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孔子拒絕賣車安葬弟子顏回,他說:我是當官的,不能步行!

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他的儒家思想成為後世修身治國的一門學問,也是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影響著天下人千秋萬代。

孔子在當時就已經名滿天下,

猶如永夜中的照世明燈,令眾人嚮往追隨。孔子的教學理念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即是:無論什麼樣的人的都可以受到教育,但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孔子的弟子既有家庭富貴的人,也有家庭貧窮的人,而他們學成後,各有所長。

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其中孔子最器重的弟子當屬顏回,孔子對顏回的讚賞最多也最深。顏回安貧樂道,德行很高,卻不願做官,專注於學問。孔子說:“顏回是個賢人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地方,別人受不了這種窮苦,顏回卻不改學習的樂趣!”孔子又稱讚顏回說:“被任用就施展抱負,不被任用就隱居修身,只有我與你是這樣的人!”

顏回學習太刻苦,滿頭白髮,40歲時就死了。孔子為此悲痛,大哭說:“自從我有了顏回,門人和我更加親近。”

顏回的父親叫顏路,早年跟隨孔子學習,也是孔子的弟子。顏路家裡貧窮,顏回死了,他沒錢為兒子辦理喪葬之事,於是請求孔子賣掉馬車來安葬顏回。

孔子回應說:“不管有沒有才能,

就說說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吧。我兒孔鯉死了,他只有內棺而沒有外槨,我不能為他置辦外槨而賣掉馬車,從此只能步行。這是因為自從我當了官,就不可以在地上步行。”

孔子為何說自己不可以在地上步行呢?我認為在古代,尤其春秋時期,

士大夫很重視個人顏面形象和身份地位。孔子是沒落的貴族,做過官,而且名聲彰顯,出行乘坐馬車是高貴身份和德高望重的象徵,如果在地上步行,就和鄙陋的鄉野村夫一樣了,豈不辱沒了孔子的形象和身份?

作者附言:史事參考《論語》,《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流光簷下雨,盛世階上苔。簷雨墜珠,轉瞬千年時光。階苔行蟻,方寸世間萬象。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