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被“玩兒壞”的糖皮質激素——藥?“毒藥”?

血液病患者治療過程中,離不開各種激素類藥物,無論治癒與否,血液病患者對就激素類藥物的恐懼和嫌棄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避之唯恐不及!

門診時經常會遇到病人詢問這些問題:

醫生,這個藥含不含激素?我可不可以不吃激素藥啊?

醫生,我堅決不吃激素藥!

醫生,您開的中藥那麼管用,是不是裡面加了激素了?

醫生,我用了幾天激素,紅點沒了,可我感覺自己臉大了,是不是激素臉?

……

激素,為何從醫生手裡的“良藥”,變成了患者眼裡的“毒藥”?

先說說激素是什麼?

其實,人體本身就存在甚至產生各種激素,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信號傳遞,同時,它也是一大類物質,常見如性激素,糖皮質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等等。

而讓萬千患者非常恐懼的,一般是指糖皮質激素,其他激素純屬無辜!

認識一下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有著強烈的免疫抑制效能和抗炎作用,它的發現和運用是人類醫學進步最重要的標誌之一,甚至每年都在挽救成千上萬的患者的性命,比如血小板數值極低的患者,搭配糖皮質激素治療,可迅速提升血小板數值,

避免嚴重出血現象。

那麼,激素是怎麼被“玩兒壞”的呢?

糖皮質激素的強烈抗炎效果可以讓某些炎症為主的慢性病得到全面壓制,比如過敏性紫癜,讓人有瞬間痊癒的感覺,一些不良醫生過度應用激素為患者控制病情,以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而不明就裡的病人,往往還會沉浸在“治好病”的“喜悅”之中。

長此以往,隨著激素的大劑量和長時間應用,副作用出現在所難免,

這時,又會有一些醫生有意或無意地告訴你不該亂用激素,而患者此時“恍然大悟”,但多數患者對藥物的認知是有限的,在他們的意識中,只有有效或無效,含激素或不含激素之分,再次用藥時,但凡醫生告知此藥含激素,只能一味地拒絕了!

其實,激素是一把“雙刃劍”,固然它有諸多不良反應,但我們不能否認它對一些重症急症的搶救性治療作用。

為此,血液病患者接受治療時,應早診早治,在病情可控的情況下,採用無任何副作用的中醫藥辨證治療;而當血液病患者不得不用激素時,對待激素類藥物一定要理性,一定要合理應用,遵醫囑服藥,未免副作用太多,及早配合中藥辨證治療,減毒增效!

轉自微信公眾號:血小板減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