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西這一天]第四期:壯族三月三廣西人嗨翻,大量珍貴老照片曝光

致親愛的網友粉絲

這一天,是昨日的熱血與青春

這一天,已書寫歷史

這一天,正孕育未來

溫暖與震憾

平凡或偉大

在回望裡,我們分享

在期許中,我們銘記

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廣西新聞網精心策劃推出獨家原創欄目《廣西這一天》,讓我們跟隨穿越甲子的記憶支點,觸摸時代脈搏,感知未來路向。今日推出第四期,歡迎大家關注、分享、轉發。

“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這一天,廣西人嗨翻了……

桃杏舒紅時,

又迎“壯族三月三”。趕圩對歌、拋繡球、搶花炮……這一天,壯族兒女“文”韜“武”略領風騷;這一天,廣西各民族載歌載舞慶佳節。

※ “壯族三月三”的“前世今生”

清朝汪森的《粵西叢載》卷十八中提到了廣西“壯族三月三”的盛況:“賓州(即今賓陽、上林一帶)羅奉嶺,去城七裡,春秋二社,士女畢集。男女未婚者,以歌詩相應和,自擇配偶。各以所執扇帕相博,謂之博扇。歸日,父母即與成禮。”

“壯族三月三”歌圩源遠流長,

早已深深紮根在廣西各族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根據自治區民委相關人士介紹,由於壯族等先民在上古時期沒有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字,人們通過易於掌握和便於記憶的韻律結構和歌唱形式,並按照約定俗成的聚會慣例及活動儀規進行思想交流,傳播民族文化知識。

歌圩發展到後來,不僅是青年男女唱歌傳情、結緣的活動,還有拋繡球、搶花炮、演壯劇、舞龍舞獅、鬥牛、鬥彩蛋等文體活動。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壯族三月三”歌圩活動重新回歸人們的視線,廣西各地城鎮居民逐步開展一些較為常見的“壯族三月三”山歌對唱活動。對歌臺上,青年男女普遍穿著當時流行的“時裝”賽歌。

1984年,廣西開始籌備第一屆“壯族三月三”歌節,當年4月3日,歌節在南寧市人民公園隆重舉行,共有來自南寧、百色等地的482名歌手,以及5000多名各界群眾參加了活動。當年,郵政部門甚至為此發行了紀念日戳卡,如今已成為集郵界珍品。此後,“壯族三月三”歌節陸續在桂林、柳州等市舉辦,最後固定落址南寧,並成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前身。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後地方經濟的發展,麥克風、卡帶收錄機等電音設備開始進入城鎮居民的生活,被運用到“壯族三月三”歌圩,彩色照相機也開始使用,這些科技產品的出現,記錄著“壯族三月三”歌圩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

2014年,自治區政府作出決定:“壯族三月三”是我區少數民族習慣節日,從2014年開始,“壯族三月三”傳統節日首次設為全區公眾假日。據2014年統計,全區12個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萬人每年採取不同方式歡度“壯族三月三”,占全區總人口的54%。

如今,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統籌部署“壯族三月三”傳統節日各種活動的開展,廣西各族人民共同參與,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壯族三月三”已發展成為廣西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臺,成為各族人民共用共樂的精神家園。

(據2014年01月09日廣西日報 、2014年03月31日南國早報、2017年04月05日廣西日報)

※廣西“壯族三月三”傳統民俗豐富多彩

“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廣西壯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的傳統節日。每逢這天,全區各地的群眾都會共同歡度佳節,在這一天裡,人們會相約一起看壯戲、拋繡球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和遊戲,常讓眾人流連忘返。

※習俗節目

壯族歌圩

山歌是最具壯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古往今來深受百姓喜愛。壯家人通過山歌來記錄歷史、描繪生活、傳情達意等,只要山歌聲一響,壯家人就會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唱對應答,因而形成了十分獨特的壯族“歌圩”。目前,“壯族三月三”歌圩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壯族三月三”歌圩商標獲得了國家工商局的正式授權;武鳴被文化部確定為中國壯鄉文化研究保護基地,獲得“中國歌圩文化之鄉”“全國文化先進縣”等榮譽。

(據2017年3月9日廣西新聞網)

