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湖廣填四川”故土麻城舉行戊戌年祭祖大典

4月15日上午9時,湖北•麻城第六屆杜鵑文化旅遊節戊戌年祭祖大典在麻城孝感鄉文化園隆重舉行。來自川、渝、陝、豫、雲、黔、皖、贛等十二省市宗親代表及麻城本地宗親代表、現場群眾共萬餘人參加祭祖典禮。

其中來自川渝兩地的人占了現場的一半。

重慶日報和重慶晨報系列報導催生麻城祭祖大典

“問我祖籍在何方,湖廣麻城孝感鄉。”明清時期,歷史上發生了兩次大規模“湖廣填四川”,為飽經戰亂、瘟疫之苦的川渝大地帶來了生機,

也奠定了近現代川渝社會的根基。

2014年6月,重慶日報與重慶晨報聯合開展“君從何處來——重走湖廣填四川遷徙之路”大型採訪活動,再現了數百年前偉大的“湖廣填四川”移民歷史。該報導榮獲了中國新聞獎,同時被麻城市移民博物館進行了永久收藏,此後出版了《君從何處來——重走湖廣填四川移民之路採訪紀實》一書。

此次報導直接催生了麻城的祭祖大典。

4月15日,孝感鄉文化園祭祀廣場上,

迎賓鑼鼓隊整齊列陣,鑼鼓激昂;祭祀廣場左右兩側,五彩幡旗迎風招展;參加祭祖大典的嘉賓身著禮服、披戴綬帶彙集祭祀廣場。

戊戌年祭祖大典是湖北•麻城第六屆杜鵑文化旅遊節五大活動之一,其主題是“祖之根•孝之源”,分為“追思、感恩、祈福”三個篇章,

傳遞“不管走多遠,無論身在何方,始終忘不了根在哪裡”的根祖文化內涵,凝聚社會正能量,助推城市向前發展。

整個儀式按照麻城本地流傳下來的民祭議程,通過敬獻三牲、五穀、敬獻肴饌、奠酒、百果、花籃、高香、誦讀祭文、頌文等傳統祭祀儀式,緬懷麻城百萬移民歷史滄桑,傳承發揚根祖文化,傳遞麻城與川渝兩地同根同祖、血濃於水的親情。

古典儀式,666名小學生恭讀《頌文》

上午9時整,第六屆湖北•麻城杜鵑文化旅遊節孝感鄉戊戌年祭祖大典正式開始,擊鼓鳴金。

9時28分,鳴炮啟門;9時53分,身著古裝的年輕小夥恭捧貢品從祭祀廣場前端徒步拾階而上,莊重地將三牲五穀、時鮮果品敬奉於貢品臺上。

伴隨著悠揚的古樂,各界嘉賓、宗親代表依次向先祖敬獻花籃和高香,全體祭祖人員向先祖深鞠三躬,虔誠致敬,深切緬懷先祖的地德天功,

浩瀚恩澤。

10時20分,全場凝神肅立、寂然無聲。麻城市市長蔡緒安恭讀《祭文》。“天佑麻城,英才輩出。列宗列祖,鳳轍鸞翔。創造科舉之鄉、孝善之域;更兼移民之都、將軍之縣……不忘祖宗福澤,再創家國輝煌。大禮不虛,伏惟尚饗!”讀畢祭文,蔡緒安將祭文帛書置於香爐中,嫋嫋香煙,告慰始祖英靈。

10時25分,666名身著禮服的小學生恭讀《頌文》“……追思祖宗功德,緬懷掘井先人……六千年前,曾為先民居住地;元明清來,祖輩回首不忍別。一抔黃土裝囊底,故園長入夢;幾張竹排下高岸,干戈何時歇。……五百年前,川渝麻城共患難;廿一世紀,海內兄弟戀故鄉。共圓中國夢,人間建天堂。自今起,年年此日,歲歲今朝,慎終追遠祭先祖,光前裕後創輝煌!”

10時30分,樂鼓告祭;大典禮成,一萬個彩色氣球飛向天空,象徵著麻城蒸蒸日上。

10時38分,參祭人員入殿祭拜,認祖歸宗。

麻城孝感鄉是中國古代最負盛名的八大移民聖地之一。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兩次“湖廣填四川”運動。兩次大移民,麻城孝感鄉都是中心,自此以後,將遠隔千山萬水的川渝和麻城緊緊相連。一直以來,千千萬萬移居重慶的麻城移民後裔將麻城孝感鄉作為祖根符號,而麻城世居的父老鄉親也思念遠居重慶各地的宗親。

麻城市在市區中心建造了一個占地1246畝、以“湖廣填四川”移民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文化園,經過三年建設,已經形成“一環、一樓、一街、三軸、五區、十景”的園區佈局,搭建了兩地移民後裔祭奠先祖的精神家園,成為川渝老家、市民樂園、文化視窗、藝術殿堂、城市客廳。

上游新聞見習記者 牛泰 攝影 鞠芝勤 甘俠義

祖輩回首不忍別。一抔黃土裝囊底,故園長入夢;幾張竹排下高岸,干戈何時歇。……五百年前,川渝麻城共患難;廿一世紀,海內兄弟戀故鄉。共圓中國夢,人間建天堂。自今起,年年此日,歲歲今朝,慎終追遠祭先祖,光前裕後創輝煌!”

10時30分,樂鼓告祭;大典禮成,一萬個彩色氣球飛向天空,象徵著麻城蒸蒸日上。

10時38分,參祭人員入殿祭拜,認祖歸宗。

麻城孝感鄉是中國古代最負盛名的八大移民聖地之一。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兩次“湖廣填四川”運動。兩次大移民,麻城孝感鄉都是中心,自此以後,將遠隔千山萬水的川渝和麻城緊緊相連。一直以來,千千萬萬移居重慶的麻城移民後裔將麻城孝感鄉作為祖根符號,而麻城世居的父老鄉親也思念遠居重慶各地的宗親。

麻城市在市區中心建造了一個占地1246畝、以“湖廣填四川”移民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文化園,經過三年建設,已經形成“一環、一樓、一街、三軸、五區、十景”的園區佈局,搭建了兩地移民後裔祭奠先祖的精神家園,成為川渝老家、市民樂園、文化視窗、藝術殿堂、城市客廳。

上游新聞見習記者 牛泰 攝影 鞠芝勤 甘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