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興被罰” 源於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丨2017通信行業物聯網大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雷鋒網按:4月13日,2017中國通信行業物聯網大會在京召開,

這次大會以“構建新生態、物聯網大未來”為主題,就目前物聯網關注的熱點話題如5G、物聯網標準化、運營商網路重構、NB-IoT技術等進行了深度的探討。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為大家分享了他對目前中國的物聯網行業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態勢及其存在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倪光南認為:中國對物聯網的熱度非常大,甚至已超越了其他國家。但是目前還面臨著“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難題,

這是阻礙我國發展物聯網最大的隱患。

他表示,中興被罰,凸顯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巨大風險,這也說明中興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比重還不夠。此前雷鋒網也有報導,今年3月,中興因違反制裁同意認罪,向美國政府支付11.9億美元罰款。這次制裁案件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中國目前對他國的核心技術還存在嚴重依賴的問題。

以下是陳葆立的演講實錄,

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各位嘉賓上午好!其實我是來學習,昨天我參加的會議也和物聯網有關,我發現中國對於物聯網的熱度現在比其他國家更大,這也正常,因為這是我們的機會。對一些新興的領域,我們希望從跟跑到並跑,甚至有可能到領跑。2017中國通信行業物聯網大會,可以把整個通信行業物聯網行業帶領起來取得很大的進展。

中國網信:處於跟跑到並跑的階段

我現在做的比較多的是智慧終端機、移動終端的一些東西,物聯網沒有研究。整體來說,中國網信在世界上居第二水準是可以的,但還不是網路強國。我們要認識到我們比產業地位要好的多,2025年才進入到世界強國行列,但是有幸我們在網信能保持這樣一個地位。在互聯網、通信領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看能不能把通信領域的物聯網在世界上搞的更好。

我們現在從更好到最好的階段,我們北斗到2020實際上是和GPS同台競爭,這是很不容易的,我們的通信世界上第一。

網信的第一梯隊拿網路資訊國務院來看,前20家中,美國占了12家,中國佔據7家,日本1家,第二梯隊跑在前面的20個人,比較形象的比喻是,我們還沒有到領跑,正處於跟跑到並跑的階段。我們要從跟跑到並跑,並跑到將來領跑。說到世界5大手機品牌,蘋果、三星,華為、Oppo等,我們希望儘快站到第一名。

安全問題: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就要挨打

第二個方面是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我們希望在世界上領先一點,3G目前剛剛跟上。習主席說: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那些重要的核心技術,我們很多地方還是受制於人。雖說中國有的是錢,大家不要指望有錢就可以買到。我們想並購一些有價值的企業,可人家不讓你並購,不讓你買到。對於安全的問題,很多事情明擺著是網路安全資訊化同步發展,而我們還是老方式。所以儘管先發展起來再說,但有時候損失挺大的。

我們知道,現在凡是市場通用的技術手段肯定有後路。前段時間,維琪解密曝光CIA竊聽全球智慧設備,這說明維琪解密告訴我們的,還有很多原來他設計的時候不告訴你的東西。2015年奧巴馬說,“我保證,只要我們想贏,就一定能贏”。他說這話有根據,因為他知道中國的基礎還是用他們的,這些東西實際上都是他們能控制的,他說能贏保證能贏,那就不是一個空話。我們今天怎麼能保證它不贏呢,核心的沒有掌握,沒戲。

“中興被罰”,凸顯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巨大風險。中興的專利是很高的,但還不夠,美國的大型軟體SIP除了是德國以外,100%是他們國家的。美國就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什麼叫網路強國,核心技術在人家那兒就到不了強國,不管規模有多大,都沒有用。

為什麼我們強調要創新、要搞核心技術、要吸取教訓?有不安全的資訊流失、被罰款這些現象都能說明帶來的一系列後果。很多人說有各種原因,說市場上流行的技術不可以用,自己開發太慢,太費錢,發展是硬道理。受制於人就要挨打,如伊朗它不落後,通信設備也是嵌入物聯網設備,它也不是沒錢,不是設備本身不先進,不是東西落後,而是這個東西買來不是你的,是受制於人的。傳統產業沒有問題,我買的賓士汽車就是我的,現在買的東西是你的,但是控制權不一定在你手裡,這個事情是不一樣的。所以網路安全和資訊化要同步推進,不像傳統產業有錢就行。

