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再對敘利亞軍事打擊,俄羅斯直指是侵略!中方剛剛這樣說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3日晚宣佈,已下令美軍聯合英國、法國對敘利亞軍事設施進行“精准打擊”,以作為對日前敘東古塔地區發生“化學武器襲擊”的回應。敘方已對“來自三國的侵略作出回應”,

攔截了13枚導彈。

美方稱已掌握敘政府“化武襲擊”證據

特朗普在當地時間13日晚9時發表電視講話說,他剛剛下令美軍對與敘利亞政府相關的化武設施進行精准打擊。特朗普說,美軍針對敘利亞政府的打擊將會持續下去。特朗普還在講話中指責俄羅斯和伊朗支持敘政府,也應對“化武襲擊”負責。

敘利亞稱發起反擊 擊落13枚導彈

據半島電視臺援引敘利亞國家電視臺稱,敘利亞已經對美國、英國、法國的空襲進行了反擊。敘利亞國家電視臺指出,在遭受轟炸後,敘利亞防空部隊發起了反擊,並在大馬士革南部地區擊落13枚導彈。

東古塔地區是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在敘首都大馬士革周邊的最後據點。此前,

敘反政府武裝多次指責政府軍在該地區使用化學武器,但是這種指責均遭敘利亞政府方面否認。

敘利亞外交部當天發表聲明說,敘政府強烈譴責美國、英國和法國當天對敘發動導彈襲擊,這一襲擊再次表明美英法對國際法的蔑視,此舉將加劇世界緊張局勢、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敘政府還敦促國際社會譴責美英法對敘的此次襲擊。

各方表態

俄羅斯:威脅俄安全 俄方不會坐視不管

當地時間14日,普京就美英法對敘利亞“精准軍事打擊”發表聲明,稱這是一次侵略的行動,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任何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的證據,這一行為會對中東局勢造成嚴重影響。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對敘利亞的空襲沒有經過聯合國安理會授權,

違反了國際法,俄羅斯將呼籲聯合國安理會針對敘利亞襲擊一事召開緊急會議。

據央視新聞報導,俄羅斯杜馬官員表示,俄方對美英法三國發動的軍事打擊表示強烈反對,這不僅嚴重違反國際準則,而且是對一個主權國家赤裸裸的侵犯,直接威脅到了俄羅斯安全。俄羅斯作為一個核大國,不會坐視不管。

俄羅斯駐美使館也稱:“我們被威脅了。我們警告,

這樣的行動不會沒有後果。所有責任歸於華盛頓、倫敦和巴黎。對俄羅斯總統的侮辱是不可接受、不能被承認的。美國擁有最大的化學武器庫,沒有任何責難其他國家的道德權利。”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弗拉基米爾•賈巴羅夫表示,美國決定在國際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工作人員展開相關調查之前進行打擊,說明華盛頓試圖毀滅相關痕跡。他表示,美國以空襲的形式毀滅了相關證據。美國千方百計地想使人相信,他們轟炸的目標內曾經使用過化武,但是發生了空襲,什麼都找不到。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保持克制

紐約當地時間14日淩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新聞發言人發表聲明說,安理會對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負有主要責任,他呼籲保持克制,避免任何可能使局勢升級和加劇敘利亞人民痛苦的行為。

新華社評論:軍事打擊意在震懾與安撫

據新華社,有分析指出,西方國家發起此次襲擊,既為震懾地區博弈對手,也為安撫中東盟友,但不足以改變敘利亞及中東地區政治、軍事形勢發展趨勢。一方面,美國此次震懾的目標也十分明確。特朗普在宣佈發動襲擊的講話中,點名批評俄羅斯和伊朗,要求停止支持敘利亞政府。另一方面,近年來,俄羅斯強勢回歸中東地區,加上伊朗地區影響力顯著提升,令美國的中東地區盟友感到壓力並遊說美國增加對中東地區的投入。美方也希望借助此次軍事行動,明確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安撫沙特、以色列等地區盟友。在關於此次軍事打擊的講話中,特朗普也表示,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卡達、埃及等地區盟友正在加強合作,共同防止伊朗從地區亂局中“獲利”。

俄美等國在中東的矛盾或激化

分析認為,此次對敘實施精准打擊雖不足以扭轉敘利亞戰局,但也表現出中東地區博弈形勢有所加劇。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專家陳宇認為,隨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這一“共同敵人”的敗退,俄美等國在中東的矛盾可能激化。他認為,敘利亞國內各勢力盤根錯節,牽涉的國際力量包括俄羅斯、美國、土耳其、伊朗、沙特、以色列、約旦等,現階段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努力正在進入“深水區”。

央視評論指出,美國希望通過軍事行動對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支持,迫使俄羅斯做出妥協,轉變美目前在中東處於相對劣勢的局面。與俄羅斯進行大規模軍事對決不符合美國總體利益。點到為止,見好就收,進行觀察後再做考慮。

“敘利亞戰爭”怎麼走?看普京!

對於未來局勢如何發展,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表示,“未來局勢發展存在逐漸升級或降級的可能性,主要因素是俄羅斯的反應。”如果俄羅斯對此空襲做出強烈反應,未來局勢就很可能轉變為超越敘利亞領土之外大國之間的激烈鬥爭。

美國千方百計地想使人相信,他們轟炸的目標內曾經使用過化武,但是發生了空襲,什麼都找不到。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保持克制

紐約當地時間14日淩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新聞發言人發表聲明說,安理會對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負有主要責任,他呼籲保持克制,避免任何可能使局勢升級和加劇敘利亞人民痛苦的行為。

新華社評論:軍事打擊意在震懾與安撫

據新華社,有分析指出,西方國家發起此次襲擊,既為震懾地區博弈對手,也為安撫中東盟友,但不足以改變敘利亞及中東地區政治、軍事形勢發展趨勢。一方面,美國此次震懾的目標也十分明確。特朗普在宣佈發動襲擊的講話中,點名批評俄羅斯和伊朗,要求停止支持敘利亞政府。另一方面,近年來,俄羅斯強勢回歸中東地區,加上伊朗地區影響力顯著提升,令美國的中東地區盟友感到壓力並遊說美國增加對中東地區的投入。美方也希望借助此次軍事行動,明確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安撫沙特、以色列等地區盟友。在關於此次軍事打擊的講話中,特朗普也表示,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卡達、埃及等地區盟友正在加強合作,共同防止伊朗從地區亂局中“獲利”。

俄美等國在中東的矛盾或激化

分析認為,此次對敘實施精准打擊雖不足以扭轉敘利亞戰局,但也表現出中東地區博弈形勢有所加劇。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專家陳宇認為,隨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這一“共同敵人”的敗退,俄美等國在中東的矛盾可能激化。他認為,敘利亞國內各勢力盤根錯節,牽涉的國際力量包括俄羅斯、美國、土耳其、伊朗、沙特、以色列、約旦等,現階段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努力正在進入“深水區”。

央視評論指出,美國希望通過軍事行動對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支持,迫使俄羅斯做出妥協,轉變美目前在中東處於相對劣勢的局面。與俄羅斯進行大規模軍事對決不符合美國總體利益。點到為止,見好就收,進行觀察後再做考慮。

“敘利亞戰爭”怎麼走?看普京!

對於未來局勢如何發展,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表示,“未來局勢發展存在逐漸升級或降級的可能性,主要因素是俄羅斯的反應。”如果俄羅斯對此空襲做出強烈反應,未來局勢就很可能轉變為超越敘利亞領土之外大國之間的激烈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