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0後”美女博士由會貞擔任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會長:資源配置優化科學健身服務

隨著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社會體育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知識青年參與,其中就有“80後”女博士!今年37歲的上海體育學院博士生由會貞已正式擔任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會長,

美女博士“投筆從體”,將為全民健身的科學健身指導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要成為實幹型的博士

博士生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學術氣息,而由會貞身上透露出的是幹練之風。今年37歲的她看似年輕,卻已是體育條線的“老兵”。2005年,在煙臺大學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的由會貞放棄了報酬優厚的翻譯工作,考取了上海體育學院經濟與管理專業讀研究生,師從著名教授李南築投身體育事業。

那時的體育產業還處於萌芽階段,但由會貞就已參與策劃過曼聯中國行的商業活動。研究生畢業後,由會貞短短幾年在專業諮詢機構新華信從研究員一直幹到研究總監,成為企業核心力量。2009年,由會貞應導師李南築邀請,回到上海體育學院擔任體育賽事研究中心研究員。2010年,在校工作的由會貞考取了體院經濟與管理專業博士。在讀博期間,由會貞赴美國交流學習一年,
對美國的體育產業、體育公共服務有了深入瞭解。2014年,博士畢業的由會貞發現國內幼稚園的幼兒運動能力教學十分缺乏,她決定走產學研結合道路,帶著幾名研究生創辦了樂蛙幼兒體育俱樂部,該俱樂部研發的系統而又實用的課程體系深受幼稚園歡迎。2015年,由會貞正式在上海市體育總會註冊了樂蛙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併入駐上海體育學院科技園。

2017年,在黃浦區開展安徒生親子定向賽時,由會貞接觸到了黃浦區體育局,她應邀參與了黃浦區體育社會組織調研工作。在調研中,由會貞表現出色,對黃浦區的體育社會組織有了深入瞭解。2017年底,在時任黃浦區體育局副局長的馮健(現任黃浦區體育局黨委副書記)的邀請下,

經過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換屆選舉,由會貞開始擔任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會長。年輕女博士領導一個區的科學健身指導工作,在由會貞看正是成就夢想的一步:“95%的博士都在做學術,我更想通過探索改變一些現狀,通過實幹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有能力,有底氣,有經驗,讓由會貞對這份新工作充滿信心。

黃浦區體育局黨委副書記馮健表示:“通過對區體育社會組織調研工作,

我們發現由會貞有思考,她的想法貼近實際。我們希望通過引進她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推進體育社會組織改革,促進協會的發展。同時,我們也很看重由會貞的團隊:許多上海體育學院的研究生跟著她做產學研課題,我們希望體院研究生把他們關於科學健身指導的創新想法帶到黃浦區來實踐。”

用資源調配優化服務

履新之後,由會貞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梳理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人數。她發現雖然黃浦區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有2100余人,但55歲以上者占絕大多數。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對於指導員沒有長效的管理和激勵模式。發現問題後,由會貞打算建立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資料庫,同時鼓勵社會人士以志願者的身份成為協會會員,並通過市場手段進行資源配置,給付出的會員提供培訓、活動參與、社會認證等回饋。“管理指導員需要考證書,但是證書要有有效期,更要有價值,我們希望通過資料庫形成社群管理的互聯網+模式。”

對於協會的運作模式,由會貞也提出了市場化模式的探索,建議創造新體育服務的產品模式,通過資源配置手段讓協會的指導員既能夠在協會得到培訓提高,也能讓指導員在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後得到社會廣泛認同,同時還能通過“服務積分”來兌換自身需求的滿足。

比如說,社區的老年人有延年益壽的需求,但缺乏專業的培訓。對此,協會通過資源配置,邀請商業健身會所的健身教練免費接受上海體育學院健身專家的培訓,幫助他們掌握最新的健身指導技能,並授予健身教練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書和公益培訓證書,之後再要求他們走進社區學以致用,為社區居民帶來最新、最科學的健身指導。

摸家底 找需求 搭平臺

由會貞認為,對協會工作有思路是第一步,要落實執行工作還需要“模家底、找需求、搭平臺”。目前,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已經通過調研,把自己的“家底”模清,正在籌建協會會員資料庫,通過資料庫進一步加強組織架構。

近期,黃浦區體育局已完成對轄區10個街道的體育大調研工作,重點瞭解了市民對科學健身指導的需求。下一步,區體育局將組織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與街道、居民區、樓宇以及指導員代表進行座談,以問卷、座談等形式摸清需求,以需求為導向開展配送和培訓工作。

