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信陽溮河茶鄉法庭:護航美麗茶鄉建設

信陽市溮河區法院董家河法庭是位於距信陽市區29公里處的該市最西部山區法庭,轄董家河鎮、溮河港鎮、南灣風景管理區,面積約900平方公里,12萬餘人。轄區多為山地丘陵,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陽毛尖的主產地,

有四望山革命根據地等土地革命舊址,既是紅色革命老區,又是綠色農村新區。

董家河法庭所轄的董家河鎮、溮河港鎮是信陽毛尖的主產區、原產區、核心區,有“一湖碧水、十美新村、百里茶廊、千峰競秀、萬頃林海”的美稱。

“信陽毛尖”開採時節,轄區內有20萬名外來採茶工,上千家家庭茶場、茶農和茶葉專業合作社以及每天幾十萬、上百萬的茶葉交易,隨時都可能發生因茶而產生的糾紛。當這些糾紛未能協商解決而不得不寄希望于當地法庭時,他們往往受困於交通的不便,且承擔著每天巨大的經濟損失,他們迫切希望法官們能走進茶山,走進茶場,就地及時解決糾紛,減少損失。為此,
該院於2009年3月依託董家河法庭設立茶鄉巡迴法庭,大力開展巡迴審判等多項便民利民措施:積極服務于溮河區茶產業經濟發展。

巡迴審判

轄區群眾少跑一次路,少費一份心,少花一分錢是該院向轄區群眾做出的莊重承諾,為便於群眾訴訟,便於案件審理,以巡迴審判作為基本模式,採取定人定時定點的方式,不定期到未設法庭的鄉鎮巡迴審判點辦理案件,接待來訪,提供法律諮詢,

印製了“便民聯繫卡”發放到各鄉鎮司法所、村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並通過電話立案、口頭立案等簡易方式,隨時隨地提供便民服務,這些舉措,深受轄區群眾稱讚。

4月3日上午,董家河法庭劉洋庭長、顧威法官和書記員周義欽帶著兩份卷宗來到兩戶村民家中。這是兩起民事案件的審判,考慮到兩戶當事人一人腿腳不便、一人正在採茶旺季,法官決定將法庭搬到村民家中。在前往村民家中的路上,法官們討論著案情:“矛盾比較小,通過調解化解矛盾比較好,開庭前再做一次調解。”

調解出和諧

“一切為了和諧”、“調解出和諧”是該院在審判實踐中始終堅持和強調的基本工作原則。在實際工作中,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利益重於一切”的執法思想,把化解了多少矛盾,解決了多少糾紛,是否和諧司法,是否做到了案結事了,是否實現了審判社會效果的最大化作為法庭工作追求的目標,達到了抓調解,促和諧,保平安,保穩定的目標。全體幹警從思想上樹立調解優先意識,調解結案意識,增強調解意識,增強依法處理糾紛意識,增強責任意識,把調解工作貫穿於審判工作的始終,注重和規範訴前調解工作,把群眾的矛盾和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同時,加強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的無縫銜接,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民調員化解了大量矛盾和糾紛。

法官在調解

能動司法

轄區內有不少小微企業,如何通過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務為信陽茶鄉經濟建設發展提供服務,置於當地黨委政府和構建魅力信陽大美溮河的大局之中,該院通過走訪、座談、開展法律講座、發放訴訟材料等方式開展走訪企業活動,還利用具體案例對企業進行法律宣傳,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000餘份,提供法律幫助,為茶鄉經濟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司法環境。

董家河法庭的法官們送法進企業,與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新就茶產業法律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一直在路上

近年來,董家河法庭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積極服務於轄區新農村建設。該庭根據茶鄉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特點,認真落實司法便民措施,大力開展巡迴審判,切實強化調解工作。在採茶季節深入茶山農戶,就在審理、調處民事糾紛,與茶葉生產合作組織及企業建立定向聯繫機制,主動提供法律服務。2017年,該庭受理各類民商事糾紛案件418件,加上舊存案件31件,共審理449件,現已審結387件,結案率為86.19%,結案比為92.58%,有力支持並促進了當地的經濟、法治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該庭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被河南省高級法院授予“四最”法庭榮譽稱號,分別被信陽市委政法委和信陽市中級法院評為“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優秀人民法庭”,連年被溮河區委和本院評為先進集體。

編輯 劉學友

達到了抓調解,促和諧,保平安,保穩定的目標。全體幹警從思想上樹立調解優先意識,調解結案意識,增強調解意識,增強依法處理糾紛意識,增強責任意識,把調解工作貫穿於審判工作的始終,注重和規範訴前調解工作,把群眾的矛盾和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同時,加強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的無縫銜接,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民調員化解了大量矛盾和糾紛。

法官在調解

能動司法

轄區內有不少小微企業,如何通過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務為信陽茶鄉經濟建設發展提供服務,置於當地黨委政府和構建魅力信陽大美溮河的大局之中,該院通過走訪、座談、開展法律講座、發放訴訟材料等方式開展走訪企業活動,還利用具體案例對企業進行法律宣傳,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000餘份,提供法律幫助,為茶鄉經濟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司法環境。

董家河法庭的法官們送法進企業,與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新就茶產業法律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一直在路上

近年來,董家河法庭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積極服務於轄區新農村建設。該庭根據茶鄉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特點,認真落實司法便民措施,大力開展巡迴審判,切實強化調解工作。在採茶季節深入茶山農戶,就在審理、調處民事糾紛,與茶葉生產合作組織及企業建立定向聯繫機制,主動提供法律服務。2017年,該庭受理各類民商事糾紛案件418件,加上舊存案件31件,共審理449件,現已審結387件,結案率為86.19%,結案比為92.58%,有力支持並促進了當地的經濟、法治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該庭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被河南省高級法院授予“四最”法庭榮譽稱號,分別被信陽市委政法委和信陽市中級法院評為“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優秀人民法庭”,連年被溮河區委和本院評為先進集體。

編輯 劉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