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千元級三面無邊框設計+4000mAh超大容量電池,堅果3上手圖賞

你要的全面屏,到底是什麼樣的?

17 年,各家廠商紛紛選擇了在當時更容易量產實現的 18:9 “全面屏”以搶佔這塊最新市場。而由於(不管你承認與否)iPhone X 的原因,在 18 年的“全面屏”旗艦手機市場,

幾乎所有手機廠商的“全面屏”都長出了一簇明顯的“齊劉海”。

但,(在 4 月 9 日之前,)如果你預算不夠的話,還是只能去選擇因成本更低而基本已經成為“標配”的 18:9 螢幕。

不過,“異類”依舊存在,我們本文的主角堅果 3 就是其中的一個。

開箱的過程通過上述幾張圖簡單略過,

依舊是堅果系列熟悉的包裝,熟悉的配件,熟悉的“The Pride & Joy Of An Artisan”的保護膜。

不過,這次翻到背面還是有特別之處。堅果 3 專門在背殼貼了一個注意標籤:“手機貼膜時請勿使用白邊液”,這也是因為在堅果 Pro 2 上市時,出現了部分使用者在為手機貼膜時,因使用白邊修復液造成螢幕報廢的情況。

錘科此次也專門做了提醒。

不過,因為指紋識別模組、攝像頭等等模組被移到了機身下部,以及千元機的工藝受限,堅果 3 的下巴相較於其他三處邊框來說,的確要寬上不少。為了保證視覺的對稱與統一,下巴與螢幕之間有一道淺淺的細線作為過渡,

維持了底部指紋模組處於一個居中的位置,而攝像頭則位於指紋模組左側。就我個人來看,雖然寬下巴使前面板的屏占比顯得不是那麼高,但在使用中,整體的視覺焦點會位於機身的螢幕部分,而下部的傳統指紋識別模組位置又使上手操作流暢。對於一款千元機採用這樣的設計,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三面窄邊框的“almost”全面屏才是我認為更接近與完美全面屏的設計。

機身背部依然為錘子手機經典的玻璃背蓋設計,後置雙 1300 萬圖元彩色+黑白方案攝像頭,略有突起。

細紅線設計的金屬邊框基本也和堅果 Pro 2 保持一致。

底部的揚聲器與 Type-C 介面沒什麼好說的,另外值得提一下的就是堅果 3 在機身厚度 7.16mm 的情況下,內置電池容量為 4000mAh,作為對比,堅果 Pro 2 的機身厚度為 7.4mm,而電池容量為 3500mAh。

由於之前就在使用堅果 Pro 2,所以直接通過 Smartisan OS 內置的快速換機功能與堅果 3 進行資料置換,我們也剛好對比下兩款手機的正面,你會更喜歡哪一台呢?

兩款產品的額頭對比。

最後說下配置,堅果 3 採用驍龍 625 處理器,4GB 記憶體,最高 128GB 機身存儲並支援外置擴展卡(與或卡槽)。對於一款 1299 元的千元機型來說,不能對性能抱有太高期望,經典神 U 驍龍 625 對日常軟體使用來說應該還算夠用,而該平臺的超低功耗和 4000mAh 的超大容量電池也意味著堅果 3 的待機續航能力勢必將“強到爆炸”。

那堅果 3 究竟適不適合作為一款入門機或備用機使用呢?我接下來將繼續進行詳細體驗後,為大家帶來更詳細的分享,敬請期待。

更多圖賞:

機身背部依然為錘子手機經典的玻璃背蓋設計,後置雙 1300 萬圖元彩色+黑白方案攝像頭,略有突起。

細紅線設計的金屬邊框基本也和堅果 Pro 2 保持一致。

底部的揚聲器與 Type-C 介面沒什麼好說的,另外值得提一下的就是堅果 3 在機身厚度 7.16mm 的情況下,內置電池容量為 4000mAh,作為對比,堅果 Pro 2 的機身厚度為 7.4mm,而電池容量為 3500mAh。

由於之前就在使用堅果 Pro 2,所以直接通過 Smartisan OS 內置的快速換機功能與堅果 3 進行資料置換,我們也剛好對比下兩款手機的正面,你會更喜歡哪一台呢?

兩款產品的額頭對比。

最後說下配置,堅果 3 採用驍龍 625 處理器,4GB 記憶體,最高 128GB 機身存儲並支援外置擴展卡(與或卡槽)。對於一款 1299 元的千元機型來說,不能對性能抱有太高期望,經典神 U 驍龍 625 對日常軟體使用來說應該還算夠用,而該平臺的超低功耗和 4000mAh 的超大容量電池也意味著堅果 3 的待機續航能力勢必將“強到爆炸”。

那堅果 3 究竟適不適合作為一款入門機或備用機使用呢?我接下來將繼續進行詳細體驗後,為大家帶來更詳細的分享,敬請期待。

更多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