,目前已有200-300家主流應用開發商簽約,應用商店中將很快開闢AI專區,首批上架有100多個應用,目前使用Hi AI平臺的應用會與普通應用在速度和效率上有10倍以上的明顯差異,並且越是對端側AI計算需求重的應用(如識圖購物APP等)這種差異會越明顯。

榮耀產品副總裁熊軍民對《壹觀察》表示,AI本質上個工具,目前垂直應用領域還是AI重點突破方向,比如AI拍照。除了單個APP AI優化外,榮耀另一個方向是把不同垂直類型的APP服務資料打通,通過AI根據不同場景把APP應用服務串起來。比如用戶訂購了一張電影票,那麼榮耀AI手機就會根據使用者所處的位置和路面擁堵情況,提醒使用者打車或者選擇最優路線開車前往,到了電影院主動彈出購票二維碼,在電影結束後根據使用者習慣,以及還在營業的餐館,向用戶提供更加智慧和貼心的服務,“這種思考過程和邏輯就像人的思考一樣自然”。

榮耀10如何引領AI2.0全新進化?

根據榮耀官微公佈的資訊,榮耀10將於4月19日在上海發佈,主打方向就是“AI攝影革命”,按照榮耀比較踏實的風格,榮耀10在AI攝影體驗上將會帶來一次“跳躍式”提升。

榮耀產品副總裁熊軍民向我演示了在AI拍照的多個最新技術突破:

更加細分場景的AI識別。榮耀V10實現了13種拍照場景的智慧識別。在熊軍民演示中,可以看到更多類型場景和更多細分物體的識別,在調用演算法上更加有針對性,拍出來的照片在細節和色彩表現上更加生動與自然。

熊軍民稱,榮耀新的AI攝影每個細分場景背後都是數十萬張甚至上百萬張照片的訓練集,但這遠遠不夠,背後還有很多攝影師、美食家、人像攝影師、化妝師等專家共同合作,針對不同場景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實際上是AI技術、神經網路學習、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和專業人員共同調教的結果,真正做到了“一景一物一演算法”,讓普通使用者也可以隨手實現“攝影大師”般的手機拍照體驗。

人像攝影中的3D結構光。3D結構光是對端側AI的計算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驗。在近期透露出的榮耀10拍照樣張中,可以看到人物與光線的結合非常自然,這不僅需要強大的端側計算能力,還有基於人像與光線的大量演算法優化,預計在榮耀10發佈會上會對這一拍照進化做更多展示和解讀。

已經透露的榮耀10拍照樣張

周晨則對《壹觀察》展示了AI拍照的另一個應用,在目前流行的秒拍等短視頻分享APP中,使用者在拍攝過程中,經常會發現背景動畫快速變化過程中手臂或者手掌“消失”了,這實際上就是端側AI運算與識別能力不夠的表現,而榮耀與海思正與主流短視頻分享APP進行合作,通過Hi AI平臺對其進行AI算力的優化與提升,給視頻圖像品質、使用者與背景動畫在快速變化中的交互效果都帶來了非常明顯的改善。

周晨對此表示,AI的關鍵能力其實就是識別,這也是所有AI行為的前提,目前80%的AI應用都是圖像類的,海思與榮耀的AI識別能力也是通過不斷反覆運算來提升。這背後基於華為在自主麒麟海思處理器長期的巨大投入,也基於海思過去在端側AI強運算能力的準確判斷,榮耀在拍照等強AI場景和用戶體驗的判斷、投入和突破也非常重要。

