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東那麼大,美國為什麼要視敘利亞為眼中釘?

隨著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這個中東國家被一次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4月14日,美軍的飛機和艦艇會同英法空軍對敘利亞軍事和民用基礎設施的目標發起導彈攻擊,敘利亞再一次成為了國際輿論的焦點。

那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什麼不放過敘利亞呢?

雲石將從地緣政治系列的角度來做具體分析。

首先分析的是敘利亞與美國的緊張關係

近代以來,伊斯蘭文明輝煌不再,只有中東實現政治大一統,才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而作為全球霸主,美國當然不願意看到中東實現統一,失去中東秩序的主導權。這就導致了伊美間不可調和的結構性戰略衝突。

在這種衝突下,中東反美勢力一直不斷,如基地、IS等恐怖組織,埃及、伊朗、伊拉克等政府和美國的正面衝突。而在這些反美勢力中,立場最堅定、與美對抗時間最久的卻是敘利亞。

自 1946年敘利亞取得獨立後,美敘關係一直緊張,20世紀60年代阿薩德政權時,

敘美關係進一步惡化,1968年兩國正式斷交。自此,敘利亞便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極力想要將其剷除。

從地緣關係上看,美敘太過疏遠。而以敘利亞的國力,和美國對抗完全是以卵擊石。可是,即便如此,敘利亞依舊堅決反美,這是為什麼?

首先,從美國的角度來做分析。

作為中東秩序的主導者,美國相距萬里,兩者地緣關係十分疏離,使得美國在中東只有相對的優勢。美國為了維持自己的優勢,

對中東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治理方式,也就是說中東群雄割據,四分五裂的狀態對美國更有利。中東不能統一,就不能形成一股合力來對抗美國。

而有一統中東,中興伊斯蘭的土著勢力,與美國的衝突在所難免。長期以來,阿拉伯世界希望以阿拉伯族系為標準,在西亞北非建立一個大一統的阿拉伯人國家,然後再以這個阿拉伯軸心為主導,一統伊斯蘭。

一旦,阿拉伯內部實現了統一,實力猛增,那時,美國還想主導中東,就異常困難,甚至只能退出中東。

在這樣的趨勢下,美國只能破壞任何有志於阿拉伯統一運動的國家,其中包括敘利亞。美國的破壞,嚴重威脅到敘利亞的國家生存和發展,由此,激起敘利亞堅決的反美情緒。

這還得從敘利亞的地緣格局和地緣區位說起。

雖然,以沙特為代表波斯灣西岸國家,在幾十年裡靠著石油富得流油。

不過,以荒漠、戈壁為主的阿拉伯半島中南部,可開發價值非常小,長期以來都是中東最貧瘠、最落後的板塊。如果這裡沒有發現石油,就沒有沙特國家們如今的揚眉吐氣。

但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終有開採完的那一天。所以,沙特為了國家的長期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向外佔領地勢平坦、淡水資源豐富的優質地緣版塊。而“新月沃地”是唯一一塊中東阿拉伯世界的優質地緣板塊。

“新月沃地”的範圍從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向東北沿著地中海海岸線延伸至迦南地區,覆蓋了巴勒斯坦、以色列、約旦、黎巴嫩,然後再向東,囊括敘利亞、伊拉克兩河流域地區。

“新月沃地”是中東最主要,也是最富庶的地緣板塊,同時,也是西亞、北非兩大板塊的交通中轉帶。

位於新月沃地中間地帶的狹長的迦南地區,位於中樞地帶,戰略地位突出。迦南地區不但對阿拉伯世界至關重要,對敘利亞來說意義也非同小可。

首先,看一下敘利亞的基本面,國土面積18.5萬平方公里,西北部是地中海低地平原,東部為內陸高原,東南是敘利亞沙漠。雖然,西北部是地中海氣候,降雨相對較多,但因高山的阻隔,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乾燥,降水量稀少;草原和荒漠占全國面積一半以上。

也就是說,敘利亞宜居的地方規模不大,品質不高,地緣實力有限,是新月沃地中相對弱小的國家。要想提升地緣實力,敘利亞能拿下迦南地區,便可以顯著提升地緣實力。同時,還可以擴充敘利亞的海岸線。敘利亞西北地方臨地中海,有180公里的海岸線,可是,其本部核心區卻在最南端的大馬士革,而大馬士革向西的出海通道卻被狹窄的南北向的迦南地區阻擋,嚴重阻礙了敘利亞對外經貿交流。

敘利亞要拓寬對外交流通道,就必須控制迦南地區,特別黎巴嫩、以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北迦南地區,來促進敘利亞中西部融入地中海經濟圈,提升經濟實力。

之前一直強調,迦南地區對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性,如果敘利亞拿下了這個地域,自己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自古便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緣核心,因其地處東西向的尼羅河——兩河流域地緣通道,是南北向的小亞細亞半島——阿拉伯半島地緣通道的交匯處,是西亞乃至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地緣中樞。

可是,大馬士革要想自己的地緣中樞地位價值得以最大化,首要前提是各地緣通道的暢通性,最大化的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而在阿拉伯世界中央的迦南地區的以色列,卻是西亞——北非地緣通道暢通的最大阻礙,使得敘利亞難以掌控迦南,難以融入到地中海經濟圈,也使得尼羅河——兩河流域的傳統地緣通道處於半封閉狀態。在這樣的局勢下,大馬士革地緣中樞的價值一落千丈。

大家都知道,美國時以色列最大的支持者,正是因為這個強大的後臺,才使得在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都是以一個勝者的姿態而在阿拉伯世界裡招搖過市。

