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正式對公眾開放啦!76件“國家寶藏”,還有乾隆用過的宮廷用品,都在玉林博物館!

文物來了

4月15日,由南京博物院與玉林市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禧·福——南京博物院藏吉祥文物特展”在玉林市博物館正式開展,對公眾免費開放,成為玉林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件喜事、盛事。

此次展覽展出南京博物院精挑細選的文物精品共76件,從生活、藝術、民俗多視角展示趨吉納福、平安祥瑞的文化內涵,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表達了人們對幸福吉祥的企盼,對小康社會生活的嚮往。本次展覽分為洪福齊天、松鹿延年、壽比南山、喜氣洋洋、財源廣進、吉祥如意6部分來展示,展期3個月,一直延續到今年7月15日。

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國家寶藏

今年2月4日,央視綜藝頻道(CCTV-3)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九期節目中,

南京博物院甄選的3件藏品精美絕倫,令觀眾隔著螢幕都歎為觀止。而今,玉林市民不必舟車勞頓跑到南京,在家門口就可以欣賞到南京博物院的“國家寶藏”。

“南京博物院藏吉祥文物千里迢迢從南京來到玉林展覽,這是頭一回,是很難得的一個機會,所以就算今天早上又下雨、路又遠,我還是要第一時間來看看。”4月15日上午,

在玉林市博物館“禧·福——南京博物院藏吉祥文物特展”展廳,容縣收藏家協會會長梁華漢對記者說道。

玉林市民還是第一次在家門口欣賞到這麼多珍貴文物,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禧·福”祝福玉林人民幸福安康

“禧”字有幸福、吉祥的寓意,“禧·福”則寓意吉祥如意、五福臨門。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吉祥一直是人們內心美好的願望。南京博物院精選院藏吉祥文物,特別策劃了“禧·福——南京博物院吉祥文物特展”,通過傳統的吉祥圖案、文物,傳遞吉祥如意、洪福齊天、松鹿延年、壽比南山、喜氣洋洋、財源廣進等美好的祝福,闡述趨吉納福、平安祥瑞的文化內涵,表達中國人對福澤祥瑞的期許和企盼,寄寓人們對和平安寧、祥瑞幸福生活的嚮往。

▼民國黃楊木雕如意。

清末紫檀木嵌銀絲如意。

▼清嘉慶年間的銅胎畫琺瑯瓜碟盤一對。

民國的銅琺瑯桃花紋瓶一對。

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王奇志說:“傳統文化中,有些事物本身就是吉祥物,如長命鎖、葫蘆、荷包、如意等,還有一些瑞果、瑞獸紋等也有吉祥如意的意思。今年正逢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展期又正好碰上廣西傳統節日壯族“三月三”,都帶著喜慶的氛圍,所以我們就挑了‘禧·福’這個吉祥題材,從院藏40多萬件文物中精心挑選了這76件隱含著吉祥意義的文物,向玉林人民傳遞平安祥瑞的文化內涵,表達對玉林人民的美好祝願。”

“這次的展品我最喜歡這對清紫檀邊緙絲花卉掛屏,它們是清乾隆養心殿陳設掛屏,是非常賞心悅目又富有歷史想像力的藝術品。”玉林市博物館副館長李義凡說道。

展覽中展出的兩幅清紫檀邊緙絲花卉掛屏,是這次展覽中展出的6件一級文物中的兩件,它們以月白色經線作底色,以綠、藍、棕等冷色調作全圖的基調,展現出了中國高超的緙絲工藝。

兩幅清紫檀邊緙絲花卉掛屏。

“中國的緙絲工藝歷史悠久、工藝精美,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實用價值,備受人們的喜愛。古人說‘一寸緙絲一寸金’,即表明了緙絲作品格調高雅、身價驕人。這對緙絲作品還是清乾隆養心殿中的陳設掛屏,它們見證了乾隆皇帝是怎麼辛勤公務的,見證了那一段歷史,背後應該有很豐富的歷史想像空間。”對這兩幅作品,李義凡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參觀展覽別錯過“奇珍異寶”

“我比較喜歡這個清銀鍍金點翠‘榮華富貴’項圈鎖,你看它呈橢圓形,上半部刻出八仙人物圖案,內填翠,下有花卉如意形鎖,正面有榮華富貴四個字,四周則是人物故事,背面鏤空……”玉林市收藏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黎開陽在清銀鍍金點翠“榮華富貴”項圈鎖展櫃旁流連忘返,細細觀察,“這個是一級文物來的,一般很難看得到。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這次展覽的展品品質是玉林歷年來最高的,所以我強烈推薦大家有機會都過來看看。今天我們玉林收藏界的愛好者就來了上百人,機會很難得。”

清銀鍍金點翠榮華富貴’項圈鎖。

清乾隆年間景德鎮官窯出品的粉彩描金“大吉”瓷葫蘆掛屏。

清雍正景德鎮官窯出品的青花牽牛花紋倭角瓶。

清朝康熙年間景德鎮官窯出品的釉裡紅海獸紋瓶。

據瞭解,此次展覽76件展品有6件是一級文物,展出的展品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宮廷用品,並且是二級文物。展覽分為洪福齊天、松鹿延年、壽比南山、喜氣洋洋、財源廣進、吉祥如意6部分來展示,展品包括瓷器、玉件、國畫等,瓷器全部是官窯瓷器。有些展品還標明了出處,有些展品還詳細記錄宮廷裡哪個宮殿使用的,讓人們能更直觀地瞭解到古人生活的文化傳統及審美情趣。

