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蘇寧小店、京東無人超市、“樓裡樓外”便利店帶來的新體驗

樓裡樓外物流系統示意圖
剛剛開張不久的蘇寧小店(資料圖片)

春回大地,我省零售市場的競爭也開始升溫。伴隨著蘇寧小店、京東X無人超市、“樓裡樓外”便利店在我省的相繼落地,不起眼的社區便利店業態迎來了變革。此前被媒體熱炒的新零售,正在嘗試改變吉林人的生活。面對變革,消費者和商家準備好了嗎?新零售時代,

真的來了嗎?

新體驗,引領消費新方式

現實的情況是,由新技術、新理念引領的新零售,讓更新的消費形式成為可能。

4月1日,長春市自由大路與金州街交會,我省首家、東北第二家“京東X無人超市”開始試營業。開張半個多月了,主打“刷臉進門,即買即走”的模式持續釋放著吸引力,不斷吸引消費者前來體驗。

“說實話,繞點遠我也喜歡來這兒買東西,就是覺得自在。

”在附近工作的“90後”小張不是第一次來了。掃碼刷臉進店,買完刷臉即可付款離開,全程不用說話,不用應付售貨員的詢問和推薦,也不必在店主防賊般的“逼視”中選購商品。加上整齊明亮的店內環境,科技感十足的無人超市迅速成為小張的“心頭好”。”

新業態帶來的便利還不止於此。2月9日開始,伴隨著社區門口新型社區便利店“樓裡樓外”的開張,家住長春市上東城市之光社區的居民們開啟了更現代化的居家生活。

下載“樓裡樓外”手機APP,社區資訊、生活常識、業主交流、智慧設備接入、手機開門、物業超市等功能就能輕鬆享有。炒菜沒鹽了、想吃零食了,在APP中下單,不多時,工作人員就能送貨上門。

無人超市、“便利店+互聯網金融”“便利店+物業服務”,種種新思路的落地,讓吉林人的生活更便利,而這些新生事物,共同為人們和諧幸福的生活添磚加瓦。

新思路,

為市場增活力

對於商家而言,將“觸角”延伸到社區,不僅是趕流行,更是對既有資源的盤活和再利用。

到今天,“京東商城”在我省的本地倉建設已經趨於完備,“蘇甯易購”的倉儲物流系統也逐漸成熟。消費者線上上下單兩家的自營商品,基本上能做到“次日達”甚至“當日達”。商家經營思路的轉變,讓倉儲物流系統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對於商家來說,從服務于線上消費者,到同時為線下便利店提供支撐,

僅需要對既有的管理架構進行調整,而不涉及更多實體建設的投入。

2017年11月起,“蘇寧小店”成了王曉超微信朋友圈裡重要的關鍵字。從規劃出臺,到品牌招商,再到項目落地,這位長春蘇甯雲商銷售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總監和她的朋友們共同見證了“蘇寧小店”的落成和發展。今年1月26日,長春第一家蘇寧小店開門迎客。

“蘇寧小店依託蘇寧大生態鏈,快消品與蘇甯易購和蘇寧超市採購體系共用。”蘇寧小店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其他便利店不同,蘇寧小店的核心訴求是解決消費者的一日三餐,因此在其特定區域的門店其生鮮品類占比遠遠高於便利店,達到20%左右。

新零售的快速發展,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據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吳曉輝介紹,今後一個時期,商務部門將積極落實《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實施意見》,推動實體零售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促進新零售企業降成本、提效率、優服務。此外,商務部門還將提供政策支撐,推動零售業供應鏈體系建設,引導零售企業運用資訊技術,重構消費主導、回應及時的供應鏈,實現生產、流通和消費一體化的效能提升,提升市場的活力。

新困惑,催促商家“再出發”

新零售,新業態,熱鬧背後也有隱憂。而消費者的困惑,或將成為商家日後改進提升的最好指引。

“我是不會開放許可權,讓機器隨便扣我錢的。”儘管是移動支付的擁躉,自詡“出門不帶錢,買水都掃碼”的王女士,在仔細研究了京東X無人超市的使用方法後,最終還是沒有走進超市那道門。根據要求,顧客進超市前需要在京東APP上簽約小額免密支付,以便出超市後可完成自動扣款。“街邊的大小超市哪兒都有,不是非要在無人超市消費,而且我感覺也沒有必要去承受這個風險。”王女士說。

