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相約98,房價只有600塊,南京的老照片看哭!

今天出門上班前打理自己

卻看到掛曆上醒目的2018

怔怔中想起了不少往事

王菲那英同台的春晚

98年的抗洪

貪玩的自己上小學了

98年第一次看世界盃,認識了大羅

......

那一年發生的種種事情都還歷歷在目

然而一眨眼,時光飛逝

1998已經是20年前

相約一九九八那英;王菲

那一年,一場特大洪水肆虐大半個中國

那一年,中國互聯網才剛剛興起

那一年,《還珠格格》首播迅速火遍兩岸三地

那一年,春晚上王菲和那英合唱了一曲《相約98》

……

而那一年的南京也有著太多太多

我們帶不走也忘不掉的回憶

98年的南京,那時江寧還沒有撤縣建區,大廠還沒有併入六合,江浦縣還存在。

98年的南京,國企生存困難,小城鎮的地方國營與集體企業全部改制,下崗流行,很多在工廠幹了幾十年的工人下崗了,有的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有的重頭再來,走上了人生巔峰。

98年的南京,福利分房壽終正寢,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

一夜之間,房子變成了香餑餑,再也不能靠工作分配房子了。

98年的南京,江北房價只有600-800元/㎡,龍江房價1000-2000元/㎡,總價2萬元就能買套房改房。想想現在,20年漲了100倍不止,淚流滿面。

98年的南京,3000—4000元/㎡的月牙湖成為了南京第一批的富人區。

98年的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7元,人均消費性支出6056元。

98年的南京,高考還是全國一張高考卷子,總分為750分。填志願時候,生物工程、資訊工程都是當年聽起來很牛逼的專業。

98年的南京,非常週末開播,南京人一到週六,全家老小一起守著電視等到八點半。節目一播12年,陳怡、金波、張濤、陸之瑞、曹洋……“流水的男主持,鐵打的陳怡”。

98年的南京,“這裡是江蘇音樂台,《都市夜歸人》,我是張藝。”開始走進南京人的深夜時刻,慵懶縹緲的聲音在未眠人心裡泛起漣漪。

98年的南京,街頭巷尾都是《相約98》,王菲的穿著打扮像一個天真的孩童,那英一席白裙,乾淨俐落,成為很多女孩模仿的對象。

98年的南京,《泰坦尼克號》在內地上映,轟動一時,因為太火爆了,很多人才第一次走進影院,第一次感受到大螢幕亮起,那時是身歷聲,聲響效果聽起來還是有點震撼的,票價大約20元,在二十年前可不便宜。頭條君當時租了VCD碟在家了看了很多遍。

98年的南京,《還珠格格》風靡街頭,古靈精怪的小燕子成了那時候年輕人偶像,幾乎每個人都能哼唱出主題曲,印著《還珠格格》人物的筆記本、明信片、貼紙風靡了那時候的朋友圈。

98年的南京,還是戀愛不如跳舞的年代。南京最火爆的交誼舞廳,是長江路的“群藝“,許多人第一次看到了鋼管舞在奧傑,延齡巷的“萬事樂”是普通青年愛去的。

98年的南京,港樂流行,小年輕們喜歡混跡中山電子城和秋明音像瘋狂的買盜版唱片。

98年的南京,最火的火鍋是開在夫子廟文德橋附近的傣妹。神一般的上菜速度,超高的性價比,風靡一時。

98年的南京,“馬頭牌冰棒”是夏天最火爆的冷飲,橘子的、赤豆的、鮮奶的,幾乎是承包了幾代南京人夏天的味道。

98年的南京,湖南路盡頭的山西路上,特1路月臺長長的隊伍,比後來地鐵剛開通還壯觀。人們大老遠跑來體驗這高大上的雙層巴士。

98年的南京,新街口遠沒有現在繁華摩登,很多都在在建中。

98年的南京,新街口天橋還在,利君沙、伯士特冰啤的廣告也是打得簡單粗暴,瑪格麗格的廣告一直是很多人去新街口辨別方向的標誌。二十年間天橋沒了,這些品牌也早就淹沒在了歲月裡。

