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發佈:數量逐年下降 品質不斷躍升

《2018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近日在北京發佈,2017年全國電視劇立項總量和生產總量雙雙下降,尤其是生產完成並獲准發行的電視劇數量為313部、13475集,創下了5年來的新低。而在2012年,這一數字分別是506部、17703集;2015年為395部、16560集……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

圖說:《報告》中指出中國電視劇生產數量逐年減少 官方圖

擠掉螢屏泡沫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電視劇第一生產大國,生產數量“雄居”世界第一。但“第一”看似成績驕人,其實存在著極大的隱憂。約有20%的電視劇因電視平臺承載能力有限而無法播出,

導致庫存積壓相當嚴重。約有30%的電視劇只能進入收視率極低的白天、深夜等時段播出,不僅價格極低,而且無人觀看,根本無法收回成本。由於電視劇市場供大於求,導致了不正當的市場“潛規則”應運而生,嚴重污染了行業環境。

圖說:《報告》中對電視劇播出數量的統計 官方圖

由此,許多業內人士呼籲,為減少資源浪費,我國電視劇也應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擠掉影視行業泡沫,消除產能嚴重過剩。多年來,導演鄭曉龍一直用政協提案或業界論壇等方式強烈呼籲,中國電視劇應減少生產數量並提高品質。他指出,17703集其實看似繁榮,實則浪費,因為每年只能播出8000集左右;美國年產電視劇只有4000集左右,

不到中國四分之一。如此巨大的生產數量實際上造成了巨大的浪費。他建議數量減少一半,把浪費的這一半資源用到精心拍攝中去,這能讓中國電視劇集中更多資源並拍得更好。否則,眾多劇組爭奪有限資源,只能把明星片酬炒成“天價”,許多劇組忙得沒有週末、假日,一開工通常每天連續拍攝12小時以上……

圖說:導演鄭曉龍多次呼籲減少電視劇產量,並提高品質 網路圖

由此證明,中國電視劇生產數量逐年減少,正在加快從數量規模增長的粗放型發展向品質品格提升的集約式發展轉變。

品質引領市場

與數量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年來國產電視劇整體品質已有明顯提升,精品力作正在引領整個電視劇行業的健康發展,

優勝劣汰使品質平庸之作越來越難以生存,而且這種歷史性轉折的步伐正在加快。最近揭曉的第31屆飛天獎也強化了這一資訊,即電視劇創作正在向高品質進發,《雞毛飛上天》《歡樂頌》《海棠依舊》《彭德懷元帥》《白鹿原》《那年花開月正圓》《小別離》等16部獲獎作品,不僅收視居前,而且贏得了口碑,這顯示出了品質正在電視劇市場中顯現出越來越強大的標杆作用。

圖說:《報告》中對電視劇口碑進行探討 官方圖

相反,“IP+流量明星”模式屢顯頹勢,玄幻題材口碑難以為繼。精心創作、拍攝的現實主義題材劇,正以接地氣、能走心的方式稱霸于各大衛視的黃金檔,而一些脫離現實生活、遠離人民群眾、胡編亂造的“偽現實”、“懸浮劇”,已讓觀眾深感厭倦並“敬而遠之”。這些令人可喜的資訊,恰恰折射出廣大觀眾對影視藝術本體價值的理性回歸。

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最近在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議上說:“沒有品質的數量就是行業的冗餘產能,沒有效益的數量就是行業的資源浪費。電視劇要繁榮興盛,必須把提升品質品質放在第一位。”

圖說:《報告》中指出IP劇品質參差不齊 官方圖

近年來,我國電視劇雖取得了突出成績,但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仍未根本扭轉。對此,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院尹鴻教授指出,中國電視劇要實現精品化發展,唯有克服“粗製濫造是通病”“精益求精是挑戰”“注水拖長是常態”“同質效仿是慣性”“理念自覺是難題”這五大問題和癥結,以實現品質化的整體躍升。

圖說:《報告》中對電視劇口碑進行探討 官方圖

相反,“IP+流量明星”模式屢顯頹勢,玄幻題材口碑難以為繼。精心創作、拍攝的現實主義題材劇,正以接地氣、能走心的方式稱霸于各大衛視的黃金檔,而一些脫離現實生活、遠離人民群眾、胡編亂造的“偽現實”、“懸浮劇”,已讓觀眾深感厭倦並“敬而遠之”。這些令人可喜的資訊,恰恰折射出廣大觀眾對影視藝術本體價值的理性回歸。

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最近在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議上說:“沒有品質的數量就是行業的冗餘產能,沒有效益的數量就是行業的資源浪費。電視劇要繁榮興盛,必須把提升品質品質放在第一位。”

圖說:《報告》中指出IP劇品質參差不齊 官方圖

近年來,我國電視劇雖取得了突出成績,但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仍未根本扭轉。對此,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院尹鴻教授指出,中國電視劇要實現精品化發展,唯有克服“粗製濫造是通病”“精益求精是挑戰”“注水拖長是常態”“同質效仿是慣性”“理念自覺是難題”這五大問題和癥結,以實現品質化的整體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