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梵淨山最美瞬間!一位攝影師十年拍了十萬張照片

連何雄周自己也沒想到,十年時間,他幾乎爬遍了梵淨山的每一個山頭,拍下了10萬張照片。

何雄周是貴州一名攝影師。十年前,一次偶然與梵淨山的邂逅,他在心中暗暗許下一個心願,

希望能用十年的時間,用鏡頭全方位記錄不同季節、不同角度、不同視野的梵淨山。

4月8日,當他拍完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珙桐的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十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梵淨山蘑菇石、翻天印、萬卷書、老金頂風光。

一切的緣起,要歸結於一次旅行。

何雄周是廣東順德人。他清楚地記得,2006年5月2日,他與朋友們第一次來到梵淨山。在那裡,他第一次看到了日出,還第一次見到了瀑布雲和“佛光”的神奇景象。

“雲海翻滾,仿佛在天上一樣,一會在眼前出現一輪淡淡的佛光,我永遠也忘不了,當時心靈感受到的震撼!”何雄周感歎猶如置身天宮仙境,不知今夕何夕。

何雄周十年裡無數次爬上梵淨山拍攝。

何雄周陶醉在梵淨山這片淨土中,

回到貴陽後,去梵淨山的念頭不時躥出來,抓得他心裡難受。此時,他剛愛上攝影不久,恰好可以用相機記錄不同季節、不同角度、不同視野的梵淨山。一個人與一座山,就這樣以微妙的方式聯繫在了一起,他也就此定居貴陽,成為了一名“新”貴州人。

梵淨山金頂風光。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位於貴州省東北部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方圓約567平方公里,大小高低有999座山峰,其中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座。

十年時間,他背著沉重的攝影器材,每年至少去梵淨山三次,每次在山上呆5到10天,幾乎爬遍了梵淨山的每一個山頭。他觀察著、梳理著這片廣袤神奇的土地,他一直堅持使用120反轉片進行拍攝,目的是用原始的膠片記錄原始影像,

真實地反映梵淨山文化,因此他一直堅持膠片原創和數碼結合的創作之路。

梵淨山作為生物多樣性的聚集地,其中最為神秘的動物精靈就是黔金絲猴。2014年4月,何雄周在梵淨山茂密的原始森林深處中走了4個小時,用長焦鏡頭拍到了一群黔金絲猴的“全家福”。“這個猴群覺得我們沒有惡意,才讓我隨便拍,它們懶洋洋地坐在半山坡上休息,還不斷地擺姿勢,非常可愛,

拍了兩個小時,它們才在猴王的帶領下離開。”

蘑菇石雪韻。

何雄周對梵淨山的地形已經很熟悉了,即便如此,危險也隨時可能發生。

2014年4 月,為了拍攝野外的黔金絲猴,何雄周被山螞蝗咬得鮮血淋漓,至今手臂上還留著印記。一次,天下起了小雨,他開始往高處跑,只聽見草叢裡傳來“嘶嘶”的聲響,一條個頭很大的五步蛇突然躥出來,何雄周驚出一身冷汗。“被五步蛇咬傷是會有生命危險的,幸好當時它沒有攻擊我。”何雄周回憶起來仍然心有餘悸。

太子石。

何雄周忘不了2014年3 月,為了近距離拍攝太子石,早上九點鐘從拜佛台開始向下走,不斷翻越懸崖,來回走了八個小時,濃密的林子還籠罩在灰暗晨光中,飄蕩著尚未散盡的朦朧霧氣。山路極不好走,除了山腳的一小段路,剩下的只有何雄周才能識別的小徑。“回到拜佛台的住處時,我整個人已經虛脫了。”

2010年12月18日,梵淨山上,零下十度。何雄周從淩晨5點拍到晚上7點,十四個小時的瘋狂拍攝,不停地按下快門,只為在雪融化前記錄這仙境般的美景。渴了,抓一把雪,餓了,吃一口巧克力,攝影器材已經足夠沉重,因此不能背負更多食物的夫妻倆只有兩塊巧克力。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黔金絲猴。

2015年1月12日,為了拍攝白雲寺遺址,何雄周與妻子足足徒步走了九個小時,翻越了幾十座山頭。“當時又累又餓,走到腿腳抽筋了,但我們還是咬緊牙關,拍攝完走回住處時,天已經微亮。”

2016年大年初二,何雄周夫妻兩人徒步近11個小時,穿越懸崖和原始森林,就為了近離距拍攝太子石......