98年的南京,金陵飯店在全國都傲視群雄,五星級飯店,有全國罕見的高速電梯、還有高樓直升機停機坪,南京人提起來都是自豪滿滿。

98年的南京,雄獅電子商城火爆一時,電子一條街進入大賣場時代。

98年的南京,商店的櫥窗裡總是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物件,洗衣機,電視機和收音機等等,出窗外時常站著幾個人,看看自己心儀的物件。

98年的南京,馬台街的夜市還在。臭豆腐、旺雞蛋、肉夾饃、錫紙烤翅、印度飛餅、巧克力魔法噴泉……一個個瓦亮燈泡照亮了小吃攤,燈光下的食物總是讓人有食欲。

98年的南京,還沒那麼多遊玩的地方,招攬朋友來南京遊玩,必去的就是玄武湖和莫愁湖兩大公園。

98年的南京,玄武湖還有草龍和水上小火車,那是多少南京孩子的記憶。

98年的南京,山西路比現在寬的不是一丁點,附近還有個大型夜市。

98年的南京,湖南路成了潮流集散地,一到節假日整條街人來人往,不舍晝夜,還拉起了我們熟悉的條幅“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

98年的南京,看電影一定少不了去工人影院,每天都盼著爸媽發的電影票,看一場喜歡的電影。

98年的南京,五臺山體育館真的還只是體育館,沒有演唱會,市民們倒是經常來散散步。

98年的南京,從南大北大樓望過去,還是一馬平川,沒有紫峰。

98年的南京,長江大橋還很難看到汽車,倒是不少趕路人,走累了就坐在橋邊歇息。

98年的南京,音樂台還沒那麼多的信鴿,卻依舊是小情侶們的約會拍照聖地。

98年的南京,孩子放暑假了總喜歡去新華書店,那裡是為數不多會開空調的地方。

98年的南京,流行摩托車,但好像不止那一年流行摩托,在那個年代都流行,因為有摩托車追女孩比較容易,很多學生會偷偷騎父親的摩托車出去玩。

98年的南京,蝙蝠牌電風扇和熊貓牌電視機都是家裡響噹噹的名牌

98年的南京,對於普通人家,電腦是個很稀罕的東西,雖然它又笨重又難看。

98年的南京,沒有U盤和移動硬碟,老師們都是用這種只有1.44MB的軟碟拷課件。

98年的南京,沒有吃雞和英雄聯盟,這樣的一個俄羅斯方塊就能玩上半天。

1998年,

也許只是人生漫漫長河中的普通一年,

只是過了多年再回過去看,

很多事情在當年就埋下種子,

最終匯成了時代的潮流,

成了我們南京人曾今的美好。

回想起1998的那些事,

還清楚的躺在腦海裡,

恍惚間,

卻已經是20年前了。

98年的南京,3000—4000元/㎡的月牙湖成為了南京第一批的富人區。

98年的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7元,人均消費性支出6056元。

98年的南京,高考還是全國一張高考卷子,總分為750分。填志願時候,生物工程、資訊工程都是當年聽起來很牛逼的專業。

98年的南京,非常週末開播,南京人一到週六,全家老小一起守著電視等到八點半。節目一播12年,陳怡、金波、張濤、陸之瑞、曹洋……“流水的男主持,鐵打的陳怡”。

98年的南京,“這裡是江蘇音樂台,《都市夜歸人》,我是張藝。”開始走進南京人的深夜時刻,慵懶縹緲的聲音在未眠人心裡泛起漣漪。

98年的南京,街頭巷尾都是《相約98》,王菲的穿著打扮像一個天真的孩童,那英一席白裙,乾淨俐落,成為很多女孩模仿的對象。

98年的南京,《泰坦尼克號》在內地上映,轟動一時,因為太火爆了,很多人才第一次走進影院,第一次感受到大螢幕亮起,那時是身歷聲,聲響效果聽起來還是有點震撼的,票價大約20元,在二十年前可不便宜。頭條君當時租了VCD碟在家了看了很多遍。

98年的南京,《還珠格格》風靡街頭,古靈精怪的小燕子成了那時候年輕人偶像,幾乎每個人都能哼唱出主題曲,印著《還珠格格》人物的筆記本、明信片、貼紙風靡了那時候的朋友圈。

