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瀘州老窖起訴6家煙酒店售假酒侵犯商標權,出庭的5被告無一雲南人

6件案子合併審理5被告出庭

4月18日下午,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將6家小煙酒店告上了法庭,

要求對方停止銷售侵犯瀘州老窖公司生產的兩個商標的假酒外,還要求對方在報紙上登報道歉,並賠償損失共40萬元。紅河州中級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庭公開開庭審理後未當庭判決,但雙方表示願意調解。

6家小店全是煙酒行

記者在法庭上看到,6家被告全是煙酒行,其中5家是開遠的煙酒店,1家是文山丘北的煙酒店。因為訴求基本相同,

法庭將6案合併審理。不過,開遠的被告優優經貿公司沒有到庭。

執法部門現場查假

原告的代理人雲南天途律師事務所的趙建星律師在訴狀中稱:瀘州老窖是馳名商標、知名品牌,今年5月中旬,被告因銷售假冒的“國窖1573”、“瀘州老窖”被開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店內查獲,

其行為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請求法庭判令6家被告(開遠鑫旺煙酒行、丘北長好煙酒茶行、開遠優優經貿公司、開遠和鑫煙酒商行、開遠廣發煙酒行、開遠品尚煙酒店)分別賠償損失及原告的維權支出各5萬元、10萬元、5萬元、10萬元、5萬元、5萬元共計40萬元。而出庭的5被告分別辯稱,小店是轉讓來不久的,也不知道,更分辯不清是假酒,而且只進了幾瓶,也沒有賣過,
只是擺著作樣品的,也很少有人來買,並沒有給原告造成實際的損失。其中丘北的被告一講起來就哭出聲,稱市場監督管局的已經罰過2萬元的款了,一家人靠轉讓的小店過日子,自己根本分辯不來哪是假酒,請求法院不要再判賠錢了。而另一被告則辯稱:小本經營的店也沒有能力分清、鑒別能力,況且都沒有實際賣出過,打假要從源頭的生產者打,對這些小店來說,
實在承受不起,更沒有能力承擔原告的訴求。

經過近3個小時的開庭,原被告雙方都表示願意調解。但被告中有的表示願意賠償2000元,有的願意承擔1500元。

5名出庭被告全是外省的

在人們的印象中,小煙酒店就是小本生意,多為一家人守著靠它來養家糊口的,從法庭中雙方的證據來看,查獲的和實際銷售的也確實很少,多的11瓶,少的只有1瓶、2瓶,而且6家被告已被市場監管局處罰過了,

高的罰款2萬元,低的也罰了2000元。跟他們比起來,瀘州老窖可以說是巨無霸,如今又要起訴他們,要求法院判賠那麼多,是不是有點“大象踩螞蟻”的感覺呢?

執法部門現場查假

原告代理人趙建星律師向春城晚報記者介紹:該次批案實際有8個,其中開遠1家、文山1家已經實現了庭外和解。趙律師稱:公眾不能被假像所迷惑,售假者從制假者來的貨,都不會在店裡大量擺放,都是擺放的極少。而且實際上查獲時還有其它品牌的假冒白酒。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其實都有鑒別能力,況且蒙自就有正規廠家的供應商,他們為什麼不從正規管道進貨呢?進貨的價格如些之低,難道他們不會懷疑?

趙律師還介紹:其實已經形成了一條制假售假的產業鏈,辦案中已經發現,制假售假者多為浙江人,不僅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損害了廠家的商業信譽,實際人已經對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也產生了危害,因此必須從多管道進行打擊。

讓記者奇怪的是,查獲的8家涉案者中,6家是開遠的,而被訴的6被告中有5家是在開遠銷售,難道開遠人喜歡售假。但記者庭後要求採訪出庭的5被告時,他們都一概拒絕了,並且都表示都不是雲南人。

首席記者 任銳剛 攝影報導

趙律師稱:公眾不能被假像所迷惑,售假者從制假者來的貨,都不會在店裡大量擺放,都是擺放的極少。而且實際上查獲時還有其它品牌的假冒白酒。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其實都有鑒別能力,況且蒙自就有正規廠家的供應商,他們為什麼不從正規管道進貨呢?進貨的價格如些之低,難道他們不會懷疑?

趙律師還介紹:其實已經形成了一條制假售假的產業鏈,辦案中已經發現,制假售假者多為浙江人,不僅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損害了廠家的商業信譽,實際人已經對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也產生了危害,因此必須從多管道進行打擊。

讓記者奇怪的是,查獲的8家涉案者中,6家是開遠的,而被訴的6被告中有5家是在開遠銷售,難道開遠人喜歡售假。但記者庭後要求採訪出庭的5被告時,他們都一概拒絕了,並且都表示都不是雲南人。

首席記者 任銳剛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