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媒關注廣州轉型:從傳統貿易中心到中國電子商務中心

德媒稱,一條名為《花開廣州·盛放世界》的短片11日首度在紐約時報廣場的“中國屏”播放。這是廣州首次出現在這個“世界十字路口”。在30秒的短片中,廣州向世界形象地展示了一個國際城市、科技城市與藝術城市。

據德國財經新聞網站3月13日報導,短片也證實了廣州按照去年8月推出的計畫發展成“某種樞紐型網路城市”的壯志雄心。

報導稱,作為走向這一目標道路上的重要橋樑,廣州在矽谷和波士頓的辦事處於3月14日正式成立。這是廣州計畫在國外成立的一系列辦事處中的頭兩個。它們的目的在於加強與美國和歐洲在技術合作和人才交流方面的夥伴關係。

廣州位於亞太地區的幾何中心位置,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自古以來它就是國際貿易的主要港口之一。在古羅馬時期,從廣州發船運送至地中海沿岸的絲綢是最貴重的商品之一。近30年來,廣州作為重要的船運、物流與貿易中心地位與日俱增。2016年,人口1400多萬的廣州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2800億美元。

報導稱,然而廣州並不滿足於它延續了幾百年的貿易中心的聲譽。

這個城市將網際網路和資訊技術所代表的現代化技術視為加速自身繼續發展的重要起點。由於它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和它的高度開放,廣州在尋求以技術為依託的發展方面在中國的大中城市中脫穎而出。

廣州在與外界接觸過程中對創新奉行開放原則,這在其向著“樞紐型網路城市”發展的戰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據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馬正勇說,

特別是在與白俄羅斯、紐西蘭、澳大利亞、英國和烏克蘭等國的技術創新交流與合作方面,廣州引入了專門的機制。

除美國外,廣州還計畫在以色列成立辦事處以促進科技方面的合作。

報導稱,通過將互聯網與傳統商貿業務相結合,廣州電子商務特別是跨境電子商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廣州市商務委員會主任陳傑說,2016年電子商務企業進出口總值達到22.1億美元,增長了1.2倍;網上商店的零售額達到95億美元,

比上年增長了20.7%。目前廣州在盡一切努力簡化程式,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並正在發展成為“中國的電子商務中心”。因此,廣州也有助於外國電子商務企業增大在中國這個巨大市場上的份額。

“鑒於中國居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對高品質的外國商品的需求增大,具有競爭力的外國產品在中國市場具有很大的潛力。這不僅推動了廣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廣州發展成為一個電子商務中心也為世界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陳傑說。(編譯/趙漣)

資料圖:市民在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內的風信子跨境商品直購體驗中心採購商品。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