結合熊軍民和周晨的演示與解讀,實際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榮耀在AI2.0方向的引導力:通過海思麒麟AI處理器提供的專屬AI算力、Hi AI架構帶來的開發者想像力,系統級的整合力,以及長期針對AI拍照等用戶痛點和強體驗場景進行的機器學習力,最終形成了榮耀核心的AI引導力,成為不斷領先國內其他手機品牌約半年時間的“一代產品”節奏。當其他Android手機品牌還在學習和仿照榮耀AI 1.0時代的AI拍照和場景化服務時,榮耀主導的AI 2.0能力已經成熟,並且在即將發佈的榮耀10手機上開花結果。其中最大的突破,或許就是榮耀10的此次主打的“AI攝影革命”。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熊軍民和周晨在華為北研所給我進行了其他AI演示和解讀,比如Hi AI給合作夥伴APP應用帶來的10倍效率和體驗提升,具體要等到榮耀10發佈會上得到確認和揭開面紗了。就像周晨所言:AI帶來的變革才剛剛開始,5G時代將更為明顯,這註定是一個掌握核心AI算力和產品節奏的“少數人遊戲”,“不要讓AI 算力限制了想像力”。

【壹觀察】—————————————

☞本文作者系《壹觀察》,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

☞《壹觀察》網站為:guanchacn.com ,同時入駐《今日頭條》、搜狐、新浪、網易、鳳凰、《百家號》、《虎嗅》、《鈦媒體》、《介面》、《一點資訊》、《天天快報》、《大魚號》等平臺。

☞歡迎我的《壹觀察》微信公眾號:guancha01,如果覺得本文不錯,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但不是所有晶片企業三年前都踏准這一趨勢變化;第二個是華為和蘋果其AI處理器都是提供給自己使用,只考慮到自家的產品節奏和適配就可以了,需求和目標都非常明確。而高通作為商用晶片公司,必須考慮到盡可能照顧到更多合作夥伴的技術能力、節奏需求和產品適配問題,這也是商用晶片公司會在獨立AI運算單元策略上趨於保守的原因。

周晨認為,未來獨立AI運算單元一定是所有晶片企業的方向,兩年之內就會印證這一判斷,而目前是否採用獨立AI運算單元的處理器,也直接決定了手機AI性能和能耗表現。

必須有與硬體適配的AI系統,才能充分發揮AI處理器的性能。比如手機只要開機CPU就會運行,而打開相機一瞬間DSP也會運行,這中間會存在任務“疊加”問題,在增加獨立AI運算單元後更是如此。蘋果的做法是將其A11 Bionic中的獨立AI運算單元目前主要提供給使用3D 結構光技術的Face ID使用,而海思麒麟970的做法是將NPU能力向拍照等更多應用服務開放,通過EMUI8.0系統提升整體手機的AI體驗。

從榮耀V10實現的智慧識別13種拍照場景、主動場景化服務、智慧助手、智慧識屏、AI隨行翻譯等功能都可以看到AI能力帶來的性能提升。可以說,麒麟970與EMUI8.0是目前AI手機的“最佳拍檔”。

必須有眾多合作夥伴與開發者共同參與和打造的AI生態。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生態的作用就日趨顯著,AI時代更是如此,沒有一家企業可以憑藉自身力量取得全產業鏈的成功。榮耀做法是推動Hi AI平臺向所有合作夥伴與開發者開放,通過NPU AI計算能力提升合作夥伴應用和服務的效率和AI體驗。

周晨透露,目前已有200-300家主流應用開發商簽約,應用商店中將很快開闢AI專區,首批上架有100多個應用,目前使用Hi AI平臺的應用會與普通應用在速度和效率上有10倍以上的明顯差異,並且越是對端側AI計算需求重的應用(如識圖購物APP等)這種差異會越明顯。

榮耀產品副總裁熊軍民對《壹觀察》表示,AI本質上個工具,目前垂直應用領域還是AI重點突破方向,比如AI拍照。除了單個APP AI優化外,榮耀另一個方向是把不同垂直類型的APP服務資料打通,通過AI根據不同場景把APP應用服務串起來。比如用戶訂購了一張電影票,那麼榮耀AI手機就會根據使用者所處的位置和路面擁堵情況,提醒使用者打車或者選擇最優路線開車前往,到了電影院主動彈出購票二維碼,在電影結束後根據使用者習慣,以及還在營業的餐館,向用戶提供更加智慧和貼心的服務,“這種思考過程和邏輯就像人的思考一樣自然”。

榮耀10如何引領AI2.0全新進化?

