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傳銷披上區塊鏈的外衣

據媒體報導,4月17日晚8時30分許,西安警方成功告破“4.5”特大網路傳銷案。

消息一出,瞬間引起了眾多區塊鏈愛好者的關注,對於去年94以後入圈的朋友來說,聽過山寨幣,但對於這種“傳銷幣”確是聞所未聞。

近半年來,“區塊鏈”概念在瘋狂的幣市以及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已然成為了許多人飯後茶餘的話題。然而當真正的去探討技術時,多數人卻說不出所以然來,只知道,挺高大上,也蠻賺錢的。

認知的不對等必然會造成少數人的集權,

我們常說的山寨幣是基於比特幣源碼或思想來實現,有一定的應用場景,甚至會有一定創新。而對於“傳銷幣”來說,最大的特點就是與區塊鏈毫無關聯,空炒概念,喊得最響的口號就是“高回報”,做得最溜的也不過是少數的代理。

區塊鏈技術帶來資訊技術的更新反覆運算,同時其投機性也給市場帶來不穩定性,問題的解決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市場以及管理部門長時間、大容量的中和。

情勢如此,作為普通投資者的我們,面對區塊鏈概念產品,需要擦亮眼睛,避免被割韭菜以及被傳銷欺騙。

傳銷幣的特徵

首先有高端包裝的產品。作為蹭區塊鏈熱度的產品來講,一樣會發行自己的虛擬貨幣,並多會採用包裝行銷,使其產品看起來很高級。

其次是發展下線獎勵,傳銷幣本質上來講,就是一種傳銷方式。比如說此次事件中的傳銷組織,在平臺設置“持幣生息獎”吸納會員,

根據會員發展下線情況,實施28級分代管理,設置“分享收益獎”進行獎勵,對10個層級148人組成的行銷團隊設置“團隊業績獎”,根據行銷團隊業績進行獎勵。可以這樣說,凡是需要拉人頭分級的虛擬貨幣,基本上都是傳銷幣。

最後,承諾定期分成。其實動腦子想想也會知道,不可能會有不賣幣也能拿錢的好事,更不可能有保證盈利的數位貨幣。沒有必漲的代幣。

傳銷幣的特徵其實和其他的傳銷行為基本一樣,所不同的不過是披上了區塊鏈的外衣,其實也可以從更深的層面去辨別分析。

一是有沒有實體的開發團隊,作為一個區塊鏈產品,背後需要有足夠實力的開放團隊的支撐,拿比特幣現金(BCH)來講,擁有十數個開放團隊且影響力遍佈全球。同樣,只為發展下級的傳銷幣是不需要開發團隊的,他們需要的只是包裝。

二是有沒有實際應用,

雖然當年的加密數字貨幣投機性居高不下,但是作為區塊鏈產品,既便是山寨幣,也有一定的應用場景。

“幣圈一日人間一年”,波譎雲詭的幣圈之中,有人實現了財富自由,也有人給自己戴上了枷鎖。幣圈的遊戲不是只靠勇氣和信仰就可以玩轉的。希望每一個投資者能夠擦亮眼睛,實現自己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