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業務模式今非昔比茂宸集團(00273)轉型初見成效

正如公司在2017年業績報告中提到的那樣:“2017年是本集團自16年四季度開始轉型以來的戰略元年”。茂宸集團(00273)過去主要從事金融業務,然而自新的管理層2016年的9月進駐後,公司一舉進行了多項收購,

在金融部門的基礎上大力擴充其大健康產業部門。

目前,大健康產業部門的業務主要分為兩塊:母嬰童消費和高端醫療。1.母嬰童消費,包括母嬰童零售以及奶粉、營養產品生產銷售。2.高端醫療,主要包括私人輔助生殖,以及基因檢測服務。

在老本行金融業務上,公司4月16日發佈公告稱,今年3月已落實對一家列支敦士登私人銀行(PRL)的收購。同時,對香港IFA平臺晉裕集團(Harris Fraser)的收購正在等待監管機構批准中。

業務模式今非昔比,轉型初見成效

2017年,茂宸集團的業績有顯著改善。集團2017年營業額約為37.22億港元,經營收入約29億港元,兩項資料較2016年分別上漲719.82%、4228.36%。年內溢利由2016年的虧損7.9億港元扭轉為2017年的0.26億港元盈利。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由2016年4.72億港元收窄至2017年的0.53億港元,減幅88.77%。

上圖為茂宸集團近五年來的經營收入表現,從資料可以看出,2017年茂宸的轉型計畫初見成效。2017年年報中,各項業績數值也均有所改觀。由於公司在近兩年內進行了多項收購,收購成本在公司業績上有所抵消。因此,2017年各項業務的潛在價值尚未得到完全釋放。

新的起點,從母嬰童開始

三大板塊中,母嬰童板塊目前對茂宸的盈利貢獻最大,

其由母嬰童零售商愛嬰島和澳洲奶粉及營養產品生產銷售商Blend&Pack構成。自收購愛嬰島及Blend&Pack配方奶粉生產商後,2017年母嬰童消費板塊為公司共計帶來經營收入25.45億港元,占集團總經營收入的87.7%。其中,愛嬰島的收入貢獻尤為顯著,經營收入達25.12億港元,占收入比重最大。其中,2017年盈利1.2億人民幣,超額完成17年8500萬人民幣的盈利目標。

茂宸集團管理層向智通財經APP表示,茂宸集團共收購愛嬰島55%的股權,45%由創始股東持有。目前愛嬰島平臺服務由商品網路、目錄銷售、連鎖直營店以及嬰童體驗店4個部門組成,擁有會員600-700萬,平均每三個月交易2次以上的客戶有200-300萬。此外,管理層還表示,在完成對Blend & Pack收購後,其股價上漲了3倍,而Blend & Pack是一家澳洲上市的配方奶粉生產商,

通過與愛嬰島行銷端相配合,提供終端產品,二者將形成產業聯通。

母嬰童市場作為一個典型的長尾市場,存在著大量小而細的需求。而愛嬰島通過優化微信社群、體驗店及IT系統,正好滿足了消費者社交、內容、記錄、體驗服務等大量而細小的需求。在市場前景方面,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招商證券預測,母嬰市場將以每年不低於16%的增速增長,預計2018年母嬰童市場規模將達到3.02億元,2020年整體市場規模約4萬億元,前景光明。

千億級市場規模,高端醫療前景可觀

茂宸的高端醫療板塊主要包括輔助生殖和基因檢測兩個方面。目前,輔助生殖市場規模因為受到政策端和社會倫理限制而處於勢能積累階段。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中國女性初育

年齡不斷提高,高齡產婦比例在同步增加。我國不孕不育率也從20年前的2.5%-3%攀升到了12.5%-15%左右,每年患者人數不斷攀升,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不孕不育症將被列入21世紀人類三大疾病之一,不孕不育治療也因此將逐漸成為剛需。平安證券研報也顯示,國內輔助生殖機構正呈不斷增多的趨勢。

目前,治療不孕不育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常規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輔助生殖技術治療。其中,由於妊娠率最高,IVF成為最主流的選擇,妊娠率達到40%-60%。根據平安證券研報顯示,我國目前不孕不育患者已超5000萬,其中約30%(1500萬)患者需要IVF治療,按平均費用15000-16000元計算,預測IVF潛在市場規模高達2250-2400億元。