根據榮耀官微公佈的資訊,榮耀10將於4月19日在上海發佈,主打方向就是“AI攝影革命”,按照榮耀比較踏實的風格,榮耀10在AI攝影體驗上將會帶來一次“跳躍式”提升。

榮耀產品副總裁熊軍民向我演示了在AI拍照的多個最新技術突破:

更加細分場景的AI識別。榮耀V10實現了13種拍照場景的智慧識別。在熊軍民演示中,可以看到更多類型場景和更多細分物體的識別,在調用演算法上更加有針對性,拍出來的照片在細節和色彩表現上更加生動與自然。

熊軍民稱,榮耀新的AI攝影每個細分場景背後都是數十萬張甚至上百萬張照片的訓練集,但這遠遠不夠,背後還有很多攝影師、美食家、人像攝影師、化妝師等專家共同合作,針對不同場景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實際上是AI技術、神經網路學習、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和專業人員共同調教的結果,真正做到了“一景一物一演算法”,讓普通使用者也可以隨手實現“攝影大師”般的手機拍照體驗。

人像攝影中的3D結構光。3D結構光是對端側AI的計算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驗。在近期透露出的榮耀10拍照樣張中,可以看到人物與光線的結合非常自然,這不僅需要強大的端側計算能力,還有基於人像與光線的大量演算法優化,預計在榮耀10發佈會上會對這一拍照進化做更多展示和解讀。

已經透露的榮耀10拍照樣張

周晨則對《壹觀察》展示了AI拍照的另一個應用,在目前流行的秒拍等短視頻分享APP中,使用者在拍攝過程中,經常會發現背景動畫快速變化過程中手臂或者手掌“消失”了,這實際上就是端側AI運算與識別能力不夠的表現,而榮耀與海思正與主流短視頻分享APP進行合作,通過Hi AI平臺對其進行AI算力的優化與提升,給視頻圖像品質、使用者與背景動畫在快速變化中的交互效果都帶來了非常明顯的改善。

周晨對此表示,AI的關鍵能力其實就是識別,這也是所有AI行為的前提,目前80%的AI應用都是圖像類的,海思與榮耀的AI識別能力也是通過不斷反覆運算來提升。這背後基於華為在自主麒麟海思處理器長期的巨大投入,也基於海思過去在端側AI強運算能力的準確判斷,榮耀在拍照等強AI場景和用戶體驗的判斷、投入和突破也非常重要。

結合熊軍民和周晨的演示與解讀,實際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榮耀在AI2.0方向的引導力:通過海思麒麟AI處理器提供的專屬AI算力、Hi AI架構帶來的開發者想像力,系統級的整合力,以及長期針對AI拍照等用戶痛點和強體驗場景進行的機器學習力,最終形成了榮耀核心的AI引導力,成為不斷領先國內其他手機品牌約半年時間的“一代產品”節奏。當其他Android手機品牌還在學習和仿照榮耀AI 1.0時代的AI拍照和場景化服務時,榮耀主導的AI 2.0能力已經成熟,並且在即將發佈的榮耀10手機上開花結果。其中最大的突破,或許就是榮耀10的此次主打的“AI攝影革命”。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熊軍民和周晨在華為北研所給我進行了其他AI演示和解讀,比如Hi AI給合作夥伴APP應用帶來的10倍效率和體驗提升,具體要等到榮耀10發佈會上得到確認和揭開面紗了。就像周晨所言:AI帶來的變革才剛剛開始,5G時代將更為明顯,這註定是一個掌握核心AI算力和產品節奏的“少數人遊戲”,“不要讓AI 算力限制了想像力”。

【壹觀察】—————————————

☞本文作者系《壹觀察》,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

☞《壹觀察》網站為:guanchacn.com ,同時入駐《今日頭條》、搜狐、新浪、網易、鳳凰、《百家號》、《虎嗅》、《鈦媒體》、《介面》、《一點資訊》、《天天快報》、《大魚號》等平臺。

☞歡迎我的《壹觀察》微信公眾號:guancha01,如果覺得本文不錯,可以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