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臉識別、車臉識別……北京“16合1”監控攝像頭年內上崗

4月17日,小千從北京市海澱區清河街道辦事處獲悉,一個“16合1”的新型監控攝像頭將於年內在清河街道清河中街與學府樹中街交叉路口上崗,可通過人臉識別、車臉識別、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實現共用資料資源,

以此來提升清河地區的交通秩序和地區安全秩序。

“朱房路是北京十大堵點之一,尤其是週末,五彩城商圈周邊經常堵成‘一鍋粥’。”清河街道辦事處主任陳兵告訴記者,清河地區位於海澱區東北部,由於地處G6高速和G7高速之間,

西部上地區域彙聚大量高新企業,東部G6高速是回龍觀地區進城主幹道,造成清河地區早晚高峰東西方向雙向潮汐交通明顯,南北方向G6、G7進城方向交通流量較大。特別是隨著五彩城商圈的形成,停車位不足、道路擁堵現象日益嚴重,兼之清河火車站的建設,清河地區交通壓力巨大。

海澱交通支隊清河交通大隊警官門志強介紹說,為了緩解清河地區的擁堵問題,將搭建智慧交通融合服務平臺,該平臺即時對區域內的行車、停車軌跡資料、涉案高危車輛、套牌、限行車輛等進行預警。系統後臺即時接收上述建設單項資料,融合應用,統一介面展示。該服務平臺能夠實現街道、交通大隊、派出所三方共用資料資源、高效管理、聯動處置、聯動指揮等業務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河中街和學府樹中街的交叉路口還將設置一個“16合1”的監控攝像頭,攝像頭可以360度,對16種違法行為進行即時監測。這16種違法行為包括闖紅燈、不禮讓行人、不按導向車道行駛等。“大資料指導警務,

通過前期的抓拍,實現後臺多部門的資訊共用。這是海澱區第一個採用的,也是全市首個‘16合1’攝像頭。”據介紹,“16合1”攝像頭目前已立杆建設,後續攝像頭也將安裝,整個系統將於年內實現運營。

記者:萬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