除居民區外,黃浦區體育局還將把科學健身指導工作往樓宇縱深推進。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將組織志願者“掃樓”,找到樓宇中的健身達人,邀請體院專家為他們進行免費專業培訓,隨後鼓勵他們以志願的形式加入協會,帶動周邊白領一起科學健身。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將通過搭平臺調配資源的方式,為樓宇體育達人會員量身定制回饋。“比如說這些樓宇健身達人大多喜歡跑馬拉松,作為協會就可以與上馬組委會溝通,為他們提供參與賽事的機會,比如在東京馬拉松中加入一支‘黃浦區白領達人團’。”以需求和痛點為工作導向,分不同的社群找准需求,搭建平臺調配資源解決痛點,用市場的手段讓公共資源更優化是由會貞下一步的工作目標。

黃浦區體育局副局長潘敏虹表示,黃浦區體育局將進一步扶持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改革,下一步將聯合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開展“講普通人的體育故事”系列宣傳,為科學健身指導營造更好的環境。“區體育局將做好引導和扶持工作,發揮新一屆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作用,努力補齊科學健身指導短板,逐漸形成一套可複製、可借鑒的經驗。”

本文刊登於2018年4月16日的東方體育日報A14版

履新之後,由會貞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梳理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人數。她發現雖然黃浦區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有2100余人,但55歲以上者占絕大多數。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對於指導員沒有長效的管理和激勵模式。發現問題後,由會貞打算建立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資料庫,同時鼓勵社會人士以志願者的身份成為協會會員,並通過市場手段進行資源配置,給付出的會員提供培訓、活動參與、社會認證等回饋。“管理指導員需要考證書,但是證書要有有效期,更要有價值,我們希望通過資料庫形成社群管理的互聯網+模式。”

對於協會的運作模式,由會貞也提出了市場化模式的探索,建議創造新體育服務的產品模式,通過資源配置手段讓協會的指導員既能夠在協會得到培訓提高,也能讓指導員在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後得到社會廣泛認同,同時還能通過“服務積分”來兌換自身需求的滿足。

比如說,社區的老年人有延年益壽的需求,但缺乏專業的培訓。對此,協會通過資源配置,邀請商業健身會所的健身教練免費接受上海體育學院健身專家的培訓,幫助他們掌握最新的健身指導技能,並授予健身教練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書和公益培訓證書,之後再要求他們走進社區學以致用,為社區居民帶來最新、最科學的健身指導。

摸家底 找需求 搭平臺

由會貞認為,對協會工作有思路是第一步,要落實執行工作還需要“模家底、找需求、搭平臺”。目前,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已經通過調研,把自己的“家底”模清,正在籌建協會會員資料庫,通過資料庫進一步加強組織架構。

近期,黃浦區體育局已完成對轄區10個街道的體育大調研工作,重點瞭解了市民對科學健身指導的需求。下一步,區體育局將組織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與街道、居民區、樓宇以及指導員代表進行座談,以問卷、座談等形式摸清需求,以需求為導向開展配送和培訓工作。

除居民區外,黃浦區體育局還將把科學健身指導工作往樓宇縱深推進。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將組織志願者“掃樓”,找到樓宇中的健身達人,邀請體院專家為他們進行免費專業培訓,隨後鼓勵他們以志願的形式加入協會,帶動周邊白領一起科學健身。黃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將通過搭平臺調配資源的方式,為樓宇體育達人會員量身定制回饋。“比如說這些樓宇健身達人大多喜歡跑馬拉松,作為協會就可以與上馬組委會溝通,為他們提供參與賽事的機會,比如在東京馬拉松中加入一支‘黃浦區白領達人團’。”以需求和痛點為工作導向,分不同的社群找准需求,搭建平臺調配資源解決痛點,用市場的手段讓公共資源更優化是由會貞下一步的工作目標。

黃浦區體育局副局長潘敏虹表示,黃浦區體育局將進一步扶持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改革,下一步將聯合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開展“講普通人的體育故事”系列宣傳,為科學健身指導營造更好的環境。“區體育局將做好引導和扶持工作,發揮新一屆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作用,努力補齊科學健身指導短板,逐漸形成一套可複製、可借鑒的經驗。”

本文刊登於2018年4月16日的東方體育日報A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