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明節剛過,我第一次講起這段經歷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前兩天是清明節,本來想在節前跟大家講一講清明來歷的,但時間不湊巧,沒趕上啊,那咱們就節後講一下吧,相信小夥伴們不會介意的。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很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主要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大約開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說到這裡,寺姐插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啊,

是在去年的清明節,大家都知道,寫文字的人大部分都是日夜顛倒,習慣性晚上工作,因此那天晚上寺姐睡的也很晚,睡的時候差不多已經淩晨快4點了。不知道是不是跟壯哥在一起工作久了,再加上剛剛去內觀禪修完回來,就人的身體自然而然變得對某些事物比較敏感。睡覺之前,就覺得這一天有點怪怪的,周圍好像挺熱鬧的,但是想想也就是一團團的能量場,我不招惹他們,
應該也沒事。果然睡著之後就開始做夢了,一個很宏觀的場景,灰黃灰黃的畫面,特別荒涼的一條路,非常寬廣。當時路上只有寺姐一個人在,莫名其妙的張望著,在想這是哪裡。突然周圍開始慢慢出現人影,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但是奇怪的是他們全部都往前走,我根本看不到臉,只能看到背影,我喊他們想問問這是哪裡,但是他們就像沒聽到一樣,完全不理我。於是我就很著急的也想往前走,
看看他們去哪裡,但奇怪的是,我發現自己在那條路上只能左右移動,根本不能前後走動,就好像我面前有一扇透明的玻璃牆一樣,阻攔著我的去路。當時腦袋裡突然冒出來一個念頭,應該是直覺吧,覺得這應該就是黃泉路了。

要知道天天跟在壯哥身邊,這種事情瞭解的不少,當時就覺得,竟然來到了黃泉路,那我非要看看你們都長啥樣不可,

大不了就是被你們帶走唄。於是好奇心驅使著寺姐的膽量,二話不說,我伸手迅速的拽住從身邊經過的一個“人”,當然,手是從身體上穿過去了的,根本沒拽住。但是這個舉動也引起了那個“人”的注意,他竟然轉過身來面對我,站在我對面。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依然是面目模糊,只是一個人影,就根本沒有臉和五官。但我當時的認知中,竟然可以讀出他的年紀,是個20歲左右的年輕男孩,
穿著白色衣服,雖然沒有五官,但感覺還是蠻清秀的。我就問他你們這是去哪?他看到我也不驚訝,就回答說我們要回家了。回家?你們家在哪啊?能帶我去看看嗎?他搖搖頭跟我說:別耽誤我時間,你也快回去吧。

說完他就轉身繼續走了,當然我肯定是追不上的,正準備喊他的時候,我發現自己醒了。習慣性的拿起手機看看,時間是淩晨5點多。這件事就被我記在心裡了,因為實在太真實,完全不像是做夢。第二天見到壯哥,我就跟他講自己的這個夢,我問說我不是真的去黃泉路了吧。壯哥也是很壞很神秘的笑笑,就問我說還記不記得他講“觀落陰”那期節目。我說當然記得啊,真的畫面很像。然後壯哥說我可能最近身體不好,比較虛,被一些特殊的能量觀落陰了。事後我自己再回憶分析,那天我看到的場景與時間,應該是鬼門關打開後即將關閉,所有出來看望在世親人的“小飄飄”們,正要趕回陰間的時候,所以他們可以往前走,而我卻不行。

好,囉嗦了這麼久,就是跟大家先講一個寺姐在清明節時候的親身經歷,所以這一天體質比較弱的人,還是早點睡,別再外面晃蕩的好。那清明其實與古代的農業生產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清明時節,天氣清爽、雨水漸漸增多, 正是農耕的好時候。在《歲時百問》中就有寫到: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最初的清明其實就是一個農耕節,也沒有掃墓的習慣,一直到很後來才逐漸成為一個傳統節日。而這個習俗形成,與寒食節有關,而寒食節又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文公的賢臣介子推而形成的。

— END —

完全不像是做夢。第二天見到壯哥,我就跟他講自己的這個夢,我問說我不是真的去黃泉路了吧。壯哥也是很壞很神秘的笑笑,就問我說還記不記得他講“觀落陰”那期節目。我說當然記得啊,真的畫面很像。然後壯哥說我可能最近身體不好,比較虛,被一些特殊的能量觀落陰了。事後我自己再回憶分析,那天我看到的場景與時間,應該是鬼門關打開後即將關閉,所有出來看望在世親人的“小飄飄”們,正要趕回陰間的時候,所以他們可以往前走,而我卻不行。

好,囉嗦了這麼久,就是跟大家先講一個寺姐在清明節時候的親身經歷,所以這一天體質比較弱的人,還是早點睡,別再外面晃蕩的好。那清明其實與古代的農業生產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清明時節,天氣清爽、雨水漸漸增多, 正是農耕的好時候。在《歲時百問》中就有寫到: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最初的清明其實就是一個農耕節,也沒有掃墓的習慣,一直到很後來才逐漸成為一個傳統節日。而這個習俗形成,與寒食節有關,而寒食節又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文公的賢臣介子推而形成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