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百度閱讀的運營策略看,閱讀APP該如何抓住用戶的心?

本文旨在通過對及百度閱讀分析對比,通過對生命週期、業務邏輯、使用者運營策略等多維度進行分析,嘗試對閱讀軟體進行分析。

知識焦慮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人們為了緩解焦慮,開始通過聽書、學習網路課程、訂閱自媒體公號等多種管道補充知識。

每天聽本書、公眾號推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們的焦慮症。但如果要獲得系統性、有品質的知識體系,閱讀仍是不能被替代的。

閱讀相比公眾號等碎片化閱讀,對時間的要求更嚴格,

需要使用者花費大塊的時間來進行系統的學習。但遊戲、直播等APP的暴漲,用戶精力被分散。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力,讓用戶形成長期穩定的讀書習慣,並能獲得知識的收穫感,是對閱讀類APP從產品設計到運營的一大考驗。

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行業背景

百度閱讀產品分析

百度閱讀運營分析

截止到2017年12月底,數字閱讀獨立APP行業月活躍使用者規模增至2.53億人,

其行業滲透率約為23.4%,低於移動音樂、線上視頻、遊戲等行業。

用戶閱讀總時長,增長約16.6%,用戶月度使用總時長占比有小幅提升。

17年12月份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同比增長9.6%。

用戶專一性較強,使用2個以內閱讀APP的占比為81.2%,其中使用一個APP的用戶占比為56.5%。

所以一旦用戶鎖定了某一APP,其更換平臺的可能性就小了,這也意味著如果沒有強大的粘性運營,用戶從該平臺流失,轉向其它平臺後其再次回歸的可能性也會降低。

用戶生命週期

百度閱讀2014年上線,經歷幾年的精進打磨,逐步長成為一款較成熟的閱讀工具產品。

從下載量來看,百度閱讀下載量逐步放緩,產品進入成熟階段,需從產品設計、使用者運營上精耕細作,以提升競爭力,實現變現增收。

用戶最主要的需求,是在平臺能找到想讀的書籍,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同時,閱讀的人有較強的表達意願,通過書評、發表想法、以書會友等動作實現知識產出,獲得認可。

市場競爭分析:閱讀工具市場競爭已相當激烈,掌閱、QQ閱讀等閱讀工具居於閱讀工具首位的掌閱APP的月度活躍人數約為百度閱讀的4倍左右。當前形勢下應重點加強用戶精細化運營,拉新促活,減少用戶流失於沉默,做大市場份額。

目前競品間同質化逐步加重,在內容開發方面,需要加速佈局,開發平臺獨家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書旗和掌閱均有“獨家”版塊,通過獨家產品,吸引使用者鎖定平臺。

百度閱讀業務分析

百度閱讀用戶分析

相比於聽書和視頻,閱讀是一種相對枯燥的學習方式,對時間長度要求也比較高。通過對業務邏輯和商業邏輯、競爭環境分析、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資料維度:

1、獲取新用戶:管道轉化率、管道獲客成本、新用戶註冊數量

2、留存:次日留存、7日留存、月留存、7日流失數、7日回訪用戶

3、促活:日活躍用戶、平均用戶閱讀時長、push消息打開閱讀量、使用者評論量、用戶關注數量、用戶粉絲量、活動參與數量

5、傳播:用戶分享閱歷次數、用戶邀請好友下載數量、使用者分享活動連結數量等

通過對重點資料的分析,在產品設計和運營上重點需關注的幾個激勵點為:

新用戶留存:

同時,在書架處預先送給用戶兩本書,讓用戶對書架產生認知,激發用戶開始閱讀。書籍的吸引度對於次日留存有很好的提升效果,一旦開始進入閱讀模式,就有進一步運營的空間。

目前贈送的兩本書是《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和《狼圖騰》,作者時隔一年後再次下載,仍是這兩本書。建議可以對贈書做一些變動調整,結合用戶喜好基因來選擇發放的書籍,更有利於留存。

在產品上,百度閱讀對於新用戶首次下載進入體驗頁面前無閱讀偏好性的資訊獲取,增加基因獲取對於用戶精細化運營有一定的幫助,如針對性的推薦,用戶註冊初期,針對性的活動push等。