加大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和市場化引導

習主席最近在中央安全部門座談會上說,要加大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和市場化引導。核心技術研發出來不產業化沒有用,這個市場往往是壟斷性的,要讓市場良性發展。假如說你不給他適當的引導,壟斷的市場進不去,研發是給人看的,這就沒有用,很快就落後。我們知道軟體的定律是3.0好用,1.0沒用,想要到3.0必須要讓他用,讓老百姓用,老百姓什麼好用,什麼便宜用什麼,政府要引導,市場化引導很重要。

人家說中國不是沒有錢,不是沒有人,最關鍵的是沒有保證有人用,我可以保證兩三年以後就出來了,中國有什麼做不到的。拿北斗網信舉例,還有航太航星多少東西都能做出來。我們想做的還沒有做來,能買到不一樣能做出來,中國想做的網信還沒有做出來。

壟斷性我就不講了,特別是物聯網領域我們有研究,我們的智慧終端機領域,就是中間和移動終端高度壟斷,全世界我說100億台智慧終端機,沒法把物聯網終端算在裡面,我說100億現在不到,很快就到100億了,100億終端三個東西是壟斷的,這個壟斷性世界上沒有,大飛機空客多運兩家,最多幾十萬家,我們是100億台終端三家壟斷,這樣的壟斷很難做。所以我們為什麼要適當的引導,我們在這個壟斷領域,物聯網的生態、核心技術、架構我們還沒有研究,作業系統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基礎體系就是Windos、安卓或者IOS的。難就難在要把技術體系和生態系統搞好,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家知道Windos是著名的老大,但是到了移動時代慢了一步,現在Windos能不能起來還不好講。

我希望中國政府採購給支持,加大市場化引導不違背WTO原則,政府引導是很重要的,我們的市場開放比美國強的多,中國現在基本上是非常開放的。

特別是最近大家也報紙上看到,就是為什麼Windos10不列入政府採購專案,中央明確指示安全問題,不可控,大家知道一個設備,一個監控頭可以看到,假如說用Windos10,你的資料別人太容易控制了,剛才我說的道理大家都知道,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我們開研討會,這四家幾百萬以上,他會有非常深的工作,這個很容易,人家代碼不給你看,你又不懂,你說我用了一下挺安全,這不是笑話嗎?這個完全不看本質的問題。

圍繞著Windos10政府版的鬥爭,Windos10進入中國市場部考慮按照問題也不行,市場100%沒有了,中國有非常能幹作業系統的人,我們軟體工程師企業養幾百個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沒有市場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國如果不抓住機遇,中國終端系統就沒機會做了,這個問題很重要,中國要不要核心技術的問題。

2013年10月20號大家去看怎麼去做,已經寫的清清楚楚。

資訊安全、網路安全要同步進行

不用Windos10和Inter新的CPU,該用什麼?新的CPU這個字可以理解,但是現在看到國產的榮興、飛騰和我們電腦進行捆綁,我們給一些用戶體驗,基本上相當於三五年前最好的文本,不比他們差,這一兩年發展的非常快我們基本上公信部的結論,基本上達到可用,還不能說好用,畢竟人家領先了三五年,但是我們跟的很快,我們跟的速度增長的非常快,不是不能用,三年以前還能用,國產我們新出來的就相當於三年以前的水準,怎麼不能用。很多人說瞎話,你沒有用過,你怎麼說不能用。

基本上我們的看法,就是說這一次我們一定要把國產CPU和國產作業系統構成的電腦用上,安全的評估以前是三個原則: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現在網路安全目前我們加兩個,我們能不能加一個可控性很重要,汽車的可控性不在你手裡,汽車買了也白買,買了控制權不在你手裡,你不知道這個東西是誰跟你打交道,而且來了一個人,來了一個資訊可用不可用要認的,這個非常重要,將來你還不知道跟你打交道的是誰。

