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買進版權做不出內容,《高能少年團》簡直耽誤張一山、王俊凱

《高能少年團》播出滿兩期後,雖然同時段收視率都登頂52城,壓過風浪不夠高的《歌手》,但這也逃不出其品質不過硬,討論也低,沒有形成熱議的窘境,手握張一山,王俊凱這等好牌,

沒有引起熱議就算失敗了。何況第二季綜藝馬上來襲,《高能少年團》能從《跑男》和《花兒與少年》哪裡占得便宜嗎?至少現在沒有必勝的把握。

這檔節目原版是日本娛樂綜藝奇跡的《vs嵐》,風靡日本十餘年不倒的黃金檔綜藝節目,如此強力的原版節目和卡司資源,

究竟為什麼弄成現在這樣?

剪輯節奏:和原版不同,《高能少年團》每集的時間比《vs嵐》長個一倍左右,但是一集下來都是四個遊戲甚至《高能少年團》更少(第一期只有三個),這也意味著《高能少年團》內容注水比例極高,一個遊戲絮絮叨叨講了20多分鐘還沒完,

觀眾怎麼可能不累呢?

低對抗:和《vs嵐》中設定每集都有對抗,嘉賓組團和組合嵐進行遊戲對抗不同,《高能少年團》把內容設定為完成任務,況且這個卡司陣容得罪誰都不好,於是一片和諧祥美就渡過了第一期。為什麼要把一局緊張刺激的王者農藥改造成歌舞昇平的春晚?

低原創:《vs嵐》之所以風靡亞洲,和他們極高的遊戲創造能力是分不開的,幾乎所有亞洲綜藝都有抄襲照搬過他們的遊戲創意。而《高能少年團》的任務往往千篇一律,創意不夠煽情來湊,第一期的《高能少年團》有著極強的劇本痕跡,

這讓本來就夠無聊的節目平添幾分尷尬。

其實不難看出,自從《跑男》成功之後,浙江台的綜藝有一些換湯不換藥,幾乎所有的任務型綜藝都是如法炮製,如果不能加強自身的內容原創能力,浙江台這幾年的努力,怕是只能付之東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