雖然,以色列在迦南地區的橫插一杠,使阿拉伯世界統一受到重創,利益也損失嚴重,但這些國家依舊可以在這樣的態勢下維持國家的獨立和發展。而對於敘利亞來說,失去了迦南,就沒了優質的地緣板塊,處於半封閉狀態的大馬士革的地緣中樞價值大打折扣,進而阻礙了敘利亞國家的發展空間。

由此可知,對以色列和美國,敘利亞有高於其它阿拉伯國家強烈的恨意。

而壓制敘利亞,也是美國破壞阿拉伯大一統,維護美國在中東的主導權的關鍵。

新月沃地是阿拉伯世界地緣中心的位置,決定了阿拉伯世界必須要依託新月沃地為本部核心區實現大一統,並在這個中心的基礎上向四周的阿拉伯世界輻射影響力。

不過,前提是,要整合新月沃地,同時,要在新月沃地有一個地緣核心。位於新月沃地兩端的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本身品質雖高,但要卻偏離了新月沃地的中心。而處於新月沃地中央的迦南和敘利亞地區,才有成為地緣核心的條件,而大馬士革則是理想的核心城市。

既然,敘利亞與大馬士革才是新月沃地整合的關鍵,那麼,美國為了拔掉這顆獠牙,壓制打擊敘利亞也就成為了必然。

不過,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美國對敘利亞的壓制不僅僅是制裁孤立,而今,卻是直擊攻打敘利亞。

為什麼美國對敘利亞的態度有這麼大的轉變?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99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新月沃地”的範圍從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向東北沿著地中海海岸線延伸至迦南地區,覆蓋了巴勒斯坦、以色列、約旦、黎巴嫩,然後再向東,囊括敘利亞、伊拉克兩河流域地區。

“新月沃地”是中東最主要,也是最富庶的地緣板塊,同時,也是西亞、北非兩大板塊的交通中轉帶。

位於新月沃地中間地帶的狹長的迦南地區,位於中樞地帶,戰略地位突出。迦南地區不但對阿拉伯世界至關重要,對敘利亞來說意義也非同小可。

首先,看一下敘利亞的基本面,國土面積18.5萬平方公里,西北部是地中海低地平原,東部為內陸高原,東南是敘利亞沙漠。雖然,西北部是地中海氣候,降雨相對較多,但因高山的阻隔,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乾燥,降水量稀少;草原和荒漠占全國面積一半以上。

也就是說,敘利亞宜居的地方規模不大,品質不高,地緣實力有限,是新月沃地中相對弱小的國家。要想提升地緣實力,敘利亞能拿下迦南地區,便可以顯著提升地緣實力。同時,還可以擴充敘利亞的海岸線。敘利亞西北地方臨地中海,有180公里的海岸線,可是,其本部核心區卻在最南端的大馬士革,而大馬士革向西的出海通道卻被狹窄的南北向的迦南地區阻擋,嚴重阻礙了敘利亞對外經貿交流。

敘利亞要拓寬對外交流通道,就必須控制迦南地區,特別黎巴嫩、以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北迦南地區,來促進敘利亞中西部融入地中海經濟圈,提升經濟實力。

之前一直強調,迦南地區對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性,如果敘利亞拿下了這個地域,自己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自古便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緣核心,因其地處東西向的尼羅河——兩河流域地緣通道,是南北向的小亞細亞半島——阿拉伯半島地緣通道的交匯處,是西亞乃至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地緣中樞。

可是,大馬士革要想自己的地緣中樞地位價值得以最大化,首要前提是各地緣通道的暢通性,最大化的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而在阿拉伯世界中央的迦南地區的以色列,卻是西亞——北非地緣通道暢通的最大阻礙,使得敘利亞難以掌控迦南,難以融入到地中海經濟圈,也使得尼羅河——兩河流域的傳統地緣通道處於半封閉狀態。在這樣的局勢下,大馬士革地緣中樞的價值一落千丈。

大家都知道,美國時以色列最大的支持者,正是因為這個強大的後臺,才使得在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都是以一個勝者的姿態而在阿拉伯世界裡招搖過市。

雖然,以色列在迦南地區的橫插一杠,使阿拉伯世界統一受到重創,利益也損失嚴重,但這些國家依舊可以在這樣的態勢下維持國家的獨立和發展。而對於敘利亞來說,失去了迦南,就沒了優質的地緣板塊,處於半封閉狀態的大馬士革的地緣中樞價值大打折扣,進而阻礙了敘利亞國家的發展空間。

由此可知,對以色列和美國,敘利亞有高於其它阿拉伯國家強烈的恨意。

而壓制敘利亞,也是美國破壞阿拉伯大一統,維護美國在中東的主導權的關鍵。

新月沃地是阿拉伯世界地緣中心的位置,決定了阿拉伯世界必須要依託新月沃地為本部核心區實現大一統,並在這個中心的基礎上向四周的阿拉伯世界輻射影響力。

不過,前提是,要整合新月沃地,同時,要在新月沃地有一個地緣核心。位於新月沃地兩端的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本身品質雖高,但要卻偏離了新月沃地的中心。而處於新月沃地中央的迦南和敘利亞地區,才有成為地緣核心的條件,而大馬士革則是理想的核心城市。

既然,敘利亞與大馬士革才是新月沃地整合的關鍵,那麼,美國為了拔掉這顆獠牙,壓制打擊敘利亞也就成為了必然。

不過,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美國對敘利亞的壓制不僅僅是制裁孤立,而今,卻是直擊攻打敘利亞。

為什麼美國對敘利亞的態度有這麼大的轉變?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99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