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西部農村探索恢復鹽鹼地“造血”功能

新華社蘭州4月18日電1畝鹽鹼地能收入多少?在33歲的李彩梅看來,

過去辛勞耕作一年至多幾百元收入;如今在上面建蔬菜大棚年收入過萬。

李彩梅的家鄉在中國西部的甘肅省靖遠縣東灣鎮三合村。多年來,當地人沿黃河耕作,大力發展水利工程和灌溉農業。然而,最近二十多年,受區域性地形和人為活動、特別是水利工程排水條件的影響,甘肅沿黃灌區及高揚程灌區的靖遠縣、景泰縣等地次生鹽鹼化大面積發生。

“過去,在鹽鹼地上種玉米像賭博,

好年景6畝地能收入3000多元,鹽鹼化嚴重的時候就顆粒無收。”李彩梅說。

這幾年,依託農業、物理等方法綜合治理,昔日的鹽鹼灘逐漸變成了可耕種的良田。黃河兩岸的生態環境漸漸改善,農戶收入也逐年增加。

2017年,李彩梅在自家鹽鹼地上建起的大棚裡種了2畝辣椒,純收入超過2萬元。李彩梅的大膽治堿嘗試,來自“導師”楊志嘯的支持。2009年,大學畢業的楊志嘯返回家鄉,

決心把黃河沿岸的鹽鹼地變成良田。

通過添加土壤調理劑,利用秸稈還田、大水漫灌排堿等方法綜合施策,楊志嘯和夥伴們不僅把300多畝鹽鹼地改造成了適建蔬菜大棚的良田,還成立了合作社,輻射帶動周邊兩鎮三村的農戶在8300多畝鹽鹼地上開墾良田。

這兩年,科學方法治理土地鹽鹼化漸漸成為普通農民和專家的共識。在與靖遠縣毗鄰的景泰縣,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研究院的博士張生銀正在採集鹽鹼化土壤的資料。

“沿黃灌區人口密度大,土地鹽鹼化造成的棄耕已威脅到群眾的糧食安全。”張生銀說,他和團隊打算從小範圍試驗起步,計畫用5年時間,讓試驗的鹽鹼地複耕。

張生銀表示,通過開挖排堿渠、化學和生物改良等方法“多條腿走路”,在鹽鹼地上發展高效節水現代農業的未來十分樂觀。“目前,我們已在景泰縣設置了11個觀測點進行氣象和水鹽觀測,

未來共規劃建設30個觀測點,以全面開展研究和實踐工作。”

目前,在甘肅、新疆等地,有關部門和農民也在探索開挖排堿渠、提升土壤有機質、生物治堿等方法,向土地鹽鹼化“宣戰”,已取得一定成效。

靖遠縣已累計投入資金5380萬元,

治理鹽鹼地5.38萬畝。這兩年,景泰縣通過抬田恢復耕地1200畝,改良治理鹽鹼地7000餘畝,累計帶動鹽鹼區2000多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2016年,“新疆乾旱區鹽鹼地生態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範”項目啟動,開始輻射帶動數萬畝鹽鹼地增產。

張生銀認為,在中國西部地區,一些地方鹽鹼化程度不斷加劇是造成農業單產水準低的重要原因。未來,“針對不同鹽鹼地類型,利用微生物、耐鹽植物等生物修復技術,結合鹽鹼地整治工程裝備、綜合治理技術體系和產業發展模式,可以讓鹽鹼地逐漸恢復‘造血’功能”。

結合鹽鹼地整治工程裝備、綜合治理技術體系和產業發展模式,可以讓鹽鹼地逐漸恢復‘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