竹竿舞

竹竿舞這一舞蹈盛行於多個民族,如壯族、京族、瑤族、佤族等,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語意為“跳柴”,“跳柴”原是黎族一種古老的祭祀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跳柴習俗已經在壯族人民中傳播開來,並且發生演變。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漸消失,它已成為一種既是文化娛樂,又是體育健身的活動,每逢“壯族三月三”佳節,青年男女憑藉跳竹竿活動,尋找“搭檔”,架設“鵲橋”,建立情誼。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苗族鬥馬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鬥馬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郁,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人以馬為樂,馬為情而鬥”。融水苗族自治縣最初的鬥馬其實並非單純的娛樂活動,而是作為一種婚姻裁決舉行的。在苗寨裡,如果幾個後生都同時愛上了同一個姑娘,姑娘不知道選擇誰作為自己的伴侶,這時候,苗王就會組織鬥馬比賽,看哪個後生養的馬鬥贏了,姑娘就嫁給誰。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原來那種對婚姻裁決作用的鬥馬活動,逐漸變成了今天群眾性的節日娛樂比賽活動。現在,每年“壯族三月三”都少不了鬥馬活動。這種充滿民族古樸風情的鬥馬活動,現在也成為了融水旅遊的重點項目。

(據2016年3月17日廣西新聞網)

侗族鬥牛

鬥牛是三江侗族自治縣每年“壯族三月三”系列活動的保留節目,極具人氣。在侗鄉鳥巢鬥牛場,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遊客,見證了重量級“牛王”的誕生。

(據2016年4月12日南國今報)

搶花炮

在“壯族三月三”眾多活動中,有著“東方橄欖球”美稱的搶花炮比賽掀起了歌圩高☆禁☆潮。搶花炮比賽,是侗族、壯族和仫佬族等少數民族一項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傳統體育活動。搶得花炮者,象徵人財興旺、五穀豐登,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比賽一開始,參賽隊員們就開始了激烈的爭奪,隨著比賽的深入,對抗競爭的激烈程度有增無減。進攻一方隊員紛紛利用傳遞、掩護、假運動、奔跑等方法,力圖攻進對方炮臺區。而防守隊員則使出攔截、阻擋、追趕、摟抱、搶截等招數,搶到花炮和阻止持花炮運動員前進。兩隊精彩競爭,贏得了圍觀群眾陣陣掌聲。

(據2007年4月19日廣西新聞網)

祭祀

靖西、德保、那坡等地的“壯族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為主。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陸曉芹稱,在“三月三”當天,這幾個地方的人會起個大早,帶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墳,到了中午,會選擇在某一個祖墳前聚餐,“這種聚餐的方式是很融洽的,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家族感。”陸曉芹說。在飲食方面,當地的糯米飯既有四色也有五色,一些村屯會有在每碗糯米飯上面放一個煎雞蛋的習俗。

(據2017年03月27日當代生活報)

拋繡球

人們在茶餘飯後,互相拋接繡球以娛樂身心,後來逐步演變成為壯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方式。每年“壯族三月三”拋球球活動頗為精彩,在歌圩中男女青年相邀聚集在地頭、河畔,他們分成男女兩方,拉開適當距離,互相引吭高歌,用歌聲來表達問候和增進瞭解,對歌有問有答,姑娘們可將手中的繡球向意中人拋去,小夥子接住繡球後,將它欣賞一番後,又向姑娘拋回去。經過數次往返拋接,如果小夥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在繡球上系上自己的小禮物(例如銀首飾或錢袋),拋回饋贈女方,饋贈愈重說明小夥子對姑娘情意愈深。姑娘接住小夥子的禮物時,若收下,就說明她接受了小夥子的追求。這時,兩人或繼續對歌表達情意,或相約到僻靜處聚會。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演壯戲

壯戲,又稱壯劇,是在壯族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雜耍技藝的基礎上形成的舞臺表演藝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主要流行於左江、右江流域。按表演風格的不同大體可分為南路壯戲、北路壯戲和壯師戲(即壯族師公戲,又稱壯師劇)三種類型。據介紹,演壯劇已經成為“壯族三月三”民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活動,壯族人之所以迷戀於壯戲,是因為除了戲的內容吸引人外,祈求平安、豐收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撞彩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撞彩蛋”,這是老少皆宜的趣味項目。在“壯族三月三”節慶期間,各家各戶精選出雞蛋,煮熟之後用各種顏料上色,其中大部分以紅色為主,因為紅色代表著紅紅火火的好兆頭。小孩們會將彩蛋掛在身上,在外出遊玩時,碰見相同掛彩蛋的夥伴,便可以玩起“撞彩蛋”的遊戲,將兩隻雞蛋對碰,沒有裂痕的一方則為勝者,在民間,成功撞破彩蛋的人寓意著撞到好彩頭。