我們希望對政府或者一些重要的部門,以採購或者搞資訊化應該同步進行,比如說資訊安全、網路安全方面高度重視,評估的標準我們主張是五個方面,當然我覺得逃不掉一個智慧財產權、技術能力、發展主動權、供應鏈還有資質。應該在採購、資訊化建設方面加強,我們有上百億的大專案,應該有一種評估,評估很簡單,大家也比較一下。比如說智慧財產權沒有拿到,這個東西用了罰款,不是安全問題,出問題了更大的是政治問題,光罰款也夠你受的。中興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比重還不夠,安全的問題使得網路新領域是一個例外,重要的領域有些可能是100%,一個攝像頭,一個設備可能成為一個通道控制整個大系統,這個我們主張希望將來在一些重要東西的採購,項目上面包括科技和高技術的應用,立項出來的產品,你知道這個產品有用嗎?出來給誰做的?必須有一個很清楚的分析。

今天我就跟大家交流這些,不一定正確,但是我希望大家對物聯網新的領域,新興的領域能夠更好的發展好,把核心技術不受制於人這個資訊要貫徹好。希望中國從並跑向領跑發展的更快,謝謝大家!

對於安全的問題,很多事情明擺著是網路安全資訊化同步發展,而我們還是老方式。所以儘管先發展起來再說,但有時候損失挺大的。

我們知道,現在凡是市場通用的技術手段肯定有後路。前段時間,維琪解密曝光CIA竊聽全球智慧設備,這說明維琪解密告訴我們的,還有很多原來他設計的時候不告訴你的東西。2015年奧巴馬說,“我保證,只要我們想贏,就一定能贏”。他說這話有根據,因為他知道中國的基礎還是用他們的,這些東西實際上都是他們能控制的,他說能贏保證能贏,那就不是一個空話。我們今天怎麼能保證它不贏呢,核心的沒有掌握,沒戲。

“中興被罰”,凸顯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巨大風險。中興的專利是很高的,但還不夠,美國的大型軟體SIP除了是德國以外,100%是他們國家的。美國就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什麼叫網路強國,核心技術在人家那兒就到不了強國,不管規模有多大,都沒有用。

為什麼我們強調要創新、要搞核心技術、要吸取教訓?有不安全的資訊流失、被罰款這些現象都能說明帶來的一系列後果。很多人說有各種原因,說市場上流行的技術不可以用,自己開發太慢,太費錢,發展是硬道理。受制於人就要挨打,如伊朗它不落後,通信設備也是嵌入物聯網設備,它也不是沒錢,不是設備本身不先進,不是東西落後,而是這個東西買來不是你的,是受制於人的。傳統產業沒有問題,我買的賓士汽車就是我的,現在買的東西是你的,但是控制權不一定在你手裡,這個事情是不一樣的。所以網路安全和資訊化要同步推進,不像傳統產業有錢就行。

加大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和市場化引導

習主席最近在中央安全部門座談會上說,要加大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和市場化引導。核心技術研發出來不產業化沒有用,這個市場往往是壟斷性的,要讓市場良性發展。假如說你不給他適當的引導,壟斷的市場進不去,研發是給人看的,這就沒有用,很快就落後。我們知道軟體的定律是3.0好用,1.0沒用,想要到3.0必須要讓他用,讓老百姓用,老百姓什麼好用,什麼便宜用什麼,政府要引導,市場化引導很重要。

人家說中國不是沒有錢,不是沒有人,最關鍵的是沒有保證有人用,我可以保證兩三年以後就出來了,中國有什麼做不到的。拿北斗網信舉例,還有航太航星多少東西都能做出來。我們想做的還沒有做來,能買到不一樣能做出來,中國想做的網信還沒有做出來。