作為香港市場份額最大的私人生育輔助所之一,茂宸旗下寶德勝利(Reproductive HealthCare)佔有香港輔助生育市場約19%的IVF市場份額。2017年,寶德醫務共錄得營業收入1.43億港元,利潤3635萬港元。其創始人何永超醫生被業界號稱為“產子聖手”,也是許多巨星、名人的御用婦產科醫生。在技術方面,也相較于國內更加先進。據平安證券研報顯示,目前國內IVF技術仍以第一、二代技術為主,成功率在30%-40%之間;而寶德勝利採取的是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PGS/PGD),40歲以下成功率可達39%-62.9%之間,遠高於國內水準。

寶德勝利其自身在香港輔助生育的市場地位,再加上香港醫療行業在內地的優良聲譽,對於內地輔助生育中心具有不可多得的絕對優勢。因此,茂宸管理層也對智通財經APP表示,正在與相關機構溝通,計畫進入內地市場。相比香港一年約5000個案例的市場份額,內地市場這個一年70萬需求的大蛋糕,茂宸也想分一杯羹。現階段,茂宸正在計畫以醫療旅遊的方式吸引內地顧客赴港參觀,具體規劃或將於近期推出公告。將來茂宸能否在內地這塊大市場當中突圍成功,可靜觀其變。

金融轉型之路任重而道遠

除母嬰童和高端醫療兩個大健康產業板塊外,茂宸金融業務表現也有所進步。2017年茂宸集團金融業務較去年虧損大幅縮減,由2016年的9.4億港元下降至17年的虧損0.07億港元,減幅99.28%。其金融業務主要包括金融經紀及相關服務、融資服務、買賣投資證券以及資產及財富管理服務。從各部門來看,融資服務盈利553萬港元,買賣投資業務盈利405萬港元,金融經濟業務及相關服務虧損1639萬港元,較去年虧損有大幅縮減,減幅92.51%。

金融業務是茂宸當前三大板塊中業績貢獻相對較少的板塊,然而公司高層向智通財經APP表示,未來公司將會重點發展該板塊,將需要投入足夠的資源和人才,並表示未來該板塊可能會超過其它實業板塊的發展。

從發展策略來看,茂宸金融板塊的發展共分為三部曲:第一階段,建立強化銷售管道;第二階段,壯大產品能力及資管規模;第三階段,建立金融生態圈。

2017年,公司進行了兩項收購,包括私人銀行和晉裕IFA平臺。待監管機構批准後,其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將初步搭建完成,完成第一階段的構建需要。當前,公司已經進入發展的第二階段,公司高層透露,未來金融板塊的發展將對部分不良業務進行剝離,並將易於規模化的財富管理和基金產品兩部分作為其發展重點。然而就目前來看,其金融業務的收入貢獻尚不突出,仍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展。

“大健康+金融”,板塊間要相輔相成

縱觀茂宸現階段發展,母嬰童板塊為茂宸最主要的增長引擎,為公司帶來足夠的現金流。在發展計畫中,管理層表示18年將繼續進行一些收購:以完善金融服務平臺為目標,收購能與其他業務產生協同價值的金融機構。

除發展金融板塊的目標外,管理層向智通財經APP表示,轉型期的茂宸也將強化各板塊之間的協同效應。對於母嬰童板塊,金融板塊將為其加盟商提供保理業務,其大健康醫生團隊也將拍攝健康講解視頻、舉辦線上活動,增強其客戶粘性。高端醫療方面,由於目標客戶為高端消費人群,公司將在服務的同時推廣其財富管理產品。未來,母嬰童將成為高端醫療的獲客管道之一,高端醫療也將為母嬰童帶來更多的產品需求。

就目前來看,積極佈局大健康產業鏈條,發展金融板塊促進產業發展,茂宸“金融配合大健康產業、大健康產業帶動金融”的業務模式已基本成形。然而,茂宸仍處在轉型期的業務壯大階段,基於各項業務的潛在價值未被釋放。待各業務板塊逐漸成熟,協同效應顯現後,茂宸的發展可值得被看高一線。

2020年整體市場規模約4萬億元,前景光明。

千億級市場規模,高端醫療前景可觀

茂宸的高端醫療板塊主要包括輔助生殖和基因檢測兩個方面。目前,輔助生殖市場規模因為受到政策端和社會倫理限制而處於勢能積累階段。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中國女性初育

年齡不斷提高,高齡產婦比例在同步增加。我國不孕不育率也從20年前的2.5%-3%攀升到了12.5%-15%左右,每年患者人數不斷攀升,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不孕不育症將被列入21世紀人類三大疾病之一,不孕不育治療也因此將逐漸成為剛需。平安證券研報也顯示,國內輔助生殖機構正呈不斷增多的趨勢。

