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推薦收藏!10位頂尖腫瘤專家總結的防癌建議

每年的4月15日-4月21日規定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通過主流媒體和新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癌症防治宣傳教育,提升公眾對癌症核心知識的知曉率,普及科學防癌的理念,引導公眾遠離不良生活習慣,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實現對癌症的有效防控。

而對於癌症的防治,大家又有瞭解多少呢?常言道“防癌重於治癌”,日常生活中怎麼做才能防癌?根據報告顯示,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也就是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其中肺癌位列發病首位。

然而人們從來沒有放棄過與癌症的鬥爭,基因技術的突破也為治療癌症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紐約時報》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詳細地列出了發病率最高的十大癌症:

1乳腺癌

乳☆禁☆房中常常會出現腫塊,它們可能由包括腫瘤在內的各種因素引起。通常腫瘤始發於乳腺小葉(即合成乳汁的那些細胞)以及連接乳腺小葉和乳☆禁☆頭的通道處。

2肺癌

因為肺的複雜結構使得腫瘤更難被發現卻也更容易擴散。

只有約16%的肺癌在癌細胞轉移到血液或淋巴系統前被發現。

3前列腺癌

很多前列腺癌只會很緩慢地生長而永遠不會造成嚴重的傷害;而就其治療本身而言,卻能造成一些我們不想看到的嚴重後果,包括失禁和性無能。

4結直腸癌

結腸癌變幾乎總是發展得很慢,需要15到20年。一般它們起源於結腸內腺細胞形成的息肉。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都有結腸息肉,但他們中只有不到一成會患癌。

5淋巴癌

我們的淋巴系統非常複雜,淋巴癌也一樣:淋巴癌有很多很多種,每種都很不一樣。

6膀胱癌

血尿肯定是膀胱癌最普遍的症狀,通常也是最早被發現的。膀胱癌患者裡十個有八個尿血,

患者常見於男性特別白人男性。

7皮膚癌(黑色素瘤)

檢測皮膚癌較好的辦法就是識別皮膚新生或者生長的變化,特別那些看上去不一樣的痣或者痦子。

8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是最可治癒的癌症之一。初期病徵有時脖子冒出一個腫塊,

還有時就是脖子不舒服、嗓子啞、呼吸或吞咽困難。

9腎癌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過濾血液,將過剩的水分、鹽和其他廢物轉化為尿液。血液流入腎動脈,尿液流出輸尿管。幾乎所有的腎臟腫瘤都始發于腎內外管腔上皮的腎細胞。

10血癌(白血病)

多數白血病始發於骨髓中未成熟的造血幹細胞。幹細胞能發育為不同的細胞。造血幹細胞能發育為淋巴幹細胞和骨髓幹細胞。淋巴幹細胞發育為淋巴細胞;骨髓幹細胞部分發育為骨髓系血細胞,如血小板。

細思極恐,該預防癌症?

惡性腫瘤的高發讓大家很是擔心,生活中到底該怎麼預防?在男性人群中,肺癌發病排在第1位,女性發病排第一的是乳腺癌,肺癌排在第二位。但在死亡率方面,肺癌都是排在首位,這和疾病本身的特性有關,早期發現在肺癌防治中最為重要。

早發現,早治療,對於癌症來說十分重要。此外,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遠離放射物等對於癌症的預防來說尤為重要。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我國10位頂尖腫瘤專家總結的防癌建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少生氣

我從不主張吃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我的防癌秘方只有一條:保持愉悅的心情。“壓力激素”,又稱“毒性激素”。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抑鬱等,令壓力激素水準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讓癌症有了可乘之機!長期生氣,可能氣出食道癌、乳腺癌、肺癌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少吃油炸食品

防癌一定要避免吃過多的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油炸作為一種極不健康的烹調方式,受到了多位元腫瘤專家的抨擊。長期吃油炸食品,容易誘發腸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控制吸煙

煙草的危害已經為全球承認,為了全家人的健康,我懇求各位癮君子戒煙吧!千萬不要等到來腫瘤醫院再戒,就晚了。假設普通人患肺癌幾率為1,大量吸煙的人患癌幾率是普通不吸煙人群的17倍。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控制體重

不要滿足于正常體重,要在正常範圍內盡可能瘦。但我們也不必過分擔心,對於超重和肥胖者,即便是很少的體重降低也能減少癌症的風險。身體肥胖可以增加患食道癌、胰腺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腎癌、膽囊癌等癌症的風險;腹部肥胖和結直腸癌、胰腺癌、絕經後的子宮內膜癌等癌症關係密切;而腰圍和結直腸癌的風險關係也非常顯著。

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甘草是不錯的防癌茶

推薦大家防癌可以喝點甘草茶,甘草可以調和藥物作用,是名副其實的溫陽抗癌的藥物。現代藥理學也證明甘草含有甘草次酸、甘草酸,都有非常好的抗癌活性,因此甘草具有扶正、溫陽、抗癌的作用,是日常防癌保健的一個非常好的藥食同源的中藥。每天10克甘草,煮水、熬水代茶飲即可。

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適度游泳是抗癌良方

研究結果證明,適度游泳的肝癌患者生存時間長於不游泳和過度游泳的患者。原因在於,適度游泳能提高體內的多巴胺,而多巴胺具有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的作用。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每天吃蔬菜

心態要好,保持規律的生活很重要。因為工作原因,一般我晚上睡5個小時,這個習慣不太好,希望大家每天保證睡眠達到6至8個小時,這非常重要。飲食一定要注重清淡,我會保證一天所吃的蔬菜在2斤以上。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何裕民:不做“好女人”

