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外婆,是站在灶台邊的巫師(二)

二十萬吃貨的精神故鄉

今天的廣州有點涼涼的,早上等公交的時候,聽到旁邊的老太太們討論著:“現在的小姑娘都不怕冷嗎?又是短裙又是短袖的。人老了不懂啊,追不上年輕人。

” 然後我看著她們上了公車消失在視野裡。

老人們發出“追不上年輕人”的感慨,應該也是無奈又無力的吧。年輕一輩和老一輩人之間的距離似乎越拉越遠,真怕哪一天回頭看時,已尋不到家裡老人的身影了。

今晚,深夜君依然為你帶來關於外婆的故事。 祈求歲月你慢點走啊。

——深夜君

- 接上篇 -

農忙季節,穀子打完了,最後一個環節便是清理穀場,燒稻草,小孩子們看著豔豔火光很是歡喜,

紛紛拿著紅薯去燒。小孩子燒紅薯無外乎是屢試屢敗,屢試不爽。

燒紅薯也是有講究的,首先是選材,紅薯不能挑太大個,也不能選太小個的,大的不易熟,小個的容易烤成焦黑,肉就沒了。再就是要掌控好火候,火焰一騰三丈高時萬不能放紅薯,容易焦。最好是在草灰將熄未熄的時候,刨一個坑,埋好自己的紅薯,然後坐在穀場上盯著。

火堆總是會給我們驚喜,總會有遺留的穀子 “砰”得一聲爆炸,小孩子們便喊起來,爆米花耶。我第一次聽到這麼洋氣的詞語,一臉豔羨。然後哄搶著,在草灰裡拔出來,就著灰塵吃掉。然後推到一旁眼饞的我,說,你沒有爸爸,我們不和你玩。我手裡抱著外婆在菜園裡挖出的紅薯,爬起來,

默默站在一邊等他們走開。

等到天麻黑了,大部分人都回家吃飯,還有零星幾個人在火堆邊倒騰。我壓抑著內心的興奮,心想他們都走了,我就可以在火堆裡燒紅薯了。可其中一個稍大點的小孩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竟然打來一盆水澆了上去,並說:“這是我家的草,

不給你燒。”

“年紀小,心眼真壞!以後我家燒稻草你也不許來!”我回頭一看,是外婆在後面發狠。他們一見外婆,就一哄而散了。外婆接過我手裡的紅薯,說:“拿回去灶裡燒。”

後來外婆每次做飯,只要我在,都會丟一個紅薯在灶眼裡。

那個時候,我不太清楚爸爸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

我想我是有爸爸的。每隔一段時間,我媽媽都會帶我去見我爸爸,隔著鐵窗和我爸爸說話,如果我媽媽買紅塔山給看守,我還能進去和我爸爸玩,那裡面有很多紅磚,瓦,還有男人。

我總問我的爸爸為什麼不能出來,外婆在前面走,不答話。很多年以後,她告訴我,那時候我總是愛追著她問,看著我小小的,晃晃悠悠的,她心疼得很。就像多年以後,我心疼她一樣。

外婆廚房最熱鬧的時候,當屬過年了。大傢伙兒裹著雪,裹著風,裹著一年的疲倦圍攏在外婆的灶台邊,閒話家常,打趣逗樂。興致來了,丟幾個紅薯在灶裡。爭搶著要吃。

偶爾丟進去的紅薯也有找不見的時候,我急得直跳腳,嚷嚷著:“紅薯燒沒了,沒了!”