目前個性化推薦存在於書城輪播位下方“開啟個性化推薦”,需用戶主動操作,個人認為轉化效果會有一些折扣,第二個位置是個人頁面的“我的閱讀基因”,位置偏後,需滑屏後方可看到。

老用戶的運營主要是用戶活躍度提升、變現以及流失用戶的召回。留存,目前重點關注於使用者打開頻率、使用者閱讀時長及用戶互動方面。

針對使用者打開頻率,產品設計上留存手段主要有簽到兌換積分、活動資訊及書籍推薦push,其中簽到每次贈送5積分,連續簽到7天可抽獎;

為增加用戶閱讀活躍度,百度閱讀在運營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

(2)活動舉辦閱讀PK賽,用戶投入5積分進入積分池,在規定時間內,每天至少讀書1小時,根據讀書時長瓜分全部積分,閱讀時間越長,分到的積分越多;該活動從設計上來看,利用用戶對於排名、比賽的攀比心理,對於用戶活躍有一定的激勵性。

但在活動開始前幾活動過程中,無宣傳力度,僅在APP中加入一個角標(如圖中紅圈處位置),個人認為這樣的宣傳效果會影響活動的執行效果。根據積分池的分數來看,使用者活躍度在週末1萬人左右,工作日在5000人左右,對於千萬活躍的APP來講,還是比較低的。

從當前的運營來看,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代金券過期無提醒,用戶不能及時將代金券轉變成書籍,以形成新的吸引力;

1.消息通知:消息推送內容集中於促銷資訊、書籍推薦,從目前推薦內容來看,未能對用戶進行分群,針對性不夠強。收到的Push消息中約有約半數為本人無興趣的內容,且push較頻繁。建議加強對用戶的分群管理,避免無效的push引發用戶的反感情緒。

2.目前用戶留存仍集中於簽到、積分等手段,不能對不同用戶進行精細化管理,無法根據使用者的不同特性進行針對性的活動推送及分級引導,影響用戶增長、平臺忠誠度提升以及商業變現。而競對掌閱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會員體制,根據會員等級,享有不同的福利及特權,如下圖。

1.積分手段較單一,針對重點運營指標,不能產生有效的推動作用。且積分出口單一,主要是代金券與部分實物產品。

積分單日最高積累12分,一年無間斷積累約4380積分,但實物產品中百度帆布袋需積分4200分,相當於1年中積分獲取總和,相對來講,實物產品價值較高,積分兌換的可能性較低。主要出口仍是積分兌換代金券。

會員收費:百度閱讀的在17年實施VIP會員制度,分為1年108元、半年88元、1個月18元,上線初期只有1年、半年兩類,近期上線了1個月的會員收費級別。

會員可享權益有:萬本免費;高頻更新、非VIP圖書八折購、會員三端互通、優質版權方、尊貴身份標識、受邀名人大咖的書友圈。

會員免費書籍涵蓋技能進階、社科文學、青春言情等多種品類暢銷書籍,人群覆蓋面廣,庫存品質無需多言。

總人數主要取決於平臺現有用戶及拉新能力,會員權益設置、landingpage頁的設計都會影響到轉化率。

在此對百度閱讀的會員制度發表一些看法:在17年百度會員是可以用積分兌換的,大概1個月是500積分左右,但後期下線了該兌換制度。轉而改為會員使用者全部付費獲取。

傳播:百度閱讀平臺內部主要通過老用戶關係鏈進行傳播,除常規的閱歷分享外,還有兩大主要活動。

主要為每日閱讀分享,展示體現閱讀品質的翻頁數、閱讀時長及連續閱讀天數資料,並從自身、平臺用戶占比等維度進行突顯:

(1) “分享贈一得一”活動:老用戶分享一本書到朋友圈,新用戶可以通過下載APP領取書籍,老用戶也可以同時獲得該書;活動呈現在書城板塊的輪播下方,位置明顯。

“分享增一得一”活動對於用戶刺激性較高,分享之後用戶還能看到“明日書單預告”,

(2)“邀請兌券”,用戶通過邀請好友賺禮金,邀請成功邀請新用戶且下載APP後老用戶獲得5元閱讀券。老使用者及新使用者打開頁面分別如下。

個人認為對老用戶的吸引力不足,從而導致活動效果打折。

觀點主要如下:

