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六論緊緊圍繞“六個堅持”推進易地搬遷扶貧: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

點擊關注·網羅貴州最新最全資訊

記者:王恬

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是我省易地搬遷扶貧的“六個堅持”之一。解決“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問題,搬遷只是手段,解決好後續問題,

保證搬遷群眾生計生活的可持續發展才是易地搬遷扶貧的最終目標。

我省是全國搬遷規模最大、任務最重的省份。光依靠住房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並不能使搬遷群眾自然脫貧,如何實現永久性脫貧、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

做到挪窮窩和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讓搬遷群眾既過上城裡人的生活,又在新的家園留得住“鄉愁”。

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要因地制宜“挪窮窩”。產業是基礎,就業是關鍵。易地搬遷扶貧不是一日之功,科學規劃是前提。貧困群眾搬到哪裡去?搬後怎麼辦?都離不開“精准”二字。因此,必須在衡量各方面實際與資源的前提下選擇,根據可就業崗位和可脫貧產業合理佈局安置點的規模和位置。

本地難以滿足就業需求的,鼓勵跨行政區域搬遷安置,確保搬遷群眾在安置地有業可就、有事可做、有錢可賺,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要尊重民意“改窮業”。貧困群眾是易地搬遷扶貧的主體,只有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開展工作,才會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要瞭解群眾所需、所想,與群眾一起出謀劃策,逐戶落實就業資源和脫貧措施,

著力提高易地搬遷群眾的後續發展能力,解除群眾的後顧之憂。要調動搬遷貧困群眾發展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內生動力,變要我搬為我要搬,真正做到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搬遷群眾唱主角。

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要強化保障“兜窮底”。易地搬遷扶貧給貧困戶帶來的不僅是居住地的改變,更是生活方式的改變。要注重強化後續政策扶持,注重產業幫扶、勞務培訓和輸出、社會保障兜底等配套工作,

切實加大和落實對搬遷群眾的就業培訓和就業指導服務,拓寬就業管道,多樣化穩定收入來源,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