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識別紅酸枝(花枝)和大紅酸枝,這是最簡單實用的一招!

識別容易混淆的木頭,對眼力好的老手來說,只憑經驗和印象,看一眼就能分的明白。

而對沒那麼多經驗的新手,或者是有臉盲症的朋友來說,就需要一些硬指標來判斷。

下面先介紹一下大紅酸枝和紅酸枝的概念及區別(已經了然於胸的可以略過這段直接往下段看)。

大紅酸枝

學名交趾黃檀,拉丁名: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

俗稱:大紅酸枝、老撾大紅酸枝、老紅木、紅木、紅枝、海紫檀、老撾紅酸枝。

主產于老撾、泰國、柬埔寨。

清中期以後進入國內,俗稱“紅木”,

後又稱“老紅木”,與海南黃花梨(降香黃檀)、小葉紫檀(檀香紫檀)並稱三大貢木。“紅木”及“紅木傢俱”的叫法就是由它而來。更多傢俱類專業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傢俱產業(jiajucy)瞭解!

紅酸枝

又稱花枝,學名巴里黃檀,拉丁名:Dalbergin bariensis Pierre。

俗稱 比較多:花酸枝、花枝、新紅木、紅酸枝、老撾紅酸枝、老撾酸枝、紫酸枝。

同為紅木國標中的黃檀屬、紅酸枝木類,有很多特徵相近。

氣幹密度也相近,普遍沉于水(巴里黃檀1.07~1.09 g/CM3,

交趾黃檀1.01~1.09 g/CM3)。

因此,曾有過商家把紅酸枝的傢俱直接當成大紅酸枝賣給了客戶。

如何識別?最常聽到的識別方法是:

一般情況下,花枝的底色比大紅酸枝要淺一些,一般為紅黃色至醬紅色,花枝的黒筋較細,一般沒有大紅酸枝那種粗大黒筋。

這些都是老手的經驗總結,確實非常到位。不過,新木友用起來還是有難度,特別是對有臉盲症的人來說,更難。

這裡介紹一個不要經驗、不要眼力的方法:雞翅紋

紅酸枝(巴里黃檀)

雞翅紋,因為看起來像雞翅膀上面層疊的羽毛,所以被稱為“雞翅紋”,也有一些人叫“魚鱗紋”、“山峰紋”。

紅酸枝(巴里黃檀)

雞翅紋,在紅酸枝(巴里黃檀)上經常有出現,而大紅酸枝則沒有這種紋理。

紅酸枝(巴里黃檀)

再來看一下成品,紅酸枝(巴里黃檀)上的雞翅紋:

紅酸枝(巴里黃檀)

只要仔細看,一般都可以找到:

紅酸枝(巴里黃檀)

而大紅酸枝上基本上沒有這種雞翅紋:

大紅酸枝(交趾黃檀)

放在一起對照一下:

紅酸枝(巴里黃檀)

而大紅酸枝上基本上沒有這種雞翅紋:

大紅酸枝(交趾黃檀)

放在一起對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