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業技術送上門,扶貧春風暖人心——苟家村開展大棚種植技術培訓

“技術員同志,我種的玉米總是有好多蟲子怎麼辦?”“技術員同志,我的蘿蔔總是長不大,有些蘿蔔水分也不足,到底是什麼原因?”這是折橋鎮苟家村精准扶貧工棚種植培訓會上的一角。

村民們正在向下鄉送技術送服務的科技工作者請教農業種植科學方法。

4月13日,臨夏市苟家村駐村工作隊組織臨夏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對我市苟家村大棚種植戶進行培訓。這是苟家村的精准扶貧幫扶單位市政協、市胡廷珍烈士紀念館、市工信局著眼於提升群眾內生脫貧能力、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因地制宜開展的特色幫扶活動。

培訓會上,技術人員從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生產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對群眾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和講解,村民們還針對自己在種植方面的問題向技術人員進行提問,

技術員耐心地給以現場解答。

不僅如此,技術人員還和村民一同走進田間地頭,手把手向他們教授了種植方法,實地講授種植蔬菜的最佳適宜溫度、土壤酸鹼度等知識,幫助群眾解決種植實際問題。

培訓結束後,技術人員把聯繫方式留給了村民,

方便群眾直接打電話諮詢,第一時間幫助解決技術難題,提升種植品質。

據瞭解,苟家村將繼續關注本村溫室大棚蔬菜種植情況,邀請技術員作進一步指導,充分調動更多村民的種菜積極性,解決群眾在種植大棚蔬菜上面臨的技術問題,

從而幫助群眾提高大棚產量,實現增收,下一步,還將適時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對養殖戶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