外婆操著火鉗,在灶眼裡扒拉,試圖給我找那個消失的紅薯,柴火翻了幾翻,火星子飛濺。

一旁的小舅一聲驚呼:“真的是,我這西裝可是幾千塊,燒壞了你賠的起嗎。”外婆笑著拍打舅舅。

小舅舅哈著熱氣,來回踱步,鞋子上還有碎碎的薄冰,一走一個浮水印。

母親拾著柴火說,不要找了,是你舅舅拿了。

這樣的時候,也是別有一番趣味。

外婆在灶台邊忙活,因為過年擺宴席比較多,為了方便省事,大部分都是撿一些熟菜出來蒸。因為小舅一年才回一次家,他的房間總是攤著幾個大簸箕,有蒸貨,臘貨,鹵菜,裹面油炸棗子,蓮藕,紅薯。他的床尾還用鐵絲掛著臘腸,臘肉。臘魚。

最值得一說的是我們那兒獨有的蟠龍菜,我們方言叫“魚糕”、“卷”。 條狀,有紅色,黃色。紅色是食用顏料刷一層,黃色是用蛋黃刷一層。

通常過年辦酒時才能吃到。這蟠龍菜可以做主角,做主角一般是“扣碗子”,先將魚糕或卷打底、在碗裡碼好,在上面可以鋪上粉絲,紅棗,豆鼓之類的,在蒸籠裡蒸好了,拿出來將碗扣在盤上,擺上桌子,要吃的時候打開,也是熱騰騰的。吃起來真是應了那句“吃肉不見肉,吃魚不見魚”。

也可以做配角。放在炒飯裡,下在火鍋裡,裹一層濃濃的肉湯,很是美味。

外婆將魚糕、卷攤在簸箕上,吃的時候切一截,但是吃時間久了,會長毛毛的黴。外婆就會拿去蒸鍋裡“回火”。

- 未完待續 -

文 / 河那邊

圖片 / 百度圖片

我心疼她一樣。

外婆廚房最熱鬧的時候,當屬過年了。大傢伙兒裹著雪,裹著風,裹著一年的疲倦圍攏在外婆的灶台邊,閒話家常,打趣逗樂。興致來了,丟幾個紅薯在灶裡。爭搶著要吃。

偶爾丟進去的紅薯也有找不見的時候,我急得直跳腳,嚷嚷著:“紅薯燒沒了,沒了!”

外婆操著火鉗,在灶眼裡扒拉,試圖給我找那個消失的紅薯,柴火翻了幾翻,火星子飛濺。

一旁的小舅一聲驚呼:“真的是,我這西裝可是幾千塊,燒壞了你賠的起嗎。”外婆笑著拍打舅舅。

小舅舅哈著熱氣,來回踱步,鞋子上還有碎碎的薄冰,一走一個浮水印。

母親拾著柴火說,不要找了,是你舅舅拿了。

這樣的時候,也是別有一番趣味。

外婆在灶台邊忙活,因為過年擺宴席比較多,為了方便省事,大部分都是撿一些熟菜出來蒸。因為小舅一年才回一次家,他的房間總是攤著幾個大簸箕,有蒸貨,臘貨,鹵菜,裹面油炸棗子,蓮藕,紅薯。他的床尾還用鐵絲掛著臘腸,臘肉。臘魚。

最值得一說的是我們那兒獨有的蟠龍菜,我們方言叫“魚糕”、“卷”。 條狀,有紅色,黃色。紅色是食用顏料刷一層,黃色是用蛋黃刷一層。

通常過年辦酒時才能吃到。這蟠龍菜可以做主角,做主角一般是“扣碗子”,先將魚糕或卷打底、在碗裡碼好,在上面可以鋪上粉絲,紅棗,豆鼓之類的,在蒸籠裡蒸好了,拿出來將碗扣在盤上,擺上桌子,要吃的時候打開,也是熱騰騰的。吃起來真是應了那句“吃肉不見肉,吃魚不見魚”。

也可以做配角。放在炒飯裡,下在火鍋裡,裹一層濃濃的肉湯,很是美味。

外婆將魚糕、卷攤在簸箕上,吃的時候切一截,但是吃時間久了,會長毛毛的黴。外婆就會拿去蒸鍋裡“回火”。

- 未完待續 -

文 / 河那邊

圖片 / 百度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