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工作也會上癮?|心理學:行為成癮是什麼?

幾十年來,人們或者認為工作狂是一種是缺乏時間管理或習慣性拖延的結果,抑或認為,工作狂在工作過程中是能享受其中的,他們是一群有成就取向的人,會不斷追求成就的過程中感到快樂。

不過,近年來有研究發現,工作狂還可能是對工作“上癮”了。

心理學家們認為,人有可能會對行為產生類似于對成癮物質一樣的“上癮”。無論是工作還是購物,或者其他行為,都可能會讓我們的大腦產生和吸食海☆禁☆洛☆禁☆因後一樣的反應——刺激大腦,

使之產生興奮感和快感。

可以說,你以為你熱愛工作(或者窮),其實還有可能是一種成癮。

當你發現自己有以下這些狀況時,很有可能你便是對工作上癮了:

你對於工作有一種長期的、反復的、強迫性的渴求,並逐漸失去對它的控制;

你需要越來越大的工作量,才能感到與最初工作時候同樣程度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又或者你一旦停止工作,就會出現渾身不自在,

注意力無法集中,迫切渴望回到工作;

……

我們為什麼會對工作上癮?

對工作上癮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究竟為什麼人會對工作上癮呢?

1. 大腦的機制讓我們主動追求快感

與物質成癮類似,人的一些行為包括工作,也能刺激中樞神經的獎賞回路生成多巴胺等特定的生物化學成分,使人產生興奮感。這種興奮感被身體存儲,形成對該特定行為的條件反射——讓我們記住了只要自己一工作就容易興奮。

我們的大腦會漸漸適應這樣的刺激,同樣程度的刺激能讓大腦感受到的興奮會不斷減少。於是,我們就會更加迫切地渴求這種興奮感,並且為了獲得同等的興奮感,去做更能刺激自己的事,也就是更加大量的工作。

此時,在渴求的驅使下,這些行為就成了與吃飯、睡覺一樣關乎生存的事,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對該行為的依賴與渴求。

2. “工作狂”文化

人們大腦的機制與生俱來,古已有之,但我們似乎在過去不常見到“工作狂”的出現。之所以當今社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工作狂,與社會文化對於工作的鼓勵不無關係。

相比於人們對於其他事物的狂熱(如購物狂),社會對於“工作狂”的鼓勵——加班多的人受到肯定、升職加薪等,

已經讓它成為工作場合中越來越普遍的現象。人們甚至把狂熱的加班工作等同於自己的工作成效或對於公司或團隊的認同等。

比如,之前就有人比較過全上海加班最多的辦公樓,也會有人沾沾自喜地轉發到朋友圈,表示自己是“瘋狂加班”的一群人,仿佛加班成了一種更高“身份”或者“階層”的象徵。

但其實,這些沉迷於工作的人,與另外一些沉迷於戀愛或各種行為的人,沒有什麼不同,都有著類似的空蕩蕩的內心,都在付出著更長期、更終極的代價,換取眼前的、即時的滿足感。

還有些人對工作成癮,可能是對生活的逃避——因為本來就不會面對生活,也並不知道如何才能擁有“生活”。對這些人而言,生活是一件更加困難和難以面對的事。

但其實,我們需要去平衡工作和生活,需要去找到生活中更多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感的人和事,到那時,也許我們才能有力量主動選擇工作、平衡工作,而不是陷入成癮之中無法自拔,只有那樣才能真正重獲自由。

以上。

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3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沒有什麼不同,都有著類似的空蕩蕩的內心,都在付出著更長期、更終極的代價,換取眼前的、即時的滿足感。

還有些人對工作成癮,可能是對生活的逃避——因為本來就不會面對生活,也並不知道如何才能擁有“生活”。對這些人而言,生活是一件更加困難和難以面對的事。

但其實,我們需要去平衡工作和生活,需要去找到生活中更多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感的人和事,到那時,也許我們才能有力量主動選擇工作、平衡工作,而不是陷入成癮之中無法自拔,只有那樣才能真正重獲自由。

以上。

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3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