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牌照、導流難、粘度低、變現弱,騰訊、百度也難讓梨視頻突圍

4月16日,短視頻APP梨視頻宣佈完成了騰訊領投、百度跟投的A輪融資,

總額為6.17億人民幣。

在短視頻領域監管趨嚴,火山小視頻和快手都被整改的風口浪尖,整個行業風聲鶴唳。梨視頻此時能獲得騰訊和百度投資,可能與其掛鉤人民網,且有著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的戰略“合作夥伴”的牌頭離不開關係。但是因牌照曾被暫停視頻業務的梨視頻,目前仍未公佈是否拿到了牌照,這不失是一大隱患。

在短視頻行業市場規模迅速增長的情況下,

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加碼佈局短視頻領域,梨視頻,就是騰訊繼快手之後在短視頻領域的又一大投資。目前短視頻市場雖然被快手和抖音割據,但是短視頻行業使用者增長仍然存在,也就是說,梨視頻並非沒有挖掘潛在市場的機會。

人民網“認證”成安全標示

但梨視頻牌照問題仍是一大隱患

成立於2016年的梨視頻,是澎湃新聞前CEO邱兵帶著一眾澎湃骨幹在短視頻領域創業誕生的產品。

創業初期,梨視頻獲得了華人文化負責人黎瑞剛5億元的創業資金扶持,2017年11月,其獲得了由人民網領投的Pre A輪1.67億的融資。

短視頻行業發展至今,美拍已經上市,擁有“秒拍”和“小咖秀”兩款產品的一下科技完成了E輪融資,快手同樣完成了E輪融資,一條科技也進行到了C+輪融資,對於騰訊視頻來說,處於A輪融資起步階段的梨視頻究竟有何吸引力?

梨視頻的第一大看點,

在於足夠異質化。在抖音將定位改為“紀錄美好生活”,以及將用戶群體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後,其屬性已經與快手、美拍趨於相似,以搞笑、娛樂、社交為平臺內容核心,而諸如一條二更等則是以小資情調作為賣點。

可以看出,在短視頻平臺中,定位“新聞短視頻平臺”的梨視頻,不僅區別於抖音、快手、美拍等娛樂社區平臺,也區別於主打生活的一條和二更。在依託於拍客網的搭建以及國外素材版權的購入下,

梨視頻有著穩定的視頻資訊供應,在使用者消費正從圖文到視頻轉移的時代,做視頻新聞的梨視頻無疑是有市場的。

而且新聞短視頻有著天然的媒體傳播優勢,熱點事件通常能引起全民點擊,形成熱點事件,

所以這個領域也一直是短視頻領域競相佈局的藍海,搜狐旗下的千里眼,定位也是資訊短視頻,和梨視頻的拍客團隊一樣,千里眼也在搭建各地的自媒體出品人團隊。

在鏡像娛樂看來,除了自身定位的特色,梨視頻得到騰訊和百度青睞,或許也有身份“安全”的緣故。短視頻行業成長至今,是經歷了野蠻生長階段的,而這也導致短視頻平臺屢屢與“低俗”、“要流量而不要道德”等標籤掛鉤。但是從去年開始,相關部門監管開始收嚴,短視頻行業也開始進入變革。

而今年伊始,短視頻行業又開始經歷大動盪。先是美拍停止更新,隨後快手和火山因“未成年媽媽”事件從各大應用商店下架,而今日頭條的內涵段子則直接被關停。風暴來襲下,抖音、微視、西瓜視頻都開啟了平臺自查,求生欲可以說非常強烈。

在經歷過牌照資質問題時,嗅覺敏銳的梨視頻迅速從時政突發性新聞平臺轉型為專注于年輕人的生活、思想、情感等方方面面,用講故事的方式傳遞中國聲音的“正能量”平臺,但是目前為止,梨視頻並沒有公佈自己究竟有沒有拿到牌照,如果依舊是“無證經營”,即便掛鉤人民網,亦是一大隱患。

投資快手、梨視頻,重啟微視

入局晚的騰訊能反擊今日頭條嗎?

對騰訊來說,梨視頻是繼去年的快手之後,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又一大投資。今年3月,馬化騰在接受《中國日報》記者採訪時也直言,騰訊目前正在積極探索一些新型的社交,也就是當下火爆的短視頻以及直播領域。

2016年,短視頻剛興起的時候,市場規模僅有19億,到了2017年,短視頻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57.3億,同比增長高達183.9%。而據艾瑞分析預測,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這無疑是一個很具想像空間的市場。

市場紅利下,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在加碼佈局短視頻領域佈局。騰訊先後投資快手與梨視頻,並復活了微視;今日頭條孵化出了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三大產品;阿裡旗下土豆轉型短視頻;新浪深度合作秒拍;在好看視頻和知識短視頻之後,百度投資梨視頻在短視頻領域再下一城;360旗下也有快視頻和快剪輯兩款產品。