壟斷性我就不講了,特別是物聯網領域我們有研究,我們的智慧終端機領域,就是中間和移動終端高度壟斷,全世界我說100億台智慧終端機,沒法把物聯網終端算在裡面,我說100億現在不到,很快就到100億了,100億終端三個東西是壟斷的,這個壟斷性世界上沒有,大飛機空客多運兩家,最多幾十萬家,我們是100億台終端三家壟斷,這樣的壟斷很難做。所以我們為什麼要適當的引導,我們在這個壟斷領域,物聯網的生態、核心技術、架構我們還沒有研究,作業系統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基礎體系就是Windos、安卓或者IOS的。難就難在要把技術體系和生態系統搞好,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家知道Windos是著名的老大,但是到了移動時代慢了一步,現在Windos能不能起來還不好講。

我希望中國政府採購給支持,加大市場化引導不違背WTO原則,政府引導是很重要的,我們的市場開放比美國強的多,中國現在基本上是非常開放的。

特別是最近大家也報紙上看到,就是為什麼Windos10不列入政府採購專案,中央明確指示安全問題,不可控,大家知道一個設備,一個監控頭可以看到,假如說用Windos10,你的資料別人太容易控制了,剛才我說的道理大家都知道,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我們開研討會,這四家幾百萬以上,他會有非常深的工作,這個很容易,人家代碼不給你看,你又不懂,你說我用了一下挺安全,這不是笑話嗎?這個完全不看本質的問題。

圍繞著Windos10政府版的鬥爭,Windos10進入中國市場部考慮按照問題也不行,市場100%沒有了,中國有非常能幹作業系統的人,我們軟體工程師企業養幾百個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沒有市場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國如果不抓住機遇,中國終端系統就沒機會做了,這個問題很重要,中國要不要核心技術的問題。

2013年10月20號大家去看怎麼去做,已經寫的清清楚楚。

資訊安全、網路安全要同步進行

不用Windos10和Inter新的CPU,該用什麼?新的CPU這個字可以理解,但是現在看到國產的榮興、飛騰和我們電腦進行捆綁,我們給一些用戶體驗,基本上相當於三五年前最好的文本,不比他們差,這一兩年發展的非常快我們基本上公信部的結論,基本上達到可用,還不能說好用,畢竟人家領先了三五年,但是我們跟的很快,我們跟的速度增長的非常快,不是不能用,三年以前還能用,國產我們新出來的就相當於三年以前的水準,怎麼不能用。很多人說瞎話,你沒有用過,你怎麼說不能用。

基本上我們的看法,就是說這一次我們一定要把國產CPU和國產作業系統構成的電腦用上,安全的評估以前是三個原則: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現在網路安全目前我們加兩個,我們能不能加一個可控性很重要,汽車的可控性不在你手裡,汽車買了也白買,買了控制權不在你手裡,你不知道這個東西是誰跟你打交道,而且來了一個人,來了一個資訊可用不可用要認的,這個非常重要,將來你還不知道跟你打交道的是誰。

我們希望對政府或者一些重要的部門,以採購或者搞資訊化應該同步進行,比如說資訊安全、網路安全方面高度重視,評估的標準我們主張是五個方面,當然我覺得逃不掉一個智慧財產權、技術能力、發展主動權、供應鏈還有資質。應該在採購、資訊化建設方面加強,我們有上百億的大專案,應該有一種評估,評估很簡單,大家也比較一下。比如說智慧財產權沒有拿到,這個東西用了罰款,不是安全問題,出問題了更大的是政治問題,光罰款也夠你受的。中興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比重還不夠,安全的問題使得網路新領域是一個例外,重要的領域有些可能是100%,一個攝像頭,一個設備可能成為一個通道控制整個大系統,這個我們主張希望將來在一些重要東西的採購,項目上面包括科技和高技術的應用,立項出來的產品,你知道這個產品有用嗎?出來給誰做的?必須有一個很清楚的分析。

今天我就跟大家交流這些,不一定正確,但是我希望大家對物聯網新的領域,新興的領域能夠更好的發展好,把核心技術不受制於人這個資訊要貫徹好。希望中國從並跑向領跑發展的更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