這次展覽的一級文物還有景德鎮官窯粉彩過枝福壽紋瓷盤、景德鎮官窯白地青花釉裡紅雙耳瓷瓶、景德鎮官窯黃地綠彩瑞獸紋瓷葫蘆瓶等,其他二級文物有銅琺瑯爐、景德鎮官窯冬青釉葫蘆瓶、黃地粉彩喜雀登梅紋瓷瓶等等。

明景泰銅琺瑯爐。

清末民國初期的粉彩松鹿紋瓷尊。

歡迎廣大市民朋友來參觀欣賞

玉林市博物館副館長李義凡說:“這次展覽展品的確非常精美,還有很多展品是沒有展覽過的,南京博物院也給與我們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力度,我們的展品從一開始計畫的50件增加到現在的76件,這個幅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我們很歡迎廣大市民朋友前來參觀欣賞,領略我們古代燦爛的文化。”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在文物收藏、教育、展示、研究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實力和優勢。此次展覽是玉林市博物館建館以來,與國內一流博物館首次聯合舉辦的展覽,讓玉林人民近距離享受到宮廷文物精品的文化大餐和視覺盛宴。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親自為本次展覽作序,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王奇志還蒞玉參加了此次展覽開幕儀式。

今年正逢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展期又正好碰上廣西傳統節日壯族“三月三”,都帶著喜慶的氛圍,所以我們就挑了‘禧·福’這個吉祥題材,從院藏40多萬件文物中精心挑選了這76件隱含著吉祥意義的文物,向玉林人民傳遞平安祥瑞的文化內涵,表達對玉林人民的美好祝願。”

“這次的展品我最喜歡這對清紫檀邊緙絲花卉掛屏,它們是清乾隆養心殿陳設掛屏,是非常賞心悅目又富有歷史想像力的藝術品。”玉林市博物館副館長李義凡說道。

展覽中展出的兩幅清紫檀邊緙絲花卉掛屏,是這次展覽中展出的6件一級文物中的兩件,它們以月白色經線作底色,以綠、藍、棕等冷色調作全圖的基調,展現出了中國高超的緙絲工藝。

兩幅清紫檀邊緙絲花卉掛屏。

“中國的緙絲工藝歷史悠久、工藝精美,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實用價值,備受人們的喜愛。古人說‘一寸緙絲一寸金’,即表明了緙絲作品格調高雅、身價驕人。這對緙絲作品還是清乾隆養心殿中的陳設掛屏,它們見證了乾隆皇帝是怎麼辛勤公務的,見證了那一段歷史,背後應該有很豐富的歷史想像空間。”對這兩幅作品,李義凡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參觀展覽別錯過“奇珍異寶”

“我比較喜歡這個清銀鍍金點翠‘榮華富貴’項圈鎖,你看它呈橢圓形,上半部刻出八仙人物圖案,內填翠,下有花卉如意形鎖,正面有榮華富貴四個字,四周則是人物故事,背面鏤空……”玉林市收藏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黎開陽在清銀鍍金點翠“榮華富貴”項圈鎖展櫃旁流連忘返,細細觀察,“這個是一級文物來的,一般很難看得到。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這次展覽的展品品質是玉林歷年來最高的,所以我強烈推薦大家有機會都過來看看。今天我們玉林收藏界的愛好者就來了上百人,機會很難得。”

清銀鍍金點翠榮華富貴’項圈鎖。

清乾隆年間景德鎮官窯出品的粉彩描金“大吉”瓷葫蘆掛屏。

清雍正景德鎮官窯出品的青花牽牛花紋倭角瓶。

清朝康熙年間景德鎮官窯出品的釉裡紅海獸紋瓶。

據瞭解,此次展覽76件展品有6件是一級文物,展出的展品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宮廷用品,並且是二級文物。展覽分為洪福齊天、松鹿延年、壽比南山、喜氣洋洋、財源廣進、吉祥如意6部分來展示,展品包括瓷器、玉件、國畫等,瓷器全部是官窯瓷器。有些展品還標明了出處,有些展品還詳細記錄宮廷裡哪個宮殿使用的,讓人們能更直觀地瞭解到古人生活的文化傳統及審美情趣。

這次展覽的一級文物還有景德鎮官窯粉彩過枝福壽紋瓷盤、景德鎮官窯白地青花釉裡紅雙耳瓷瓶、景德鎮官窯黃地綠彩瑞獸紋瓷葫蘆瓶等,其他二級文物有銅琺瑯爐、景德鎮官窯冬青釉葫蘆瓶、黃地粉彩喜雀登梅紋瓷瓶等等。

明景泰銅琺瑯爐。

清末民國初期的粉彩松鹿紋瓷尊。

歡迎廣大市民朋友來參觀欣賞

玉林市博物館副館長李義凡說:“這次展覽展品的確非常精美,還有很多展品是沒有展覽過的,南京博物院也給與我們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力度,我們的展品從一開始計畫的50件增加到現在的76件,這個幅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我們很歡迎廣大市民朋友前來參觀欣賞,領略我們古代燦爛的文化。”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在文物收藏、教育、展示、研究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實力和優勢。此次展覽是玉林市博物館建館以來,與國內一流博物館首次聯合舉辦的展覽,讓玉林人民近距離享受到宮廷文物精品的文化大餐和視覺盛宴。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親自為本次展覽作序,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王奇志還蒞玉參加了此次展覽開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