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湖北省留聯在全國首創“海創板” 解決企業融資難

入駐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的海創企業。通訊員耿琳 攝

湖北日報網消息“我們希望營造一種氛圍,讓海歸人才專注於科研,其他事情比如融資問題,就交給我們服務團隊來做。”4月12日下午,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留學人員聯誼會(以下簡稱省留聯)會長曾支農博士在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調研時透露,全國首個“海創板”將於近期推出。省留聯還牽頭建立了總金額20億元的“海創基金”,精准聚焦服務海創企業。

今年3月31日,

國務院印發《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方案中將“以人才為先”、“全面推進創新驅動”定為關鍵字。最令人可喜的是,曾支農博士多年來奔走呼籲設立“海創板”的建議在方案中得到明確支持。加大外向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的政策,將直接惠及海歸群體,對助推“海歸雙創”企業的融合發展起著積極作用。

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由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作共建,

是集共性技術研發、中試熟化對接、高端產業孵化、企業研發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協同創新平臺。現有近100家企業入駐,其中海創企業的比例占80%以上。

曾支農(右一)博士調研瞭解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通訊員耿琳 攝

“我們欣喜的看到,

這些海創企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好,也引起了資本市場高度關注,有的企業已經實現了A輪B輪C輪的融資,有的企業融資金額達到了4000多萬元。”曾支農博士說,如何更好地讓企業專注科研,如何更好地服務企業,這是省留聯要做的事情。

省留聯近幾年全力打造“湖北省海歸雙創公共服務體系”。隨著“海創板”的設立成為現實,省留聯還將在湖北省政府金融辦等省直相關部門的支持下,

建設“海創基金”、“海創聯盟”、“海創資料”、“海創小鎮”,以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的服務體系,整合相關國內外資源,精准聚焦海歸雙創事業。幫助海歸雙創企業拓寬發展管道,改變發展模式,實現快速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