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平安、興業銀行跳水 券商資管砸盤被暫停交易

昨日下午兩點半後,中國平安、興業銀行在尾盤出現大筆賣單,

股價直線跳水。其中中國平安股價瞬間向下跌了4%,這個現象在一分鐘內完成,隨後又快速拉起,到收盤時股價下跌幅度收窄為0.5%。在中國平安剛剛結束砸盤動作,14點40分左右興業銀行緊跟著表演了相同的一幕,興業銀行盤中一分鐘內最大跌幅達到7%,到收盤時僅微跌了1.11%。上交所表示,某券商資管計畫帳戶大賣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導致異動,當日已暫停該帳戶交易。

【編輯推薦】

大藍籌瞬間“閃崩”

中國平安出現巨額賣單時點為14點37分,第一筆是14點37分36秒,賣出2.09萬手,賣出價格為36.16元/股,緊接著第二筆14點37分42秒,賣出2.47萬手,賣出價格降低到35元/股。兩筆共計股份達到456.71萬股。賣出金額為1.62億元。

興業銀行則是在14點40分,突然出現一單巨額賣單,達到7.74萬手,同時詭異的是,賣出價格為15元/股,和此前14點40分興業銀行16.07元/股的股價相差達到1.07元,是直接下降7個百分點的交易股價。

賣出總股數達到774萬股,賣出金額為1.16億元。

中國平安、興業銀行走勢圖顯示,這兩檔股票在“閃崩”之前均呈現橫盤走勢,二者日內成交額分別為23.9億元和16.96億元。

另外,記者注意到,中國平安、興業銀行昨日K線形態上留下了長長的下影線,人們一般稱之為“單針探底”。因兩隻個股均是上證50成分股,它們盤中的異動拋單,一度令上證50指數下跌近1%。

是程式化交易還是利益輸送?

如何看待藍籌盤中異動大賣單呢?深圳新里程董事長賴戌播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目前有幾種猜測:一是機構程式化交易引發的烏龍,當前市場程式化交易盛行,發生這種烏龍賣單的可能性還是蠻大的。第二,交易雙方存在利益輸送嫌疑,這需要交易所一線監管核查確認。

有業內人士認為,機構程式化交易,可能是誘發中國平安、興業銀行盤中“閃崩”的一個原因;同時,當前監管收緊,

某些資金選擇離場導致某些股票盤中“閃崩”。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出現這種情形有兩種可能性:第一,這兩家個股盤中突然出現這種砸盤方式存在著“送禮”可能性,也就是所謂的“老鼠倉”,讓對方買家提前在低位掛好單子,盤中突然砸盤讓其成交,從而讓買方獲利的行為,這是屬於明顯赤裸裸的暗箱交易現象;第二,如果按照單針探底去分析,通常是資金在拉升股價之前的一種對底下承接力量的一種試探行為,

假如真是這樣的話,那麼12日的這兩筆盤中閃崩就是正常的交易,對股價的趨勢並不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兩檔股票盤中異動對市場趨勢會不會產生不利影響?正是因為這兩隻權重股盤中的異常波動,導致了指數在尾盤出現比較大的動盪,不過從市場博弈的角度看,這些都無法把指數帶向不利的方向。因為在這兩個股票對指數造成異動的時候,其餘的部分藍籌股卻在護盤,比如尾盤工商銀行和中國石油分別快速上拉1%,使得指數的跌幅迅速收窄。

某券商資管計畫帳戶異動

值得注意的是,4月12日,上交所就此發佈了關於“中國平安”、“興業銀行”股票盤中異動的情況說明。上交所雖未公開兩檔股票異動的背後原因,但機構資金大手筆甩賣卻是不爭的事實。

上交所表示,關注到某券商資管計畫帳戶在下午14點28分左右,集中大量賣出中國平安及興業銀行股票,導致其股價快速下跌。對前述異常交易行為,上交所立即暫停了相關帳戶當日交易,並將約談該券商負責人,進一步核查相關情況。上交所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行為的合規性,共同維護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

深圳商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其餘的部分藍籌股卻在護盤,比如尾盤工商銀行和中國石油分別快速上拉1%,使得指數的跌幅迅速收窄。

某券商資管計畫帳戶異動

值得注意的是,4月12日,上交所就此發佈了關於“中國平安”、“興業銀行”股票盤中異動的情況說明。上交所雖未公開兩檔股票異動的背後原因,但機構資金大手筆甩賣卻是不爭的事實。

上交所表示,關注到某券商資管計畫帳戶在下午14點28分左右,集中大量賣出中國平安及興業銀行股票,導致其股價快速下跌。對前述異常交易行為,上交所立即暫停了相關帳戶當日交易,並將約談該券商負責人,進一步核查相關情況。上交所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行為的合規性,共同維護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

深圳商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