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它是補虛第一方,流傳了千年!有這10種症狀的人最需要~

《紅樓夢》中有兩個性格大相徑庭的角色,一個是林黛玉,另一個就是王熙鳳了。今天為什麼要提到這兩位呢?因為她們倆都隕於兩個字——虛勞。

林黛玉先天不足,常年鬱結于心,自然藥石無靈,神去魂歸;

王熙鳳心性好勝,心氣內動如火,灼傷精液,每逢月事,即崩漏淋漓不盡,氣怒交接之後耗精傷神,命去。

虛勞,可能是因為先天不足,久病不愈,心力操勞,大出血,產後失調等造成的,初期症狀一般與現代人所說的亞健康狀態相似。

那到底哪些症狀是虛勞呢?

女子月經不調,

男子五勞七傷;

體虛多病,多伴有陳年舊疾;

身冷體重、畏寒怕冷、虛不受補(吃點補的就拉肚子、上火);

脾胃差,動輒胃痛、鬧肚子、不消化;

口爛(脾胃傷)、鼻幹(肺傷)、氣急(氣虛);

食不知味、羸瘦(體弱);

五心煩熱(陰陽不調)、目花、耳鳴;

驚悸、夢☆禁☆遺(陰虛)、往來寒熱;

怠惰、嗜臥、疲倦(虛);

常年咳嗽、吐血(血不循經)。

古語又說,虛勞之病,百脈空虛(無氣無力)、精血枯涸(無血)。那如何治得了這虛勞?

“醫聖”張仲景:補虛第一方——薯蕷丸

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有載: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現在把薯蕷丸的組方給大家理一理:

薯蕷(淮山藥)三十分,甘草二十八分,當歸、桂枝、曲、幹地黃、豆黃卷各十分;人參七分,阿膠七分,芎、芍藥、白朮、麥門冬、杏仁各六分,防風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乾薑三分,白蘞二分,大棗(百枚,為膏),將這二十一味藥一起研成細末,

煉蜜成丸,每次空腹用黃酒送服一丸。

薯蕷肉最厚,體滑多涎,黏稠色白,不寒不熱,不潤不燥,為脾胃之所均喜。故其用為能致胃津於脾,而脾胃以和。薯蕷丸中,薯蕷為君藥,且補氣之參苓術草乾薑大棗用量亦重,而補陰之芎歸地芍麥冬阿膠則用量較輕,

而祛風之桂枝防風黃卷柴胡白斂用量更輕。

可見其方立意在使補氣藥輔君藥以扶正補中,使血藥佐風藥以驅邪;再用少許之杏仁桔梗以開肺而主治節,用神曲以啟脾。全方補中有消,扶正祛邪,此正仲景處方精義入神之處。

薯蕷丸是四君子湯+四物湯=八珍湯的原始祖方,為補虛之品,可常期保健服用。該方看起來複雜,但將組方剖析開來,就會發現補中有疏,靜中有動,藥物用量比例明晰,配伍精當,主輔分明。實為補虛第一大經方丸。

除了能治虛勞,現代很多中醫也會用薯蕷丸來治療小孩子的身體陰寒,經常感冒,或者感冒後經久不愈。

如果朋友們時間寬鬆,家裡場地又足的話,可以按照文中給的方子去中醫館拿藥自己在家做,不想自己動手的朋友可以買現成的丸子,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家店裡的良品,好評上千,大家買的時候要跟掌櫃的交代好是要丸子還是要原料哦,因為他們默認是發原料哦~

為補虛之品,可常期保健服用。該方看起來複雜,但將組方剖析開來,就會發現補中有疏,靜中有動,藥物用量比例明晰,配伍精當,主輔分明。實為補虛第一大經方丸。

除了能治虛勞,現代很多中醫也會用薯蕷丸來治療小孩子的身體陰寒,經常感冒,或者感冒後經久不愈。

如果朋友們時間寬鬆,家裡場地又足的話,可以按照文中給的方子去中醫館拿藥自己在家做,不想自己動手的朋友可以買現成的丸子,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家店裡的良品,好評上千,大家買的時候要跟掌櫃的交代好是要丸子還是要原料哦,因為他們默認是發原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