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黑科技:蘇甯無人快遞車

根據蘇寧物流規劃,未來“臥龍一號”無人快遞車將在全國進駐1000家社區,為消費者提供智慧、準時、輕簡的社區服務。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華爾街見聞APP。

文|全天候科技 張少華

為了解決快遞“最後一公里”的配送難題,阿裡菜鳥、京東、蘇寧都開始加碼對無人快遞車的研發。

4月16日,蘇寧物流在南京測試了社區無人快遞車,印有蘇寧logo的黃色小車名叫“臥龍一號”。蘇甯方面介紹稱,相傳臥龍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被稱為中國最早的自動運輸工具,蘇甯物流無人車融合物聯網、雲計算、AI等新技術,旨在成為智慧零售時代的木牛流馬,因此將無人快遞車取名為“臥龍一號”。

從外觀來看,“臥龍一號”頭頂上有一個圓柱體形狀的裝置,這正是其核心部件——多線雷射雷達,通過多線雷射雷達+GPS+慣導等多感測器融合定位,就能開啟它的智慧化送貨之路。

雷射雷達好比是“臥龍一號”的眼睛,它會首先掃描出一張社區全景的三維地圖,

在地圖上標注每個建築物的詳細位置,地圖上的建築、樹木都清晰可見。有了地圖,結合GPS導航的資訊,無人快遞車就可以利用搭載人工智慧晶片的“大腦”自主分析出所在的位置以及目的地方位。

值得一提的是,“臥龍一號”是國內首個與電梯進行資訊交互送貨上門的無人車,它不僅可以實現從戶外到室內的無縫切換,解決了社區複雜場景的配送需要;還能實現惡劣天氣以及夜晚的24小時配送,

做到全天候的服務。 根據蘇寧物流規劃,未來“臥龍一號”將在全國進駐1000家社區,為消費者提供智慧、準時、輕簡的社區服務。

菜鳥、京東的無人快遞車

早在2016年9月,阿裡巴巴菜鳥旗下的ET物流實驗室就推出了第一代末端配送機器人——小G。菜鳥小G是一台全自動無人駕駛機器人,可以躲避人群、障礙,自主上下電梯,自動完成包裹的配送。

菜鳥小G在阿裡西溪園區為三萬名員工服務,將園區小郵局的包裹配送至員工工位,員工通過手機app簽收包裹,這讓小G積累了大量的運營資料和經驗。

2017年雙11期間,菜鳥相繼推出多款末端配送機器人,在浙大開放校區內進行了試運行。有網路上流傳的視頻顯示,

帶有菜鳥ET物流實驗室字樣的無人車在開放道路上行駛時,能識別紅綠燈、避讓拐彎車輛等,路上不時有摩托車穿過並行,對無人車的行駛也沒有影響。

菜鳥ET物流實驗室資深演算法專家、菜鳥小G“之父”陳俊波曾向南方都市報介紹稱:

菜鳥末端無人車面臨的是非常複雜的末端環境,道路更狹窄,人車混行逆行、人員圍觀等情況隨時出現,對車輛通過性要求更高。菜鳥或將很快量產這款無人車。隨著批量生產,無人車成本也將大為降低,真正實現用得起、用的上。

京東的無人快遞車去年6月出現在北京、西安、杭州等6所高校內,測試給學生們送快遞和外賣業務。

據悉,京東的大型無人快遞車一次性能送6件快遞,一次充電續航80公里。當工作人員把快遞放入無人車的存儲箱後,雲端就能自動識別並且在用戶端顯示出包裹狀態,還會給消費者手機發送短信提示取件。

菜鳥或將很快量產這款無人車。隨著批量生產,無人車成本也將大為降低,真正實現用得起、用的上。

京東的無人快遞車去年6月出現在北京、西安、杭州等6所高校內,測試給學生們送快遞和外賣業務。

據悉,京東的大型無人快遞車一次性能送6件快遞,一次充電續航80公里。當工作人員把快遞放入無人車的存儲箱後,雲端就能自動識別並且在用戶端顯示出包裹狀態,還會給消費者手機發送短信提示取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