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古奇書中的扶桑竟產自美洲,中國高僧首次發現新大陸成印第安神

上古奇書《山海經》中第一次記載了一種名為“扶桑”的神樹,它生長在日之所出的東方。其後屈原的《離騷》、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等書漸漸將扶桑樹所在地扶桑國描繪成一個東方美麗的仙境,

進而古人慕名爭相前往這個傳說中的東方伊甸園。那麼扶桑國到底在哪裡?是哪個國家?中外學者對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定論。

目前對扶桑國所在地最主要的觀點有兩個:日本說和美洲或北美墨西哥說。日本說是目前影響最為廣泛的傳統觀點,

首先日本國與扶桑的原意“日出之所”巧合;其次《山海經》是中國古籍,扶桑國只會在我國東海之外的日本;478年前日本有一個小國名叫扶桑,後被雄略天皇統一後在中國史籍中消失,而扶桑卻成了日本的別名。這就是扶桑是日本的由來。

可是隨著一些學者對《山海經》的研究發現書中許多山、獸遠遠超出了中國範圍之外,因此又有學者重新審視了扶桑國的問題,產生了扶桑是美洲或北美墨西哥的新觀念。外國學者J.DE Guignes、E.P.vining、亨·莫茨、費雷爾以及我國學者朱謙之、鄧拓、呂思勉都主張此種觀點,呂思勉更進一步認為扶桑國是受殷文化影響貉族人建立的。

關於記載扶桑國資訊最重要的文獻是唐人姚思廉所編《粱書·東夷列傳·卷54》,書中記載499年南北朝時期,一位名叫慧深的高僧到荊州講述在中國東2萬餘裡的地方有一個種滿了扶桑木的地方,他稱之為扶桑國,隨後他詳述了扶桑國的地理方位、動植物、礦產以及婚喪之俗、國王和貴人的稱呼、服飾等特性。

慧深指出扶桑國“作板屋,無城郭,有文字”:在古代墨西哥尤其是瑪雅地區,儘管城邦林立,但卻沒有城和廓,即內城和外城。西元5世紀時,瑪雅人已有了自己的方形象形文字。據早期西班牙人記載,印第安人奴隸的子孫也是奴隸,他們最早充當奴隸的年齡是男孩7歲、女孩8歲,

慧深按中國人習慣計算則是:“生男八歲為奴,生女九歲為婢”。

《粱書》記載扶桑國“貴人有罪,國乃大會,坐罪人于坑,對之宴飲,分訣若死別焉。以灰繞之,第一重則一身摒退,二重則及子孫,三重則及七世。”這種在地下室(坑)開國民大會裁判罪人的習慣以及“灰責”刑罰與古墨西哥相符合,而這種習慣在別處非常少見。西元五六世紀,瑪雅人建立了奇欽——伊查國家,扶桑國王“乙祁”與瑪雅國王“伊查”同音。

外國學者亨·莫茨認為古墨西哥阿茲特克人的神凱察爾科阿特爾的原型就是慧深,這位外來神將中國的農業、曆法、天算、採礦、冶煉、宗教儀式等方面的知識傳授給了當地的印第安人,如阿茲特克人的12生肖曆法,瑪雅人新年“送神”、“迎神”與中國的“送灶”、“迎灶”,秘魯人“頭七”的喪葬習俗以及耕作方式都與中國傳統非常相似。

既然慧深發現了美洲,那麼他是如何在航海條件不發達的情況下跨越太平洋到達美洲的呢?其實中國人自古就習于航海,商代就已有了穩定性較強、裝載量較大的木板船,並有風帆和可以掌握航向的船具,具備了揚帆遠航的基本條件。有人做試驗根據東漢陶船模型仿造了一艘木帆船,從香港出發沿著日本海岸向東北方向飄去,最後到達了阿拉斯加的沿海岸邊。

通過《粱書》的基本史料,結合古今文獻、考古資料以及婚喪之俗、國法、國王稱呼、建築結構以及遺跡、文物說明了美洲存在的類中國文化,繼而肯定了呂思勉先生的論斷,即扶桑國實在美洲,它由受殷商文化漸染的中國貉族人建立。而高僧慧深則是在留有姓名的人當中首次發現了“扶桑國”,不,是首次發現了新大陸,他比西班牙人整整早了800年。

而這種習慣在別處非常少見。西元五六世紀,瑪雅人建立了奇欽——伊查國家,扶桑國王“乙祁”與瑪雅國王“伊查”同音。

外國學者亨·莫茨認為古墨西哥阿茲特克人的神凱察爾科阿特爾的原型就是慧深,這位外來神將中國的農業、曆法、天算、採礦、冶煉、宗教儀式等方面的知識傳授給了當地的印第安人,如阿茲特克人的12生肖曆法,瑪雅人新年“送神”、“迎神”與中國的“送灶”、“迎灶”,秘魯人“頭七”的喪葬習俗以及耕作方式都與中國傳統非常相似。

既然慧深發現了美洲,那麼他是如何在航海條件不發達的情況下跨越太平洋到達美洲的呢?其實中國人自古就習于航海,商代就已有了穩定性較強、裝載量較大的木板船,並有風帆和可以掌握航向的船具,具備了揚帆遠航的基本條件。有人做試驗根據東漢陶船模型仿造了一艘木帆船,從香港出發沿著日本海岸向東北方向飄去,最後到達了阿拉斯加的沿海岸邊。

通過《粱書》的基本史料,結合古今文獻、考古資料以及婚喪之俗、國法、國王稱呼、建築結構以及遺跡、文物說明了美洲存在的類中國文化,繼而肯定了呂思勉先生的論斷,即扶桑國實在美洲,它由受殷商文化漸染的中國貉族人建立。而高僧慧深則是在留有姓名的人當中首次發現了“扶桑國”,不,是首次發現了新大陸,他比西班牙人整整早了8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