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七旬老翁不忍露水打濕上學娃 山道義務鋤草十年

李顯學正在鋤草修路

“那個修路老頭,我們都認識”

72歲的李顯學體重只有98斤,但他一年四季都獨自活動在山道上,而他的精神頭,甚至超過很多比他年輕的人。李顯學自己認為,這得益於鋤草修路。從2008年起,李顯學就在鎮子周邊的山道上鋤草修路。近的地方,他中午回家吃飯,下午繼續幹活。到遠的山道上,他就帶上冷開水,就著自帶的饅頭餅乾當午餐。年有四季,歲有冬春,李顯學把修路鋤草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天氣允許出門,

他就不會待在家不上山。

去年底,李顯學十年鋤草修路的事蹟得以曝光。今年初,李顯學登上省精神文明辦評選的“四川好人榜”,成為“助人為樂”的典型代表。

距縣城37公里的雙沙鎮是古藺縣第二大城鎮,從古藺到雙沙,汽車要開一個小時。這個集鎮,四面被大山環抱,雖然越來越多的水泥公路從各村通往集鎮,仍有十餘條羊腸小徑,分佈在鎮外的群山中。無論是上學,還是趕場,

現在仍有很多當地人習慣於走山路。

在雙沙集鎮,成都商報記者隨便問幾位元街邊店鋪的攤主,他們不僅都認識李顯學,而且知道他住哪裡。“李顯學?你說修路那個老頭是不?他住商貿大街,十幾年了,你往前走,右拐隨便問哪個都曉得。”從雙沙車站出發,成都商報記者接連問了五位元居民,無一例外地都給記者指出李顯學家的位置。

成都商報記者第一次登門,老李不在家。

李顯學的鄰居陳弟英告訴記者,老李帶著鋤頭上山修路去了。記者注意到,李顯學家是一幢三層小樓,樓下的門被鎖上了。據陳弟英介紹,他們都是多年前搬到雙沙鎮來的,自己買地蓋了房子。

緣起一次散步 不讓孩子濕腳

在雙沙鎮政府背後的大南山上,有一條水泥公路通往大山腹地,還有一條羊腸小徑彎彎曲曲,消失在茂密的山林中。當地人告訴記者,這條山路是雙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