二三十年的臨床實踐讓我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城市裡的女性癌症患者,70%都是“好女人”。從臨床經驗看,有三類“好女人”特別容易患癌:

1、追求完美型——消化道癌:處處追求完美,凡事愛較真,常常鑽牛角尖。

2、老好人型——乳腺癌、胃癌: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時時扮演“老好人”的角色,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有淚往肚子裡咽。

3、女強人型——多種癌症:在工作中非常爭強好勝,為事業過分拼命,常常熬夜加班。

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首席專家李佩文:吃的粗一點

多吃點粗糧很重要,買饅頭、買麵包,哪個黑買哪個,它含有纖維素。還有,現在使用榨汁機太多,有人榨汁以後把纖維素扔了,光喝汁不行,纖維素很重要。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增加大便量,減少毒素濃度,促進腸道細菌酵解,有利於防癌。糧食太細了就沒有纖維素了,跟大腸癌、乳腺癌發生有關。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每年做一次體檢

20~40歲的普通女性至少每3年要到醫院做一次乳腺檢查;對於乳腺癌高危人群,年過35歲就要定期進行乳腺B超或是鉬鈀檢查;如果是有家族病史,篩查年齡還要提前到30歲,普通人群在年過40歲後則要每年一次檢查。

對於癌症,預防很是重要。國內10頂尖腫瘤專家的防癌建議僅供大家參考。另外,大家也要重視治未病,每年定期到醫院進行體驗,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如血小板。

細思極恐,該預防癌症?

惡性腫瘤的高發讓大家很是擔心,生活中到底該怎麼預防?在男性人群中,肺癌發病排在第1位,女性發病排第一的是乳腺癌,肺癌排在第二位。但在死亡率方面,肺癌都是排在首位,這和疾病本身的特性有關,早期發現在肺癌防治中最為重要。

早發現,早治療,對於癌症來說十分重要。此外,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遠離放射物等對於癌症的預防來說尤為重要。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我國10位頂尖腫瘤專家總結的防癌建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少生氣

我從不主張吃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我的防癌秘方只有一條:保持愉悅的心情。“壓力激素”,又稱“毒性激素”。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抑鬱等,令壓力激素水準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讓癌症有了可乘之機!長期生氣,可能氣出食道癌、乳腺癌、肺癌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少吃油炸食品

防癌一定要避免吃過多的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油炸作為一種極不健康的烹調方式,受到了多位元腫瘤專家的抨擊。長期吃油炸食品,容易誘發腸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控制吸煙

煙草的危害已經為全球承認,為了全家人的健康,我懇求各位癮君子戒煙吧!千萬不要等到來腫瘤醫院再戒,就晚了。假設普通人患肺癌幾率為1,大量吸煙的人患癌幾率是普通不吸煙人群的17倍。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控制體重

不要滿足于正常體重,要在正常範圍內盡可能瘦。但我們也不必過分擔心,對於超重和肥胖者,即便是很少的體重降低也能減少癌症的風險。身體肥胖可以增加患食道癌、胰腺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腎癌、膽囊癌等癌症的風險;腹部肥胖和結直腸癌、胰腺癌、絕經後的子宮內膜癌等癌症關係密切;而腰圍和結直腸癌的風險關係也非常顯著。

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甘草是不錯的防癌茶

推薦大家防癌可以喝點甘草茶,甘草可以調和藥物作用,是名副其實的溫陽抗癌的藥物。現代藥理學也證明甘草含有甘草次酸、甘草酸,都有非常好的抗癌活性,因此甘草具有扶正、溫陽、抗癌的作用,是日常防癌保健的一個非常好的藥食同源的中藥。每天10克甘草,煮水、熬水代茶飲即可。

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適度游泳是抗癌良方

研究結果證明,適度游泳的肝癌患者生存時間長於不游泳和過度游泳的患者。原因在於,適度游泳能提高體內的多巴胺,而多巴胺具有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的作用。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每天吃蔬菜

心態要好,保持規律的生活很重要。因為工作原因,一般我晚上睡5個小時,這個習慣不太好,希望大家每天保證睡眠達到6至8個小時,這非常重要。飲食一定要注重清淡,我會保證一天所吃的蔬菜在2斤以上。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何裕民:不做“好女人”

二三十年的臨床實踐讓我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城市裡的女性癌症患者,70%都是“好女人”。從臨床經驗看,有三類“好女人”特別容易患癌:

1、追求完美型——消化道癌:處處追求完美,凡事愛較真,常常鑽牛角尖。

2、老好人型——乳腺癌、胃癌: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時時扮演“老好人”的角色,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有淚往肚子裡咽。

3、女強人型——多種癌症:在工作中非常爭強好勝,為事業過分拼命,常常熬夜加班。

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首席專家李佩文:吃的粗一點

多吃點粗糧很重要,買饅頭、買麵包,哪個黑買哪個,它含有纖維素。還有,現在使用榨汁機太多,有人榨汁以後把纖維素扔了,光喝汁不行,纖維素很重要。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增加大便量,減少毒素濃度,促進腸道細菌酵解,有利於防癌。糧食太細了就沒有纖維素了,跟大腸癌、乳腺癌發生有關。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每年做一次體檢

20~40歲的普通女性至少每3年要到醫院做一次乳腺檢查;對於乳腺癌高危人群,年過35歲就要定期進行乳腺B超或是鉬鈀檢查;如果是有家族病史,篩查年齡還要提前到30歲,普通人群在年過40歲後則要每年一次檢查。

對於癌症,預防很是重要。國內10頂尖腫瘤專家的防癌建議僅供大家參考。另外,大家也要重視治未病,每年定期到醫院進行體驗,做到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