“要說不苦不累,那一定是假的,堅持,可能就在於一份熱愛。”何雄周總覺得,有一種無法通過語言解釋的力量牽引著他,“總是讓我想全力以赴。”

世人看到的許多梵淨山美景圖片是何雄周這樣拍出來的。

每次到梵淨山,何雄周就忍不住讚歎這神奇的大自然。“一來到這裡,突然就有了不知從何而來的活力。”有一年春節在梵淨山,雪米一點點在他臉上融化,那一刻,他覺得自己與大自然已經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梵淨山裡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塊石頭的位置,何雄周早已牢記在心。早上大約五六點,何雄周總是被山裡傳來的一陣陣鳥叫聲喚醒。“梵淨山的景色很美,除了有珙桐、冷杉等珍稀樹種之外,還有許多野花。”

梵淨山雲海。

上周,何雄周在梵淨山看到,珙桐已經開花了,白色花朵迎風搖曳,好似白鴿展翅,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鵑也已經分批次開放。再過一些日子,路兩旁又會綿延著不知名的黃色野花,星星點點,一眼望不到頭。

2016年農曆臘月二十八,何雄周在梵淨山九龍池附近發現了動物的足跡。他沒有辦法做出更深入的判斷,但覺得是黑熊的可能性很大。

何雄周十年裡無數次爬上梵淨山拍攝。

大型獸類等食物鏈頂端物種,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梵淨山上彙聚天地靈氣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所以這些動物才會來這裡居住。”何雄周說。

幾年前,何雄周開始策劃出版一本反映梵淨山文化的畫冊,從拍攝的10萬余張梵淨山圖片中挑選出近1000余張代表性的圖片,這既是對自己多年攝影之路的一個小總結和回顧,也為自己對第二故鄉——貴州梵淨山留下一份禮物。

“梵淨山,也許就是我今生註定追逐的地方。”眼下,何雄周在心裡埋下了一個堅定的念頭——他想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記錄梵淨山的神奇、秀美和厚重。

文:記者 王奇

圖:由何雄周提供

只聽見草叢裡傳來“嘶嘶”的聲響,一條個頭很大的五步蛇突然躥出來,何雄周驚出一身冷汗。“被五步蛇咬傷是會有生命危險的,幸好當時它沒有攻擊我。”何雄周回憶起來仍然心有餘悸。

太子石。

何雄周忘不了2014年3 月,為了近距離拍攝太子石,早上九點鐘從拜佛台開始向下走,不斷翻越懸崖,來回走了八個小時,濃密的林子還籠罩在灰暗晨光中,飄蕩著尚未散盡的朦朧霧氣。山路極不好走,除了山腳的一小段路,剩下的只有何雄周才能識別的小徑。“回到拜佛台的住處時,我整個人已經虛脫了。”

2010年12月18日,梵淨山上,零下十度。何雄周從淩晨5點拍到晚上7點,十四個小時的瘋狂拍攝,不停地按下快門,只為在雪融化前記錄這仙境般的美景。渴了,抓一把雪,餓了,吃一口巧克力,攝影器材已經足夠沉重,因此不能背負更多食物的夫妻倆只有兩塊巧克力。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黔金絲猴。

2015年1月12日,為了拍攝白雲寺遺址,何雄周與妻子足足徒步走了九個小時,翻越了幾十座山頭。“當時又累又餓,走到腿腳抽筋了,但我們還是咬緊牙關,拍攝完走回住處時,天已經微亮。”

2016年大年初二,何雄周夫妻兩人徒步近11個小時,穿越懸崖和原始森林,就為了近離距拍攝太子石......

“要說不苦不累,那一定是假的,堅持,可能就在於一份熱愛。”何雄周總覺得,有一種無法通過語言解釋的力量牽引著他,“總是讓我想全力以赴。”

世人看到的許多梵淨山美景圖片是何雄周這樣拍出來的。

每次到梵淨山,何雄周就忍不住讚歎這神奇的大自然。“一來到這裡,突然就有了不知從何而來的活力。”有一年春節在梵淨山,雪米一點點在他臉上融化,那一刻,他覺得自己與大自然已經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梵淨山裡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塊石頭的位置,何雄周早已牢記在心。早上大約五六點,何雄周總是被山裡傳來的一陣陣鳥叫聲喚醒。“梵淨山的景色很美,除了有珙桐、冷杉等珍稀樹種之外,還有許多野花。”

梵淨山雲海。

上周,何雄周在梵淨山看到,珙桐已經開花了,白色花朵迎風搖曳,好似白鴿展翅,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鵑也已經分批次開放。再過一些日子,路兩旁又會綿延著不知名的黃色野花,星星點點,一眼望不到頭。

2016年農曆臘月二十八,何雄周在梵淨山九龍池附近發現了動物的足跡。他沒有辦法做出更深入的判斷,但覺得是黑熊的可能性很大。

何雄周十年裡無數次爬上梵淨山拍攝。

大型獸類等食物鏈頂端物種,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梵淨山上彙聚天地靈氣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所以這些動物才會來這裡居住。”何雄周說。

幾年前,何雄周開始策劃出版一本反映梵淨山文化的畫冊,從拍攝的10萬余張梵淨山圖片中挑選出近1000余張代表性的圖片,這既是對自己多年攝影之路的一個小總結和回顧,也為自己對第二故鄉——貴州梵淨山留下一份禮物。

“梵淨山,也許就是我今生註定追逐的地方。”眼下,何雄周在心裡埋下了一個堅定的念頭——他想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記錄梵淨山的神奇、秀美和厚重。

文:記者 王奇

圖:由何雄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