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豬價暴跌之後,還有多少養豬人仍在堅守?

↑ 點擊上方“中國糧油

豬價固有漲有跌,但前段時間的暴跌嚇壞了不少養豬人,許多養戶表示要退出養豬業!那麼經過暴跌後,還有多少養豬人仍在堅守?

其實,大多養殖者特別像股市裡的散戶,

見漲就養,見跌就棄,這種善變肯定是行不通的。歷史不斷證明,跟著市場行情永遠致不了富!養殖戶想熬過寒冬,在大浪淘沙中努力堅守,必須做好三個“轉變”!

豬價暴跌之後,還有多少養豬人仍在堅守?

綜合三明日報 、億利新中農

“節前漲,節後跌”,生豬價格向來有這樣一個規律。

去年11月,豬價突破每公斤16元;春節期間基本保持在14元左右。春節後,豬價迅速下跌,目前每公斤10元左右,

最低甚至達9.4元,創下近年來低點。業內專家表示,這次豬價下跌速度很快。

豬價固然有漲有跌,但近期暴跌出人意料。在豬價暴跌之後,還有多少養豬人仍在堅守?如何看待豬肉市場走勢,如何應對?

養豬寒冬來襲 大多數人仍在堅守

“日子不好過了,算上飼料、疫苗、母豬成本及藥物保健等各方面的投入,一頭豬的養殖成本大約要每公斤12元,現在銷售生豬,外三元品種的生豬每公斤售價僅10元,

而內三元品種的每公斤才賣8元多。每賣一頭豬,大概就要虧損幾百元。”生豬養殖業主們紛紛叫苦。

養豬業新一輪寒冬來了?會持續多久?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無法預計,以前一般“豬週期”就幾個月時間,每年都有淡旺季,但上一輪的生豬價格高價位運行達兩年多,而且如今市場價格公開透明、資訊傳遞迅速,豬價已越來越難以預測。也有人預測此次生豬價格低價位運行可能又要兩年多時間。

“市場很敏感。養的豬一多,豬飼料價格自然上漲。對我們來說是雪上加霜。”鄭紹錦說,最近玉米每噸已2100元,價格上漲了10%,大豆粕每噸3100元,價格上漲了20%。他的養豬場最近減欄4000頭左右,現有存欄只剩下七八千頭了。

中小規模的養殖場大多數也在對生豬進行減欄。鄭紹錦除了加強生產各環節管理、淘汰落後母豬外,還想對企業進行設備升級改造,

以降低養豬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卻苦於養豬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甚至想儲備豬飼料等原材料,也缺錢。”

總而言之,這是養豬業的寒冬,中小規模養殖者甚至通過養豬專業合作社“抱團取暖”,也難以擋住市場大趨勢,大多數養豬戶只能採取保留適當優質母豬數量等各種方式堅守,希望養豬業的春天早日到來!

歷史不斷證明,跟著市場行情永遠無法致富!

當前,

我國經濟轉入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生豬養殖企業經歷飼料漲價、豬價大跌等多重打擊,有人認為,此輪“豬週期”,行業將重新洗牌。危中有機,在大浪淘沙中努力堅守,興許能堅持下來,在下一輪豬價高價位運行的“豬週期”中,就能趁機崛起,或佔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大多養殖者特別像股市裡的散戶。然而,歷史不斷證明,跟著市場行情永遠無法致富!一些大集團、大公司養殖規模大,實力雄厚,能經得起風浪。那中小養戶如何抗風險?

面對當前生豬市場的階段性疲軟,各養殖業主紛紛減少存欄數,淘汰落後母豬,優化結構,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同時,豬農想在養豬行業繼續生存,發家致富,還需做好這三個轉變!

中國農民要想依靠養殖發家致富,需做好三個轉變:

一、由單打獨鬥向團隊轉變

隨著資本的介入,養殖業也由過去的高分散、低成本、低素養向集約化、資本化、公司化轉變。廣大養殖戶,應當意識到以個體競爭集團的必然失敗性。

中小規模的養殖者,規模、融資能力有限,聯合起來,抱團發展,似乎是一個好的選擇。比如成立養豬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採購、統一銷售價格等,以降低豬飼料、獸藥等養殖成本,增強市場風險的抵抗力。有的還依託合作社專門成立公司,以幫助社員獲得貸款。然而,抱團也並不容易。由於整體養殖規模不足等因素,在市場大趨勢面前,簡單抱團,顯然不夠,必須考慮深度融合,強化合作與發展。

二、由看價格向找趨勢轉變

作為農業養殖戶,大多有著豐富的經驗,其實並不缺乏行業資訊,缺乏的是眼界、觀念,如何分析這些資訊以供決策,就是一個關鍵。見漲就養,見跌就棄,這種善變肯定是行不通的。相比於單純的看價格,我們更應當瞭解整體趨勢。

例如:從2016年豬價到達歷史高點以來,國內豬肉價格是逐年下降的,至今年3月,達到歷史最低。

近三年豬肉價格高低點對比曲線

實力雄厚,能經得起風浪。那中小養戶如何抗風險?

面對當前生豬市場的階段性疲軟,各養殖業主紛紛減少存欄數,淘汰落後母豬,優化結構,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同時,豬農想在養豬行業繼續生存,發家致富,還需做好這三個轉變!

中國農民要想依靠養殖發家致富,需做好三個轉變:

一、由單打獨鬥向團隊轉變

隨著資本的介入,養殖業也由過去的高分散、低成本、低素養向集約化、資本化、公司化轉變。廣大養殖戶,應當意識到以個體競爭集團的必然失敗性。

中小規模的養殖者,規模、融資能力有限,聯合起來,抱團發展,似乎是一個好的選擇。比如成立養豬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採購、統一銷售價格等,以降低豬飼料、獸藥等養殖成本,增強市場風險的抵抗力。有的還依託合作社專門成立公司,以幫助社員獲得貸款。然而,抱團也並不容易。由於整體養殖規模不足等因素,在市場大趨勢面前,簡單抱團,顯然不夠,必須考慮深度融合,強化合作與發展。

二、由看價格向找趨勢轉變

作為農業養殖戶,大多有著豐富的經驗,其實並不缺乏行業資訊,缺乏的是眼界、觀念,如何分析這些資訊以供決策,就是一個關鍵。見漲就養,見跌就棄,這種善變肯定是行不通的。相比於單純的看價格,我們更應當瞭解整體趨勢。

例如:從2016年豬價到達歷史高點以來,國內豬肉價格是逐年下降的,至今年3月,達到歷史最低。

近三年豬肉價格高低點對比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