目前,治療不孕不育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常規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輔助生殖技術治療。其中,由於妊娠率最高,IVF成為最主流的選擇,妊娠率達到40%-60%。根據平安證券研報顯示,我國目前不孕不育患者已超5000萬,其中約30%(1500萬)患者需要IVF治療,按平均費用15000-16000元計算,預測IVF潛在市場規模高達2250-2400億元。

作為香港市場份額最大的私人生育輔助所之一,茂宸旗下寶德勝利(Reproductive HealthCare)佔有香港輔助生育市場約19%的IVF市場份額。2017年,寶德醫務共錄得營業收入1.43億港元,利潤3635萬港元。其創始人何永超醫生被業界號稱為“產子聖手”,也是許多巨星、名人的御用婦產科醫生。在技術方面,也相較于國內更加先進。據平安證券研報顯示,目前國內IVF技術仍以第一、二代技術為主,成功率在30%-40%之間;而寶德勝利採取的是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PGS/PGD),40歲以下成功率可達39%-62.9%之間,遠高於國內水準。

寶德勝利其自身在香港輔助生育的市場地位,再加上香港醫療行業在內地的優良聲譽,對於內地輔助生育中心具有不可多得的絕對優勢。因此,茂宸管理層也對智通財經APP表示,正在與相關機構溝通,計畫進入內地市場。相比香港一年約5000個案例的市場份額,內地市場這個一年70萬需求的大蛋糕,茂宸也想分一杯羹。現階段,茂宸正在計畫以醫療旅遊的方式吸引內地顧客赴港參觀,具體規劃或將於近期推出公告。將來茂宸能否在內地這塊大市場當中突圍成功,可靜觀其變。

金融轉型之路任重而道遠

除母嬰童和高端醫療兩個大健康產業板塊外,茂宸金融業務表現也有所進步。2017年茂宸集團金融業務較去年虧損大幅縮減,由2016年的9.4億港元下降至17年的虧損0.07億港元,減幅99.28%。其金融業務主要包括金融經紀及相關服務、融資服務、買賣投資證券以及資產及財富管理服務。從各部門來看,融資服務盈利553萬港元,買賣投資業務盈利405萬港元,金融經濟業務及相關服務虧損1639萬港元,較去年虧損有大幅縮減,減幅92.51%。

金融業務是茂宸當前三大板塊中業績貢獻相對較少的板塊,然而公司高層向智通財經APP表示,未來公司將會重點發展該板塊,將需要投入足夠的資源和人才,並表示未來該板塊可能會超過其它實業板塊的發展。

從發展策略來看,茂宸金融板塊的發展共分為三部曲:第一階段,建立強化銷售管道;第二階段,壯大產品能力及資管規模;第三階段,建立金融生態圈。

2017年,公司進行了兩項收購,包括私人銀行和晉裕IFA平臺。待監管機構批准後,其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將初步搭建完成,完成第一階段的構建需要。當前,公司已經進入發展的第二階段,公司高層透露,未來金融板塊的發展將對部分不良業務進行剝離,並將易於規模化的財富管理和基金產品兩部分作為其發展重點。然而就目前來看,其金融業務的收入貢獻尚不突出,仍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展。

“大健康+金融”,板塊間要相輔相成

縱觀茂宸現階段發展,母嬰童板塊為茂宸最主要的增長引擎,為公司帶來足夠的現金流。在發展計畫中,管理層表示18年將繼續進行一些收購:以完善金融服務平臺為目標,收購能與其他業務產生協同價值的金融機構。

除發展金融板塊的目標外,管理層向智通財經APP表示,轉型期的茂宸也將強化各板塊之間的協同效應。對於母嬰童板塊,金融板塊將為其加盟商提供保理業務,其大健康醫生團隊也將拍攝健康講解視頻、舉辦線上活動,增強其客戶粘性。高端醫療方面,由於目標客戶為高端消費人群,公司將在服務的同時推廣其財富管理產品。未來,母嬰童將成為高端醫療的獲客管道之一,高端醫療也將為母嬰童帶來更多的產品需求。

就目前來看,積極佈局大健康產業鏈條,發展金融板塊促進產業發展,茂宸“金融配合大健康產業、大健康產業帶動金融”的業務模式已基本成形。然而,茂宸仍處在轉型期的業務壯大階段,基於各項業務的潛在價值未被釋放。待各業務板塊逐漸成熟,協同效應顯現後,茂宸的發展可值得被看高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