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來了就是深圳人”,看似暖心,但卻傷心。

他們,高溫下,揮灑著熱汗。但卻不知道下一頓飽飯何時能吃上。拿到用血汗和高強度勞動換來的錢,可能還會被拖欠工資。繳納的卻是深圳第三檔社保。

他們,換揣著夢想,踏出校門,義無反顧的來到了被譽為創業者的天堂,卻沒日沒夜的加班,做夢都是工作,未曾敢有絲毫懈怠。卻不能吃上一頓准點的飯,熱騰騰的菜。

他們,辛苦的幹著髒活累活,把城市的環境建設更加乾淨。但卻受盡冷眼,不被尊重勞動成果。任勞任怨,起早貪黑。淩晨的街道,還有他們的身影。一頓頓的飯菜,都是匆忙解決,不能耽誤。

他們,在烈日下暴曬,卻不被認可。敬之,畏之、鄙夷之,

但卻沒有真正懂之。有人覺得是當官的,有人卻覺得是束縛行為的眼中釘。

據不完全統計,作為一個外來人口組成的城市,和其他廣東城市不同的是,深圳交流基本都是使用普通話,而不是本地方言粵語。連帶著隔海相望的香港在來深圳時都得使用普通話進行溝通。

其實,如果說深圳有1800萬人,廣東人最少占一半,大概900萬人,深圳本地人200多萬,粵東地區400萬多,粵西200多萬,剩下200多萬是廣東其他各地的。那一大半部分就來自全國各省以及全世界的人了。從人口結構看來,今天的深圳是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移民城市,可以說不存在地區文化,深圳本地的風俗文化已經處於不起眼位置了。而深圳設特區前基本都是些小村莊為主,

城市建設幾乎一片空白,地方的特色建築物存在少之又少。所以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國際化大城市的形象,語言也以普通話為主。

一半的外來人口,湘人口會占30%,贛人口會占25%,桂人口會占20%,其他外來人口可能就只有剩下的25%。深圳的輻射能力很強。周邊乃至全國各地都有來深圳打拼的熱血青年。

但是湘贛桂的主要外來人口會決定飲食習慣。做一份屬於自己口味的菜,吃一口熱乎乎的飯,這一天都是滿足。

粵菜和湘菜系會占主導

粵菜講究一個精緻,精雕細琢,擺盤也講究一個漂亮。

湘菜講究一個隨性。足油下鍋,大火猛炒、起鍋,成了。辣味,臘味,香味,湘味。這就是湘菜的精髓所在了。

只有語言沒有障礙,一切的物價和消費都讓人在重壓下喘息。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個深圳人並沒有那麼好當。

做一頓好飯吧,城市不能慰藉你的心,自己也要溫暖自己的胃。

足油下鍋,大火猛炒、起鍋,成了。辣味,臘味,香味,湘味。這就是湘菜的精髓所在了。

只有語言沒有障礙,一切的物價和消費都讓人在重壓下喘息。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個深圳人並沒有那麼好當。

做一頓好飯吧,城市不能慰藉你的心,自己也要溫暖自己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