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投資,除了去年3.5億美元投資快手,在今年3月2日,騰訊還與人民網、歌華有線計畫成立視頻合資公司人民視頻有限公司,發力直播和短視頻領域。今年4月,騰訊高調復活在2017年關閉的短視頻產品微視,並以QQ音樂曲庫,酷狗音樂為其提供資源依託,當然,騰訊旗下全部IP基本都是微視的資源支撐。

對騰訊而言,雖然“封殺”了抖音,但是短期內,除了快手與抖音尚有一戰之力,微視和梨視頻都很難支撐起一片天地。微視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梨視頻雖然產品已經成型,但事實上,其還是存在很多先天弊端。

用戶粘度差、導流困難、商業模式未形成

梨視頻自身問題重重

雖然目前短視頻江山被抖音和快手割據,但小型平臺並非沒有彎道超車的機會。據艾瑞報告顯示,當前短視頻行業在整體移動互聯網用戶中滲透率較低,且處於持續增長狀態,因此使用者增長紅利仍然存在,在未來1-2年內,隨著使用者規模接近天花板,使用者紅利期才會逐漸結束。

此外,在獲得騰訊領投的A輪融資後,對梨視頻的資金壓力緩解也是一大幫助。據藍鯨瞭解,梨視頻拍客素材的稿酬都在50-400元之間,而根據目前梨視頻日產1500條資訊短視頻計算,其每日成本就在7.5萬-60萬之間,這並不是一個小額數目。

從宏觀層面來講,2018年,短視頻領域的戰爭更加焦灼了,阿裡20億支持新土豆轉型短視頻;秒拍6億扶持內容創作者;今日頭條10億扶持內容創作者,這仍是一場砸錢搶奪用戶的戰爭。對梨視頻而言,也需要繼續燒錢來維持海量內容供應,拉動用戶增長。

但對梨視頻來說,雖然有了騰訊和百度的加持,其還是存在很多發展難題。一方面,作為以PGC為主要內容生產者的平臺,梨視頻主打的是內容消費,使用者關注的也是短視頻內容本身,而美拍、抖音這種以UGC為主要內容生產者的平臺,內容只是載體,使用者關注的則是內容背後的人。故而對梨視頻來說,很難打造社區關係,也很難提升用戶粘度。

這還是在梨視頻使用者基數本身並不龐大的情況下。據極光大資料統計,在春節期間,快手11664.5萬的春節DAU穩坐短視頻領域頭把交椅,而火山、西瓜、抖音三款“今日頭條系”短視頻APP分別以3899.2萬、3624.1萬、3496萬春節DAU位列榜單第二三四名。而梨視頻最近的一次公佈的DAU是截止2017年12月,梨視頻日活躍使用者超774萬人,尚不到抖音的四分之一。

梨視頻總編劇李鑫在接受騰訊媒體採訪時曾言:“梨視頻會把更多的目光投射到年輕上升群體的身上,他們思想活躍、喜歡分享、對世界有求知欲、表達欲、對自身權利有要求,願意嘗試新技術,接受新事物。”

雖然理想很美好,但是年輕上升群體,到底還是比不上快手和抖音向三四線線城市下沉的用戶基數龐大。梨視頻“新聞視頻平臺”的屬性,註定了其不可能走上抖音和快手的道路。

此外,目前梨視頻也沒有形成成熟的商業變現模式。不同于長視頻的內容付費和直播的用戶打賞,國內目前短視頻平臺主要營收依賴於廣告收入和電商收入,廣告收入主要分為彈跳式廣告、資訊流廣告、植入廣告,電商收入則主要為個人電商變現模式和平臺電商變現模式。

對於梨視頻來說,因為做“新聞資訊平臺”,目前很難與電商模式掛鉤,且很難做植入廣告,而資訊流廣告主要依靠流量,梨視頻用戶端流量並不驚豔,彈跳式廣告長度因為2-5分鐘的視頻長度,似乎也並不允許。

梨視頻自身問題重重下,騰訊和百度的入場,也不一定能助陣梨視頻在短視頻大戰中突圍。

(文章來源於:鏡像娛樂摘編)

但是從去年開始,相關部門監管開始收嚴,短視頻行業也開始進入變革。

而今年伊始,短視頻行業又開始經歷大動盪。先是美拍停止更新,隨後快手和火山因“未成年媽媽”事件從各大應用商店下架,而今日頭條的內涵段子則直接被關停。風暴來襲下,抖音、微視、西瓜視頻都開啟了平臺自查,求生欲可以說非常強烈。

在經歷過牌照資質問題時,嗅覺敏銳的梨視頻迅速從時政突發性新聞平臺轉型為專注于年輕人的生活、思想、情感等方方面面,用講故事的方式傳遞中國聲音的“正能量”平臺,但是目前為止,梨視頻並沒有公佈自己究竟有沒有拿到牌照,如果依舊是“無證經營”,即便掛鉤人民網,亦是一大隱患。

投資快手、梨視頻,重啟微視

入局晚的騰訊能反擊今日頭條嗎?