1、老用戶的激勵是5元代金券,實際上,從兌換管道來講:1、5元代金券可用125積分換的(125個積分按照現有的一般規則,13天左右即可獲得一張5代金券);

2、如每週閱讀時長超過300分鐘,即可兌換一張5元代金券;

3、用戶每週有一次抽獎機會,100%中獎,抽中5元及以上代金券也有一定的幾率;

4、還有APP評論等其他獲得代金券的管道。以上獲取管道不互斥。

從板塊的入口來看,在個人資訊的中部偏下位置,無明顯的引導,用戶易忽略,個人感覺刺激效果不大。

總結:

以上是個人對於百度閱讀的產品分析及使用者運營手段分析,從當前來看,已經建立起了初步的運營框架,但在用戶精細運營方面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作為忠誠的用戶,期待看到能有更有力的運營操作,能更好的在平臺上玩起來。

通過書評、發表想法、以書會友等動作實現知識產出,獲得認可。

市場競爭分析:閱讀工具市場競爭已相當激烈,掌閱、QQ閱讀等閱讀工具居於閱讀工具首位的掌閱APP的月度活躍人數約為百度閱讀的4倍左右。當前形勢下應重點加強用戶精細化運營,拉新促活,減少用戶流失於沉默,做大市場份額。

目前競品間同質化逐步加重,在內容開發方面,需要加速佈局,開發平臺獨家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書旗和掌閱均有“獨家”版塊,通過獨家產品,吸引使用者鎖定平臺。

百度閱讀業務分析

百度閱讀用戶分析

相比於聽書和視頻,閱讀是一種相對枯燥的學習方式,對時間長度要求也比較高。通過對業務邏輯和商業邏輯、競爭環境分析、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資料維度:

1、獲取新用戶:管道轉化率、管道獲客成本、新用戶註冊數量

2、留存:次日留存、7日留存、月留存、7日流失數、7日回訪用戶

3、促活:日活躍用戶、平均用戶閱讀時長、push消息打開閱讀量、使用者評論量、用戶關注數量、用戶粉絲量、活動參與數量

5、傳播:用戶分享閱歷次數、用戶邀請好友下載數量、使用者分享活動連結數量等

通過對重點資料的分析,在產品設計和運營上重點需關注的幾個激勵點為:

新用戶留存:

同時,在書架處預先送給用戶兩本書,讓用戶對書架產生認知,激發用戶開始閱讀。書籍的吸引度對於次日留存有很好的提升效果,一旦開始進入閱讀模式,就有進一步運營的空間。

目前贈送的兩本書是《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和《狼圖騰》,作者時隔一年後再次下載,仍是這兩本書。建議可以對贈書做一些變動調整,結合用戶喜好基因來選擇發放的書籍,更有利於留存。

在產品上,百度閱讀對於新用戶首次下載進入體驗頁面前無閱讀偏好性的資訊獲取,增加基因獲取對於用戶精細化運營有一定的幫助,如針對性的推薦,用戶註冊初期,針對性的活動push等。

目前個性化推薦存在於書城輪播位下方“開啟個性化推薦”,需用戶主動操作,個人認為轉化效果會有一些折扣,第二個位置是個人頁面的“我的閱讀基因”,位置偏後,需滑屏後方可看到。

老用戶的運營主要是用戶活躍度提升、變現以及流失用戶的召回。留存,目前重點關注於使用者打開頻率、使用者閱讀時長及用戶互動方面。

針對使用者打開頻率,產品設計上留存手段主要有簽到兌換積分、活動資訊及書籍推薦push,其中簽到每次贈送5積分,連續簽到7天可抽獎;

為增加用戶閱讀活躍度,百度閱讀在運營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

(2)活動舉辦閱讀PK賽,用戶投入5積分進入積分池,在規定時間內,每天至少讀書1小時,根據讀書時長瓜分全部積分,閱讀時間越長,分到的積分越多;該活動從設計上來看,利用用戶對於排名、比賽的攀比心理,對於用戶活躍有一定的激勵性。