前不久,美國社交網路公司Facebook濫用使用者資料一案的餘波猶在,新零售線上線下交互融合的商業模式,不可避免地要收集和應用使用者的資訊,正因此,新事物也接受著人們質疑的目光。“網購的話,是把個人的消費習慣和資訊資料暴露給商家,這種新型的社區便利店一開,我們等於是要把全家的消費資訊都交出去,真的能保證安全嗎?”談及對新零售進社區,市民李女士這樣質疑道。

冷眼旁觀者中,有人擔心資訊安全,也有人是單純的怕麻煩。京東X無人超市門外,16歲的李同學研究了一下購物的流程,關上手機,轉身離開:“步驟這麼多,是怕有人買嗎?”根據要求,在使用無人超市前,消費者需要首先安裝APP,在用戶端上完成“我的”——“我的錢包”——“生活服務”——“無人超市”的一系列點擊後,再通過註冊程式完成註冊。“我就想買瓶水,沒必要這麼折騰啊。”李同學忿忿地說。

“別看我是蘇寧和京東的老用戶,我手機裡還真沒有這兩個APP,需要買蘇寧的東西,我就上天貓的蘇甯易購官方旗艦店,要買京東的東西,我一般都是從微信的入口進入。但是要使用兩家便利店的有關服務,就必須下載APP,就為了偶爾才買一次的油鹽醬醋,我真是不想在手機多裝一個應用。”採訪中,媒體人郭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新零售開啟了新的消費模式,也引發了諸多的討論和質疑。可以確定的是,革新終將到來,而身處時代洪流中的我們,必將成為變革的親歷者。

記者 陶連飛

編輯 馬賀

快消品與蘇甯易購和蘇寧超市採購體系共用。”蘇寧小店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其他便利店不同,蘇寧小店的核心訴求是解決消費者的一日三餐,因此在其特定區域的門店其生鮮品類占比遠遠高於便利店,達到20%左右。

新零售的快速發展,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據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吳曉輝介紹,今後一個時期,商務部門將積極落實《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實施意見》,推動實體零售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促進新零售企業降成本、提效率、優服務。此外,商務部門還將提供政策支撐,推動零售業供應鏈體系建設,引導零售企業運用資訊技術,重構消費主導、回應及時的供應鏈,實現生產、流通和消費一體化的效能提升,提升市場的活力。

新困惑,催促商家“再出發”

新零售,新業態,熱鬧背後也有隱憂。而消費者的困惑,或將成為商家日後改進提升的最好指引。

“我是不會開放許可權,讓機器隨便扣我錢的。”儘管是移動支付的擁躉,自詡“出門不帶錢,買水都掃碼”的王女士,在仔細研究了京東X無人超市的使用方法後,最終還是沒有走進超市那道門。根據要求,顧客進超市前需要在京東APP上簽約小額免密支付,以便出超市後可完成自動扣款。“街邊的大小超市哪兒都有,不是非要在無人超市消費,而且我感覺也沒有必要去承受這個風險。”王女士說。

前不久,美國社交網路公司Facebook濫用使用者資料一案的餘波猶在,新零售線上線下交互融合的商業模式,不可避免地要收集和應用使用者的資訊,正因此,新事物也接受著人們質疑的目光。“網購的話,是把個人的消費習慣和資訊資料暴露給商家,這種新型的社區便利店一開,我們等於是要把全家的消費資訊都交出去,真的能保證安全嗎?”談及對新零售進社區,市民李女士這樣質疑道。

冷眼旁觀者中,有人擔心資訊安全,也有人是單純的怕麻煩。京東X無人超市門外,16歲的李同學研究了一下購物的流程,關上手機,轉身離開:“步驟這麼多,是怕有人買嗎?”根據要求,在使用無人超市前,消費者需要首先安裝APP,在用戶端上完成“我的”——“我的錢包”——“生活服務”——“無人超市”的一系列點擊後,再通過註冊程式完成註冊。“我就想買瓶水,沒必要這麼折騰啊。”李同學忿忿地說。

“別看我是蘇寧和京東的老用戶,我手機裡還真沒有這兩個APP,需要買蘇寧的東西,我就上天貓的蘇甯易購官方旗艦店,要買京東的東西,我一般都是從微信的入口進入。但是要使用兩家便利店的有關服務,就必須下載APP,就為了偶爾才買一次的油鹽醬醋,我真是不想在手機多裝一個應用。”採訪中,媒體人郭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新零售開啟了新的消費模式,也引發了諸多的討論和質疑。可以確定的是,革新終將到來,而身處時代洪流中的我們,必將成為變革的親歷者。

記者 陶連飛

編輯 馬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