對騰訊來說,梨視頻是繼去年的快手之後,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又一大投資。今年3月,馬化騰在接受《中國日報》記者採訪時也直言,騰訊目前正在積極探索一些新型的社交,也就是當下火爆的短視頻以及直播領域。

2016年,短視頻剛興起的時候,市場規模僅有19億,到了2017年,短視頻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57.3億,同比增長高達183.9%。而據艾瑞分析預測,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這無疑是一個很具想像空間的市場。

市場紅利下,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在加碼佈局短視頻領域佈局。騰訊先後投資快手與梨視頻,並復活了微視;今日頭條孵化出了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三大產品;阿裡旗下土豆轉型短視頻;新浪深度合作秒拍;在好看視頻和知識短視頻之後,百度投資梨視頻在短視頻領域再下一城;360旗下也有快視頻和快剪輯兩款產品。

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投資,除了去年3.5億美元投資快手,在今年3月2日,騰訊還與人民網、歌華有線計畫成立視頻合資公司人民視頻有限公司,發力直播和短視頻領域。今年4月,騰訊高調復活在2017年關閉的短視頻產品微視,並以QQ音樂曲庫,酷狗音樂為其提供資源依託,當然,騰訊旗下全部IP基本都是微視的資源支撐。

對騰訊而言,雖然“封殺”了抖音,但是短期內,除了快手與抖音尚有一戰之力,微視和梨視頻都很難支撐起一片天地。微視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梨視頻雖然產品已經成型,但事實上,其還是存在很多先天弊端。

用戶粘度差、導流困難、商業模式未形成

梨視頻自身問題重重

雖然目前短視頻江山被抖音和快手割據,但小型平臺並非沒有彎道超車的機會。據艾瑞報告顯示,當前短視頻行業在整體移動互聯網用戶中滲透率較低,且處於持續增長狀態,因此使用者增長紅利仍然存在,在未來1-2年內,隨著使用者規模接近天花板,使用者紅利期才會逐漸結束。

此外,在獲得騰訊領投的A輪融資後,對梨視頻的資金壓力緩解也是一大幫助。據藍鯨瞭解,梨視頻拍客素材的稿酬都在50-400元之間,而根據目前梨視頻日產1500條資訊短視頻計算,其每日成本就在7.5萬-60萬之間,這並不是一個小額數目。

從宏觀層面來講,2018年,短視頻領域的戰爭更加焦灼了,阿裡20億支持新土豆轉型短視頻;秒拍6億扶持內容創作者;今日頭條10億扶持內容創作者,這仍是一場砸錢搶奪用戶的戰爭。對梨視頻而言,也需要繼續燒錢來維持海量內容供應,拉動用戶增長。

但對梨視頻來說,雖然有了騰訊和百度的加持,其還是存在很多發展難題。一方面,作為以PGC為主要內容生產者的平臺,梨視頻主打的是內容消費,使用者關注的也是短視頻內容本身,而美拍、抖音這種以UGC為主要內容生產者的平臺,內容只是載體,使用者關注的則是內容背後的人。故而對梨視頻來說,很難打造社區關係,也很難提升用戶粘度。

這還是在梨視頻使用者基數本身並不龐大的情況下。據極光大資料統計,在春節期間,快手11664.5萬的春節DAU穩坐短視頻領域頭把交椅,而火山、西瓜、抖音三款“今日頭條系”短視頻APP分別以3899.2萬、3624.1萬、3496萬春節DAU位列榜單第二三四名。而梨視頻最近的一次公佈的DAU是截止2017年12月,梨視頻日活躍使用者超774萬人,尚不到抖音的四分之一。

梨視頻總編劇李鑫在接受騰訊媒體採訪時曾言:“梨視頻會把更多的目光投射到年輕上升群體的身上,他們思想活躍、喜歡分享、對世界有求知欲、表達欲、對自身權利有要求,願意嘗試新技術,接受新事物。”

雖然理想很美好,但是年輕上升群體,到底還是比不上快手和抖音向三四線線城市下沉的用戶基數龐大。梨視頻“新聞視頻平臺”的屬性,註定了其不可能走上抖音和快手的道路。

此外,目前梨視頻也沒有形成成熟的商業變現模式。不同于長視頻的內容付費和直播的用戶打賞,國內目前短視頻平臺主要營收依賴於廣告收入和電商收入,廣告收入主要分為彈跳式廣告、資訊流廣告、植入廣告,電商收入則主要為個人電商變現模式和平臺電商變現模式。

對於梨視頻來說,因為做“新聞資訊平臺”,目前很難與電商模式掛鉤,且很難做植入廣告,而資訊流廣告主要依靠流量,梨視頻用戶端流量並不驚豔,彈跳式廣告長度因為2-5分鐘的視頻長度,似乎也並不允許。

梨視頻自身問題重重下,騰訊和百度的入場,也不一定能助陣梨視頻在短視頻大戰中突圍。

(文章來源於:鏡像娛樂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