(據2017年3月27日當代生活報)

板鞋比賽

板鞋比賽是一項壯族運動,起源於明代。相傳明代倭寇侵擾我國沿海地帶,廣西百色地區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瓦氏夫人為了讓士兵步調一致,令3名士兵穿上一副長板鞋齊跑。長期如此訓練,士兵的素質提高了,鬥志高漲,所向披靡,打敗了倭寇。後來南丹那地州壯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練兵方法,開展3人板鞋競技活動自娛自樂,挖掘了這項民間體育活動。板鞋比賽即是將同組隊員的左腳和右腳分別固定在兩條長木板上,然後在規定賽程內比賽前進的速度,最先到達終點的奪冠。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壯族三月三”特色美食

過節美食必不可少。廣西人的“壯族三月三”,不僅有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特色美食也格外挑動人的味蕾。

五色糯米飯

在“壯族三月三”節慶開始前,家家戶戶都會選出優質的糯米,用不同草藥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後蒸熟,即為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除了象徵著五穀豐登、幸福吉祥外,因為五種顏色代表著陰陽五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用於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莊稼豐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體寒氣最重的時候,而五色糯米飯有驅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適當進食一些五色糯米飯,有利於驅趕身體內的寒意。

(據2017年3月27日當代生活報)

艾葉糍粑

清明前後,是艾草生長茂盛且最為鮮嫩的時節,由於農曆“三月三”與清明節靠近,艾葉糍粑也成了“壯族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竹筒飯

竹筒飯是把大米和水放到竹子的節中,密封後烤熟。做出來的米飯香氣飄逸,柔韌爽口,更能保持竹子的香味。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手工藝品

壯錦

壯錦是壯族婦女精美的獨創的手工藝品。它用素色棉紗為經,五彩絲線為緯交織而成的。主要產地是廣西忻城、賓陽、靖西等縣。壯錦曾與歷史上又名的宋錦、蜀錦和雲錦一起,並稱中國的四大名錦。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繡球

繡球是廣西壯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繡球大多為12瓣,以紅、黃、綠三色做底色,每瓣繡上各式吉祥物,如梅、蘭、菊、竹等花卉圖案或春燕、龍、鳳等。廣西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繡球內包有豆粟、棉花籽或穀物等農作物種子,這除了使繡球有一定的重量便於拋擲外,更深層的意義是——繡球為“吉祥之物”。“壯族三月三”歌節正是春播時節,拋繡球也寓意著 “五穀豐登”;同時,繡球作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也蘊含“生育興旺”之意。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壯族三月三”歌圩活動重新回歸人們的視線,廣西各地城鎮居民逐步開展一些較為常見的“壯族三月三”山歌對唱活動。對歌臺上,青年男女普遍穿著當時流行的“時裝”賽歌。

1984年,廣西開始籌備第一屆“壯族三月三”歌節,當年4月3日,歌節在南寧市人民公園隆重舉行,共有來自南寧、百色等地的482名歌手,以及5000多名各界群眾參加了活動。當年,郵政部門甚至為此發行了紀念日戳卡,如今已成為集郵界珍品。此後,“壯族三月三”歌節陸續在桂林、柳州等市舉辦,最後固定落址南寧,並成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前身。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後地方經濟的發展,麥克風、卡帶收錄機等電音設備開始進入城鎮居民的生活,被運用到“壯族三月三”歌圩,彩色照相機也開始使用,這些科技產品的出現,記錄著“壯族三月三”歌圩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

2014年,自治區政府作出決定:“壯族三月三”是我區少數民族習慣節日,從2014年開始,“壯族三月三”傳統節日首次設為全區公眾假日。據2014年統計,全區12個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萬人每年採取不同方式歡度“壯族三月三”,占全區總人口的54%。