但在活動開始前幾活動過程中,無宣傳力度,僅在APP中加入一個角標(如圖中紅圈處位置),個人認為這樣的宣傳效果會影響活動的執行效果。根據積分池的分數來看,使用者活躍度在週末1萬人左右,工作日在5000人左右,對於千萬活躍的APP來講,還是比較低的。

從當前的運營來看,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代金券過期無提醒,用戶不能及時將代金券轉變成書籍,以形成新的吸引力;

1.消息通知:消息推送內容集中於促銷資訊、書籍推薦,從目前推薦內容來看,未能對用戶進行分群,針對性不夠強。收到的Push消息中約有約半數為本人無興趣的內容,且push較頻繁。建議加強對用戶的分群管理,避免無效的push引發用戶的反感情緒。

2.目前用戶留存仍集中於簽到、積分等手段,不能對不同用戶進行精細化管理,無法根據使用者的不同特性進行針對性的活動推送及分級引導,影響用戶增長、平臺忠誠度提升以及商業變現。而競對掌閱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會員體制,根據會員等級,享有不同的福利及特權,如下圖。

1.積分手段較單一,針對重點運營指標,不能產生有效的推動作用。且積分出口單一,主要是代金券與部分實物產品。

積分單日最高積累12分,一年無間斷積累約4380積分,但實物產品中百度帆布袋需積分4200分,相當於1年中積分獲取總和,相對來講,實物產品價值較高,積分兌換的可能性較低。主要出口仍是積分兌換代金券。

會員收費:百度閱讀的在17年實施VIP會員制度,分為1年108元、半年88元、1個月18元,上線初期只有1年、半年兩類,近期上線了1個月的會員收費級別。

會員可享權益有:萬本免費;高頻更新、非VIP圖書八折購、會員三端互通、優質版權方、尊貴身份標識、受邀名人大咖的書友圈。

會員免費書籍涵蓋技能進階、社科文學、青春言情等多種品類暢銷書籍,人群覆蓋面廣,庫存品質無需多言。

總人數主要取決於平臺現有用戶及拉新能力,會員權益設置、landingpage頁的設計都會影響到轉化率。

在此對百度閱讀的會員制度發表一些看法:在17年百度會員是可以用積分兌換的,大概1個月是500積分左右,但後期下線了該兌換制度。轉而改為會員使用者全部付費獲取。

傳播:百度閱讀平臺內部主要通過老用戶關係鏈進行傳播,除常規的閱歷分享外,還有兩大主要活動。

主要為每日閱讀分享,展示體現閱讀品質的翻頁數、閱讀時長及連續閱讀天數資料,並從自身、平臺用戶占比等維度進行突顯:

(1) “分享贈一得一”活動:老用戶分享一本書到朋友圈,新用戶可以通過下載APP領取書籍,老用戶也可以同時獲得該書;活動呈現在書城板塊的輪播下方,位置明顯。

“分享增一得一”活動對於用戶刺激性較高,分享之後用戶還能看到“明日書單預告”,

(2)“邀請兌券”,用戶通過邀請好友賺禮金,邀請成功邀請新用戶且下載APP後老用戶獲得5元閱讀券。老使用者及新使用者打開頁面分別如下。

個人認為對老用戶的吸引力不足,從而導致活動效果打折。

觀點主要如下:

1、老用戶的激勵是5元代金券,實際上,從兌換管道來講:1、5元代金券可用125積分換的(125個積分按照現有的一般規則,13天左右即可獲得一張5代金券);

2、如每週閱讀時長超過300分鐘,即可兌換一張5元代金券;

3、用戶每週有一次抽獎機會,100%中獎,抽中5元及以上代金券也有一定的幾率;

4、還有APP評論等其他獲得代金券的管道。以上獲取管道不互斥。

從板塊的入口來看,在個人資訊的中部偏下位置,無明顯的引導,用戶易忽略,個人感覺刺激效果不大。

總結:

以上是個人對於百度閱讀的產品分析及使用者運營手段分析,從當前來看,已經建立起了初步的運營框架,但在用戶精細運營方面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作為忠誠的用戶,期待看到能有更有力的運營操作,能更好的在平臺上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