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隆眾:敘利亞亂局和中美貿易戰,兩大熱點對國際原油市場影響幾何

今年的4月不太平靜,月初的中美貿易戰剛剛偃旗息鼓,敘利亞問題便接踵而來。國際油價在這兩大熱點的影響下,走出一波先抑後揚的趨勢。那麼兩大熱點問題對油價的影響究竟如何,

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下。

首先來看中美貿易戰。中美貿易戰對國際油價帶來的是利空影響,其傳導邏輯大概如下:中美貿易戰開打→憂慮情緒抑制市場氣氛及經濟前景→壓制原油需求預期→打壓國際油價。所以在特朗普言論最為囂張的兩天,

國際油價均出現明顯下挫。中國的反制措施也迅速出臺,那麼在原油方面,中美貿易會出現轉捩點麼?

從上圖可以看出,中國從美國進口原油是在2017年才開始放量的,且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去年至今月均進口量約為75萬噸。

而從2018年開始,美國首次躋身中國進口原油來源地Top10,可謂非常搶眼。

這張圖可以看出,2017年美國原油出口的主要流向中,中國已經躍升至第二位,消耗了美國出口原油五分之一的量,

地位可謂非常重要。

因此這樣看來,中美原油貿易仍處於迅速發展和密切合作階段,雙方對彼此都非常重要。通常貿易戰的基礎背景是,如果進口商品長期比本國同類商品更有優勢,顯然本國相關產業會被擠垮,通過提高關稅來保護自家產業、商品和就業是主要目的(比如中國對美國的鋼材直接出口量不大,但間接的鋼材出口遠超這個數字)。

不過中國基本不會出口原油到美國,故除非有政令性的干預,否則中美原油貿易應該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貿易量大概率還是會增長的。

接下來看敘利亞亂局。

其實大家最關注的無外乎三個問題:美國為什麼要打敘利亞?國際油價能在敘利亞局勢的加持下漲多高?敘利亞亂局對油價的影響能持續多久?

回答第一個問題:敘利亞多年來戰亂不斷,有其複雜的歷史淵源(見上圖地理位置和文章最後附的關係圖)。我們這裡直接劃重點:1、敘利亞石油產量只占全球的0.04%且油氣資源逐漸在枯竭,因此美國不是為了能源。2、當前敘利亞局勢本質是俄羅斯與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之間的代理人衝突。3、敘利亞是俄羅斯全球僅剩的一個海外軍事駐地及中東地區勢力存在點,一旦失去,美國及北約將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合圍,所以在俄眼中不容有失。4、美國一直暗中扶持敘反對派、同時借打擊恐怖組織ISIS同時打擊政府軍,意圖推翻當前的巴沙爾政權,而巴沙爾政權背後站著的是俄羅斯。5、雖然中東地區大多數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伊斯蘭教主要有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分支,遜尼派人多、什葉派人少,目前只有敘利亞和伊朗是什葉派主政(所以有時會看到伊朗力挺敘利亞的言論),而沙特等國都是遜尼派主政,然後考慮到美國和伊朗的關係,你們懂的。

回答第二個問題:事實上自從4月上旬敘利亞局勢緊張,布倫特價格已經受此影響而大漲了8%,一度突破72美元。而上週末(4.14-4.15)特朗普對敘利亞進行定點空襲,本週一(4.16)國際油價卻不漲反跌。主要原因是敘利亞問題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不會像伊拉克和利比亞那樣、能夠演變成美國地面部隊參戰的全面戰爭,同時上週末來去匆匆的空襲不及市場驟然拉緊的預期,導致“漲於預期、跌於事實”的結果出現。目前來看美國接下來的有效選項不多,敘利亞難以變為持續發酵的大火,因此單憑這一地緣事件可能難以助推油價大幅沖高。

回答第三個問題:定點空襲結束後,美國的有效策略也捉襟見肘。重回談判難度較大,但軍事威脅、暗中軍事支持反對派及借助以色列、沙特等盟友打壓敘利亞可能將是長期行為。雖然敘利亞局勢給國際油價帶來了積極氣氛支撐,但長則3-4個工作日、短則1-2個工作日,其影響可能將逐漸開始削弱直至消散。當然如果衝突轉向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核問題等矛盾,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特朗普將5月12日定為修改伊核協議的最後期限,並揚言若屆時沒有令他滿意的修改方案,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因此,二季度國際油價或仍有機會再度沖高)。

美俄大國對峙博弈,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內外補漏,反對派死灰欲複燃,以色列、沙特、土耳其意欲分羹,ISIS趁亂攪局。。。

山河破碎風飄絮,滿城盡帶淒涼聲。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更多油品資訊地煉裝車價原油收盤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隆眾資訊:longzhongjituan1988

一旦失去,美國及北約將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合圍,所以在俄眼中不容有失。4、美國一直暗中扶持敘反對派、同時借打擊恐怖組織ISIS同時打擊政府軍,意圖推翻當前的巴沙爾政權,而巴沙爾政權背後站著的是俄羅斯。5、雖然中東地區大多數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伊斯蘭教主要有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分支,遜尼派人多、什葉派人少,目前只有敘利亞和伊朗是什葉派主政(所以有時會看到伊朗力挺敘利亞的言論),而沙特等國都是遜尼派主政,然後考慮到美國和伊朗的關係,你們懂的。

回答第二個問題:事實上自從4月上旬敘利亞局勢緊張,布倫特價格已經受此影響而大漲了8%,一度突破72美元。而上週末(4.14-4.15)特朗普對敘利亞進行定點空襲,本週一(4.16)國際油價卻不漲反跌。主要原因是敘利亞問題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不會像伊拉克和利比亞那樣、能夠演變成美國地面部隊參戰的全面戰爭,同時上週末來去匆匆的空襲不及市場驟然拉緊的預期,導致“漲於預期、跌於事實”的結果出現。目前來看美國接下來的有效選項不多,敘利亞難以變為持續發酵的大火,因此單憑這一地緣事件可能難以助推油價大幅沖高。

回答第三個問題:定點空襲結束後,美國的有效策略也捉襟見肘。重回談判難度較大,但軍事威脅、暗中軍事支持反對派及借助以色列、沙特等盟友打壓敘利亞可能將是長期行為。雖然敘利亞局勢給國際油價帶來了積極氣氛支撐,但長則3-4個工作日、短則1-2個工作日,其影響可能將逐漸開始削弱直至消散。當然如果衝突轉向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核問題等矛盾,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特朗普將5月12日定為修改伊核協議的最後期限,並揚言若屆時沒有令他滿意的修改方案,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因此,二季度國際油價或仍有機會再度沖高)。

美俄大國對峙博弈,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內外補漏,反對派死灰欲複燃,以色列、沙特、土耳其意欲分羹,ISIS趁亂攪局。。。

山河破碎風飄絮,滿城盡帶淒涼聲。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更多油品資訊地煉裝車價原油收盤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隆眾資訊:longzhongjituan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