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際醫訊——關愛健康公益活動系列報導七:牙齒健康零距離

3月28日,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義診醫療隊來到振興區湯池鎮復興村,為村民進行健康義診,幫助廣大村民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及時作出行之有效的保健計畫和干預措施。

本次義診受到當地村民的熱烈歡迎,

很多中老年人早早的就在現場排起了長隊伍。義診醫療隊的醫護人員耐心細緻的幫助村民量血壓、血糖、測心電圖,進行婦科篩查、肛腸篩查、中醫針灸把脈、口腔檢查及用藥諮詢與健康指導等等。同時,根據檢查結果,為村民們制定健康調理方案,提升大家的健康衛生習慣。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這句話後半句描述的牙疼症狀非常形象,但是前半句卻誤導了很多人,因為牙齒的健康、口腔的健康與全身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口腔疾病可以造成全身的細菌感染,還與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密切相關,甚至可導致孕婦的胎兒早產。

前來參加義診的村民周大媽,一邊捂著臉,

一邊向醫護人員表達謝意。原來周大媽前兩天開始牙痛,由於最近開始農忙沒時間去看醫生,她一直靠止痛藥來緩解疼痛。經檢查周大媽僅有三處蛀牙,發生疼痛的牙齒與她最近吃甜食並沒有及時漱口有關。口腔專家叮囑周大媽一定要勤刷牙,少吃甜食,並建議周大媽儘快進行牙齒修補。“謝謝國際醫療部的醫生們,你們真的很專業,不僅幫我找出問題,還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議方法,
真的對我們有太大的幫助了!”檢查完牙齒,周大媽說。

村民牛大伯向醫生諮詢,“我今年69歲了,年輕的時候掉了兩顆牙齒,我想把牙齒補上,不知道什麼方法能更好一些?現在老了,就剩吃飯的樂趣了。不想吃飯的時候,這個吃不了,那個咬不動。”義診專家為牛大伯詳細檢查了口腔,並為他介紹了目前針對缺牙的幾種治療方式,針對他感興趣的種植牙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講解。

口腔專家介紹,牙齒缺失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咀嚼功能的喪失,將影響正常進食與營養的吸收,還可引起消化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給老年的晚年生活造成極大痛苦和不便。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口腔種植學迅速發展並成熟,種植牙作為一種與天然牙功能、結構以及美觀效果十分相似的修復方式,已經成為口腔醫學界和缺牙患者的首選。

“這次義診對我們老百姓幫助太大了!讓我們對身體健康有了更加透徹的瞭解!尤其是口腔方面,

比如以前我刷牙都是草草了事,這次我知道了刷牙不能橫著刷要豎著刷,真的是為我們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感謝國際醫療部!”牛大伯感激的說。

國際醫療部自組建以來,一直踐行公益,讓市民享受實實在在的志願服務。今後義診醫療隊會繼續深入社區、鄉鎮、企業等開展系列義診活動,為江城百姓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提高大家的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水準。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關注“丹東市第一醫院國際部”官方號

一直踐行公益,讓市民享受實實在在的志願服務。今後義診醫療隊會繼續深入社區、鄉鎮、企業等開展系列義診活動,為江城百姓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提高大家的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水準。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關注“丹東市第一醫院國際部”官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