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發難中興被禁,如果下次被日本禁呢?

這兩天大家最關心的話題莫過於“中興”。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佈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禁令有效期7年。同一天,華爾街日報報導,特朗普政府開始考慮反制中國在雲端運算與其他高科技服務領域的不公平限制。

中美貿易摩擦正在向高技術產業蔓延,而這正是中國的產業“痛點”。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2015年的時候,因為索尼攝像頭缺貨,國內幾大手機品牌幾乎相同的遇到沒貨可賣,哭瞎呀!

國產手機真的很強大嗎?

不得不說,近幾年的國產手機取得重大的進步和突破。不僅在國內牢牢佔據主導地位,在國外同樣取得一席之地。

當我們走在歐洲街頭,看到很多老外用的是中國品牌的手機,內心其實挺自豪的。東南亞就更別提了,基本被國產手機攻陷。

華為、vivo、OPPO作為第一梯隊領跑,號稱甩掉了蘋果和三星,可是可是,核心技術並不全都在自己手上。

就在華為大吹特吹P20 Plus拍照水準的時候,官方卻很少提及採用的主攝像頭模組是索尼IMX 600系列。不誇張的說,目前國內品牌旗艦手機齊刷刷的患上了索尼/三星依賴症。

還需要我來舉例嗎?

小米MIX2:索尼IMX386

vivo X21:三星S5K2L9

vivo V20:三星S5K2L9

OPPO R15:索尼IMX519

OPPO R11s:索尼IMX398

小米6:索尼IMX386

堅果Pro2:堅果Pro2

一加:索尼 IMX398

有分析師指出“得益於索尼圖像感測器能提供極高的畫質和先進的功能,並大幅縮小了原有尺寸,幾乎所有廠商都對此趨之若鶩,索尼借機壟斷了中高端手機感測器市場。”索尼的地位可想而知。

在一份攝像頭晶片排行榜中,共有八家晶片廠上榜,其中,索尼、三星、OV三家以高端市場為主,而國產廠商幾乎都是以中低端市場作為主戰場。據瞭解,攝像頭晶片出貨量雄踞榜首的格科微,在低端攝像頭晶片市場長期以低價為競爭武器,追求薄利多銷以擴大市占率。

技術的瓶頸卡在哪?

許多人不明白,中國能造火箭,為何就造不出相機?究竟卡在哪裡?半導體工藝!中國當下現狀是很落後。

為了實現半導體的自給,國家才會在近年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半導體產業發展:如發佈《中國製造2025》,推出國家重大科技02專項,設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

雖然大家也看到新聞,國內曾成功研發出1.5億圖元的高性能CMOS感測器,出自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旗下的長春長光辰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但這玩意是非標品,成本高,良品率低。目前國內大部分自主研發的感測器,只能向工業領域。用收購來快速解決?搞得像有人肯賣給你。另外,開發消費級的CMOS感測器必須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才能去消耗龐大的產能,否則這個買賣虧死。

之前我在談中國相機製造之路的時候,也提到這一點。任重而道遠呀!

無法獲得索尼供貨的國產手機廠商即便轉投其它供應商,也終究是受限於人,只有擁有我們自主研發的高端CMOS感測器才是根本,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有清醒的頭腦。

延伸閱讀:

中興被禁,到底影響有多大?

中興被禁,這究竟是多大一件事?負責的說,很大!極大!別說是7年,就是一兩年,都會給中興乃至產業帶來滅頂之災。

雖然這些年,國內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突飛猛進,例如大家熟悉的華為海思麒麟,但這些成功應用大多在消費領域,在對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通信、工業、醫療以及軍事的大批量應用中。

國產晶片距離國際一般水準差距較大,納米級高一點、零件尺寸大一點、能耗高一點、精確度弱一點,到處都差一點,產品真的差了很多。

過去這些年,中國通訊企業在國際上的成功,遵循了一個規則,那就是買了一流的晶片,合成一流的硬體,加上中國人的勤奮,不得不說,我們在前端和演算法上牛逼!但是美國政府的制裁來了,我們才發現,世界領先的整機產業實際上是建立在沙子一般的地基之上,皇帝的新衣被人扒的一乾二淨。

所謂的高科技產業,嚴重缺乏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產品,基本就是集成組裝代工企業,拆開任何一個可以稱得上高科技的裝備,看看它的關鍵部位材料是哪裡生產的,一目了然,關鍵是離了那20-30%的核心元件,這高大上的東西瞬間變成一堆破銅爛鐵。

成本高,良品率低。目前國內大部分自主研發的感測器,只能向工業領域。用收購來快速解決?搞得像有人肯賣給你。另外,開發消費級的CMOS感測器必須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才能去消耗龐大的產能,否則這個買賣虧死。

之前我在談中國相機製造之路的時候,也提到這一點。任重而道遠呀!

無法獲得索尼供貨的國產手機廠商即便轉投其它供應商,也終究是受限於人,只有擁有我們自主研發的高端CMOS感測器才是根本,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有清醒的頭腦。

延伸閱讀:

中興被禁,到底影響有多大?

中興被禁,這究竟是多大一件事?負責的說,很大!極大!別說是7年,就是一兩年,都會給中興乃至產業帶來滅頂之災。

雖然這些年,國內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突飛猛進,例如大家熟悉的華為海思麒麟,但這些成功應用大多在消費領域,在對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通信、工業、醫療以及軍事的大批量應用中。

國產晶片距離國際一般水準差距較大,納米級高一點、零件尺寸大一點、能耗高一點、精確度弱一點,到處都差一點,產品真的差了很多。

過去這些年,中國通訊企業在國際上的成功,遵循了一個規則,那就是買了一流的晶片,合成一流的硬體,加上中國人的勤奮,不得不說,我們在前端和演算法上牛逼!但是美國政府的制裁來了,我們才發現,世界領先的整機產業實際上是建立在沙子一般的地基之上,皇帝的新衣被人扒的一乾二淨。

所謂的高科技產業,嚴重缺乏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產品,基本就是集成組裝代工企業,拆開任何一個可以稱得上高科技的裝備,看看它的關鍵部位材料是哪裡生產的,一目了然,關鍵是離了那20-30%的核心元件,這高大上的東西瞬間變成一堆破銅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