如今,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統籌部署“壯族三月三”傳統節日各種活動的開展,廣西各族人民共同參與,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壯族三月三”已發展成為廣西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臺,成為各族人民共用共樂的精神家園。

(據2014年01月09日廣西日報 、2014年03月31日南國早報、2017年04月05日廣西日報)

※廣西“壯族三月三”傳統民俗豐富多彩

“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廣西壯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的傳統節日。每逢這天,全區各地的群眾都會共同歡度佳節,在這一天裡,人們會相約一起看壯戲、拋繡球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和遊戲,常讓眾人流連忘返。

※習俗節目

壯族歌圩

山歌是最具壯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古往今來深受百姓喜愛。壯家人通過山歌來記錄歷史、描繪生活、傳情達意等,只要山歌聲一響,壯家人就會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唱對應答,因而形成了十分獨特的壯族“歌圩”。目前,“壯族三月三”歌圩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壯族三月三”歌圩商標獲得了國家工商局的正式授權;武鳴被文化部確定為中國壯鄉文化研究保護基地,獲得“中國歌圩文化之鄉”“全國文化先進縣”等榮譽。

(據2017年3月9日廣西新聞網)

竹竿舞

竹竿舞這一舞蹈盛行於多個民族,如壯族、京族、瑤族、佤族等,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語意為“跳柴”,“跳柴”原是黎族一種古老的祭祀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跳柴習俗已經在壯族人民中傳播開來,並且發生演變。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漸消失,它已成為一種既是文化娛樂,又是體育健身的活動,每逢“壯族三月三”佳節,青年男女憑藉跳竹竿活動,尋找“搭檔”,架設“鵲橋”,建立情誼。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苗族鬥馬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鬥馬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郁,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人以馬為樂,馬為情而鬥”。融水苗族自治縣最初的鬥馬其實並非單純的娛樂活動,而是作為一種婚姻裁決舉行的。在苗寨裡,如果幾個後生都同時愛上了同一個姑娘,姑娘不知道選擇誰作為自己的伴侶,這時候,苗王就會組織鬥馬比賽,看哪個後生養的馬鬥贏了,姑娘就嫁給誰。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原來那種對婚姻裁決作用的鬥馬活動,逐漸變成了今天群眾性的節日娛樂比賽活動。現在,每年“壯族三月三”都少不了鬥馬活動。這種充滿民族古樸風情的鬥馬活動,現在也成為了融水旅遊的重點項目。

(據2016年3月17日廣西新聞網)

侗族鬥牛

鬥牛是三江侗族自治縣每年“壯族三月三”系列活動的保留節目,極具人氣。在侗鄉鳥巢鬥牛場,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遊客,見證了重量級“牛王”的誕生。

(據2016年4月12日南國今報)

搶花炮

在“壯族三月三”眾多活動中,有著“東方橄欖球”美稱的搶花炮比賽掀起了歌圩高☆禁☆潮。搶花炮比賽,是侗族、壯族和仫佬族等少數民族一項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傳統體育活動。搶得花炮者,象徵人財興旺、五穀豐登,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比賽一開始,參賽隊員們就開始了激烈的爭奪,隨著比賽的深入,對抗競爭的激烈程度有增無減。進攻一方隊員紛紛利用傳遞、掩護、假運動、奔跑等方法,力圖攻進對方炮臺區。而防守隊員則使出攔截、阻擋、追趕、摟抱、搶截等招數,搶到花炮和阻止持花炮運動員前進。兩隊精彩競爭,贏得了圍觀群眾陣陣掌聲。

(據2007年4月19日廣西新聞網)

祭祀

靖西、德保、那坡等地的“壯族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為主。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陸曉芹稱,在“三月三”當天,這幾個地方的人會起個大早,帶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墳,到了中午,會選擇在某一個祖墳前聚餐,“這種聚餐的方式是很融洽的,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家族感。”陸曉芹說。在飲食方面,當地的糯米飯既有四色也有五色,一些村屯會有在每碗糯米飯上面放一個煎雞蛋的習俗。

(據2017年03月27日當代生活報)