98年的南京,還是戀愛不如跳舞的年代。南京最火爆的交誼舞廳,是長江路的“群藝“,許多人第一次看到了鋼管舞在奧傑,延齡巷的“萬事樂”是普通青年愛去的。

98年的南京,港樂流行,小年輕們喜歡混跡中山電子城和秋明音像瘋狂的買盜版唱片。

98年的南京,最火的火鍋是開在夫子廟文德橋附近的傣妹。神一般的上菜速度,超高的性價比,風靡一時。

98年的南京,“馬頭牌冰棒”是夏天最火爆的冷飲,橘子的、赤豆的、鮮奶的,幾乎是承包了幾代南京人夏天的味道。

98年的南京,湖南路盡頭的山西路上,特1路月臺長長的隊伍,比後來地鐵剛開通還壯觀。人們大老遠跑來體驗這高大上的雙層巴士。

98年的南京,新街口遠沒有現在繁華摩登,很多都在在建中。

98年的南京,新街口天橋還在,利君沙、伯士特冰啤的廣告也是打得簡單粗暴,瑪格麗格的廣告一直是很多人去新街口辨別方向的標誌。二十年間天橋沒了,這些品牌也早就淹沒在了歲月裡。

98年的南京,金陵飯店在全國都傲視群雄,五星級飯店,有全國罕見的高速電梯、還有高樓直升機停機坪,南京人提起來都是自豪滿滿。

98年的南京,雄獅電子商城火爆一時,電子一條街進入大賣場時代。

98年的南京,商店的櫥窗裡總是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物件,洗衣機,電視機和收音機等等,出窗外時常站著幾個人,看看自己心儀的物件。

98年的南京,馬台街的夜市還在。臭豆腐、旺雞蛋、肉夾饃、錫紙烤翅、印度飛餅、巧克力魔法噴泉……一個個瓦亮燈泡照亮了小吃攤,燈光下的食物總是讓人有食欲。

98年的南京,還沒那麼多遊玩的地方,招攬朋友來南京遊玩,必去的就是玄武湖和莫愁湖兩大公園。

98年的南京,玄武湖還有草龍和水上小火車,那是多少南京孩子的記憶。

98年的南京,山西路比現在寬的不是一丁點,附近還有個大型夜市。

98年的南京,湖南路成了潮流集散地,一到節假日整條街人來人往,不舍晝夜,還拉起了我們熟悉的條幅“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

98年的南京,看電影一定少不了去工人影院,每天都盼著爸媽發的電影票,看一場喜歡的電影。

98年的南京,五臺山體育館真的還只是體育館,沒有演唱會,市民們倒是經常來散散步。

98年的南京,從南大北大樓望過去,還是一馬平川,沒有紫峰。

98年的南京,長江大橋還很難看到汽車,倒是不少趕路人,走累了就坐在橋邊歇息。

98年的南京,音樂台還沒那麼多的信鴿,卻依舊是小情侶們的約會拍照聖地。

98年的南京,孩子放暑假了總喜歡去新華書店,那裡是為數不多會開空調的地方。

98年的南京,流行摩托車,但好像不止那一年流行摩托,在那個年代都流行,因為有摩托車追女孩比較容易,很多學生會偷偷騎父親的摩托車出去玩。

98年的南京,蝙蝠牌電風扇和熊貓牌電視機都是家裡響噹噹的名牌

98年的南京,對於普通人家,電腦是個很稀罕的東西,雖然它又笨重又難看。

98年的南京,沒有U盤和移動硬碟,老師們都是用這種只有1.44MB的軟碟拷課件。

98年的南京,沒有吃雞和英雄聯盟,這樣的一個俄羅斯方塊就能玩上半天。

1998年,

也許只是人生漫漫長河中的普通一年,

只是過了多年再回過去看,

很多事情在當年就埋下種子,

最終匯成了時代的潮流,

成了我們南京人曾今的美好。

回想起1998的那些事,

還清楚的躺在腦海裡,

恍惚間,

卻已經是20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