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掌上明珠”百日記

活潑可愛的圓圓,現在的身體指標均正常。

剛出生的圓圓只比成人手掌大一點兒

在重症監護室救治69天后,體重增至2.66公斤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滿元 通訊員長醫宣

今天,

女嬰圓圓滿100天了!為此,爸爸媽媽特意把她從東莞長安接回了梅州老家,與親戚們一起慶賀,為她送上祝福。

1月9日,在東莞長安醫院出生的圓圓是個極早產女嬰,只有27周多。她出生時體重只有1.05千克,身長只有38釐米,與一個成人的手掌大小相當。醫護人員把她視為“掌上明珠”,對她全力救治並悉心呵護,讓她成功渡過了“呼吸關、餵養關、感染關”等多道人生險關……

如今,出生百天的她,

體重已有4公斤,各項身體指標均正常。

“女兒真是一個堅強的生命啊!儘管為了她,我們家‘債臺高築’,但是,每當看到她的笑臉時,心中就是一個字‘值’!”圓圓的母親陳柳發自內心地感歎。

“小不點”變得健康可愛 媽媽苦盡甘來露笑顏

昨天上午,身在梅州接受記者採訪的陳柳,首先發來一段剛剛拍攝的關於女兒的小視頻。視頻中的圓圓非常可愛,嫩嫩的皮膚,大大的眼睛,不時露出開心的笑容。

此時的她,已跟同齡的小寶寶並無太大差異了。

“每當看見女兒的笑臉時,作為母親的我內心都特別開心和幸福!”圓圓的母親陳柳笑著說,這種苦盡甘來的心情,也許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

陳柳今年39歲,是高齡產婦,大女兒已經13歲,她在懷上圓圓之前曾多次懷孕,但均不幸流產了。正因為如此,雖然預產期在4月5日,1月7日感覺肚子有些不適的陳柳連忙前往長安醫院就診。

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在醫院住院接受保胎治療。1月9日早上8時,一陣疼痛,陳柳順利產下了女兒圓圓。

“女兒只有27周+5天,是個極早產嬰兒,各種器官發育仍不成熟……”陳柳說,當時她都不敢想女兒成活的幾率有多大。

女兒被馬上送往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救治。“作為母親,由於太擔心,一直都不敢去看她……”說到這裡,陳柳有些自責,直到第4天,在丈夫的鼓勵下,她才前往探視。

當她第一次見到女兒,

發現她的情況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般嚴重,心情才平靜了些,但是她看到女兒身上插滿各種管時,還是禁不住哭了起來。

在醫護人員的悉心呵護下,女兒一天天成長了起來。圓圓出生第69天,醫生表示,孩子的體重已經增長至2.66公斤,可以正常進食,達到出院標準了。當時,她和丈夫都非常感動:“女兒真是個堅強的寶寶啊!”

“如果不是當今醫學發達,還有醫護人員高超的醫術和悉心呵護,我們真的不敢想圓圓現在會是什麼樣子……”陳柳說,女兒出院當天,她和丈夫贈送了一面錦旗給長安醫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謝謝醫護人員給了女兒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美好的未來。

陳柳還告訴記者,目前,所有的檢查結果顯示,女兒的各項身體指標都是正常的。“現在女兒的體重已有8斤重了,每天要喝八九次奶,一次可以喝90毫升,如正常出生的孩子一樣。”陳柳說,圓圓是女兒的小名,寓意她經歷過這次人生“劫難”後,與家人永遠團團圓圓。

醫護人員悉心呵護 頑強女嬰勇闖難關

昨天上午,記者在長安醫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見到了救治圓圓的醫護人員。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主任陳春明說:“從醫這些年,我們很少見到胎齡如此小的極早產兒,體重只有1.05千克,只比成年人手掌大一點。”

陳春明說,圓圓轉入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後,立即被列為特級護理對象。經檢查,發現圓圓各器官發育不成熟,出現了新生兒肺炎、凝血功能障礙、新生兒低血糖、早產兒貧血、呼吸性酸中毒、低鈣血症、卵圓孔未閉等多種併發症。“要從‘死神’手中搶回這樣一位超低出生體重的極早產兒,需要衝過呼吸關、餵養關、感染關等重重關卡。”陳春明說。

由於圓圓的腸胃發育不成熟,餵養問題成了其成長的重中之重。“這既當護士又當媽的角色,對於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醫護人員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護士莫惠蓮介紹說,正常出生的嬰兒,一次奶量30~50毫升,可對於圓圓來說,只能留置胃管來進行餵養。最初,一次只能0.2毫升、0.3毫升地喂,喂的同時,還得通過胃管來觀察喂入的食物消化狀況,以判斷是否需要加減食量。“這樣餵奶,不僅需要護士的細心和耐心,還需要愛心。”莫惠蓮說,可喜的是,圓圓的消化狀況逐步得到改善,體重也逐步增加。

醫生護士們除了正常的醫療護理以外,還要給寶寶以情感上、精神上的關愛,跟她說話,抱抱、拍拍、為她唱歌。

“圓圓的生命力很強,我們做醫生的都擔心,但她總是一次次地給我們驚喜,過五關斬六將!”圓圓的管床醫師黃珍珠告訴記者,其實,圓圓一次次闖過難關,也是對醫護人員一次又一次的鼓勵!

我們真的不敢想圓圓現在會是什麼樣子……”陳柳說,女兒出院當天,她和丈夫贈送了一面錦旗給長安醫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謝謝醫護人員給了女兒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美好的未來。

陳柳還告訴記者,目前,所有的檢查結果顯示,女兒的各項身體指標都是正常的。“現在女兒的體重已有8斤重了,每天要喝八九次奶,一次可以喝90毫升,如正常出生的孩子一樣。”陳柳說,圓圓是女兒的小名,寓意她經歷過這次人生“劫難”後,與家人永遠團團圓圓。

醫護人員悉心呵護 頑強女嬰勇闖難關

昨天上午,記者在長安醫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見到了救治圓圓的醫護人員。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主任陳春明說:“從醫這些年,我們很少見到胎齡如此小的極早產兒,體重只有1.05千克,只比成年人手掌大一點。”

陳春明說,圓圓轉入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後,立即被列為特級護理對象。經檢查,發現圓圓各器官發育不成熟,出現了新生兒肺炎、凝血功能障礙、新生兒低血糖、早產兒貧血、呼吸性酸中毒、低鈣血症、卵圓孔未閉等多種併發症。“要從‘死神’手中搶回這樣一位超低出生體重的極早產兒,需要衝過呼吸關、餵養關、感染關等重重關卡。”陳春明說。

由於圓圓的腸胃發育不成熟,餵養問題成了其成長的重中之重。“這既當護士又當媽的角色,對於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醫護人員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護士莫惠蓮介紹說,正常出生的嬰兒,一次奶量30~50毫升,可對於圓圓來說,只能留置胃管來進行餵養。最初,一次只能0.2毫升、0.3毫升地喂,喂的同時,還得通過胃管來觀察喂入的食物消化狀況,以判斷是否需要加減食量。“這樣餵奶,不僅需要護士的細心和耐心,還需要愛心。”莫惠蓮說,可喜的是,圓圓的消化狀況逐步得到改善,體重也逐步增加。

醫生護士們除了正常的醫療護理以外,還要給寶寶以情感上、精神上的關愛,跟她說話,抱抱、拍拍、為她唱歌。

“圓圓的生命力很強,我們做醫生的都擔心,但她總是一次次地給我們驚喜,過五關斬六將!”圓圓的管床醫師黃珍珠告訴記者,其實,圓圓一次次闖過難關,也是對醫護人員一次又一次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