拋繡球

人們在茶餘飯後,互相拋接繡球以娛樂身心,後來逐步演變成為壯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方式。每年“壯族三月三”拋球球活動頗為精彩,在歌圩中男女青年相邀聚集在地頭、河畔,他們分成男女兩方,拉開適當距離,互相引吭高歌,用歌聲來表達問候和增進瞭解,對歌有問有答,姑娘們可將手中的繡球向意中人拋去,小夥子接住繡球後,將它欣賞一番後,又向姑娘拋回去。經過數次往返拋接,如果小夥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在繡球上系上自己的小禮物(例如銀首飾或錢袋),拋回饋贈女方,饋贈愈重說明小夥子對姑娘情意愈深。姑娘接住小夥子的禮物時,若收下,就說明她接受了小夥子的追求。這時,兩人或繼續對歌表達情意,或相約到僻靜處聚會。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演壯戲

壯戲,又稱壯劇,是在壯族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雜耍技藝的基礎上形成的舞臺表演藝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主要流行於左江、右江流域。按表演風格的不同大體可分為南路壯戲、北路壯戲和壯師戲(即壯族師公戲,又稱壯師劇)三種類型。據介紹,演壯劇已經成為“壯族三月三”民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活動,壯族人之所以迷戀於壯戲,是因為除了戲的內容吸引人外,祈求平安、豐收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撞彩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撞彩蛋”,這是老少皆宜的趣味項目。在“壯族三月三”節慶期間,各家各戶精選出雞蛋,煮熟之後用各種顏料上色,其中大部分以紅色為主,因為紅色代表著紅紅火火的好兆頭。小孩們會將彩蛋掛在身上,在外出遊玩時,碰見相同掛彩蛋的夥伴,便可以玩起“撞彩蛋”的遊戲,將兩隻雞蛋對碰,沒有裂痕的一方則為勝者,在民間,成功撞破彩蛋的人寓意著撞到好彩頭。

(據2017年3月27日當代生活報)

板鞋比賽

板鞋比賽是一項壯族運動,起源於明代。相傳明代倭寇侵擾我國沿海地帶,廣西百色地區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瓦氏夫人為了讓士兵步調一致,令3名士兵穿上一副長板鞋齊跑。長期如此訓練,士兵的素質提高了,鬥志高漲,所向披靡,打敗了倭寇。後來南丹那地州壯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練兵方法,開展3人板鞋競技活動自娛自樂,挖掘了這項民間體育活動。板鞋比賽即是將同組隊員的左腳和右腳分別固定在兩條長木板上,然後在規定賽程內比賽前進的速度,最先到達終點的奪冠。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壯族三月三”特色美食

過節美食必不可少。廣西人的“壯族三月三”,不僅有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特色美食也格外挑動人的味蕾。

五色糯米飯

在“壯族三月三”節慶開始前,家家戶戶都會選出優質的糯米,用不同草藥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後蒸熟,即為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除了象徵著五穀豐登、幸福吉祥外,因為五種顏色代表著陰陽五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用於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莊稼豐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體寒氣最重的時候,而五色糯米飯有驅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適當進食一些五色糯米飯,有利於驅趕身體內的寒意。

(據2017年3月27日當代生活報)

艾葉糍粑

清明前後,是艾草生長茂盛且最為鮮嫩的時節,由於農曆“三月三”與清明節靠近,艾葉糍粑也成了“壯族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竹筒飯

竹筒飯是把大米和水放到竹子的節中,密封後烤熟。做出來的米飯香氣飄逸,柔韌爽口,更能保持竹子的香味。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手工藝品

壯錦

壯錦是壯族婦女精美的獨創的手工藝品。它用素色棉紗為經,五彩絲線為緯交織而成的。主要產地是廣西忻城、賓陽、靖西等縣。壯錦曾與歷史上又名的宋錦、蜀錦和雲錦一起,並稱中國的四大名錦。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

繡球

繡球是廣西壯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繡球大多為12瓣,以紅、黃、綠三色做底色,每瓣繡上各式吉祥物,如梅、蘭、菊、竹等花卉圖案或春燕、龍、鳳等。廣西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繡球內包有豆粟、棉花籽或穀物等農作物種子,這除了使繡球有一定的重量便於拋擲外,更深層的意義是——繡球為“吉祥之物”。“壯族三月三”歌節正是春播時節,拋繡球也寓意著 “五穀豐登”;同時,繡球作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也蘊含“生育興旺”之意。

(據2016年4月8日當代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