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是如何在一個月內讓一個學生拿到華杯賽2等獎

作為一名教了10幾年小學奧數的老師,受朋友之托,在今年2月中旬開始給一個4年級的孩子做1對1的輔導,前後大概1個月吧。我之前很少給學生做單獨輔導,總覺得比較浪費時間。

這個學生報名參加了2017年3月份的華羅庚杯賽,按我的想法他們的父母是屬於臨時抱佛腳型。 我跟孩子父母聊天的時候瞭解到:這個孩子參加了去年的世少賽和世奧賽,都沒拿到名次,但是這個孩子的數學基礎不錯,平常學校裡面數學成績都在90以上。所以父母就想在考前給孩子特訓下,爭取考個好成績。這一個月時間大概輔導了10次左右,最後這個孩子也比較爭氣,拿到了華杯賽決賽的2等獎。

有給孩子報名參賽的父母都應該知道,我們目前國內這麼多奧數比賽,華杯的含金量是最高的。

我的培訓方法也很簡單,

就是根據歷屆華杯賽的題型,選出10種題型讓學生掌握,每節課掌握一個知識點,課後讓父母監督孩子完成佈置的作業。

這次單獨輔導的感觸給我很深:因為之前上課一個班級都幾十個孩子,我大多比較關注那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對此深表汗顏。也讓我真正知道了只要方法得當和孩子努力,沒有孩子是讀不好書的。今天主要談談學生在學習奧數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應該注意的細節和重點,

希望對學習奧數的孩子和家長能有所啟發。

1,基礎很關鍵

為什麼好的奧數培訓機構要搞入學考試,並不是為了給孩子增加門檻、提升培訓機構的逼格,而是要測試孩子的水準。如果老師不知道你孩子的水準,他是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針對性的教學,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家長更要明白,奧數主要是針對課堂上的數學學得相對比較扎實,

學有餘力且又對於數學有著一定興趣的學生。你的孩子連課堂的數學知識都沒有掌握好,而去學奧數,那就是捨本逐末,不但沒有效果,而且會使得孩子喪失學習的信心。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適合學奧數的學生之間也是有差別的,奧數學習也是必須要分層次、分難度,根據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內容和難度,因人因地因時而宜的。在難度的選擇上,
以學生上課能聽懂,課下花點功夫就能基本掌握為准。

2,教學方法很重要

奧數不是用來教的,而是通過奧數題來進行思維方向上的引導的。

可以找一些有趣的,思考方向廣闊的題,進行適當的思考方向上的引導,從而使孩子自己從中思考出許多東西,這樣孩子的思維水準自然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對於老師或家長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數學思想,要能用孩子能聽明白的方式講解。

家長或老師在“奧數”的教學實踐中,不要一味的去追求難,而要本著“打實基礎,靈活運用”的目的,主要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它們對一些數學中看似不起眼的常識、小結論的認識,比如乘法分配律可以用來解決對角線垂直的任意四邊形面積問題,再比如等比數列求和與循環小數化分數的方法間其實存在著本質的聯繫,並且裡面還涉及到了一點“構造”的思想等等,于平凡處見不平凡,化腐朽為神奇,讓學生在“我怎麼沒想到”的感歎聲中不斷加深對數學的認識,在不知不覺中進步。

3,要樹立孩子的信心

孩子可能會因為在奧數上的屢屢失誤而導致他的信心不足,表現出來就是不想學,沒興趣。這時候,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孩子可以做出來的,對孩子來說容易的題,每次多對都給予表揚和鼓勵,不過要注意表揚他的努力好學等方面,而不做聰明等品質上的論斷。幫助孩子重新樹立對數學的信心。

六年級開始學習奧數,最後進重點中學試驗班的同學比比皆是,這些同學都付出很大的努力!學習奧數比別人晚,有一個重大的捷徑,那就是盡可能得到老師的幫助,少走彎路。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這是學好奧數的關鍵問題!

4,奧數在於堅持

大部分的小學生在學習奧數的時候,是一週一次課,大概是2小時。很多家長就認為,授課老師水準很高了,我的孩子只要跟著老師學習就好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我們好好想想,在學校裡面,我們的數學課是怎麼上的?一個知識點,基礎概念以及基礎計算,可能就要學一周,每天有大量作業。這樣做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熟練度,通過反復練習讓他們理解知識點,並能靈活運用。

學習奧數的時候呢?可能每節課就講一個新的知識點,一周只上一次課,課後作業一般就幾道題。而且現在大部分學生本身的學習壓力就比較重,而且往往都不止報一個興趣班,很少有學生在課後會去複習這節課老師所講的內容,等到下周上課的時候發現原來聽懂學會的知識,現在又不會了。

家長如果能夠讓孩子一天抽出15分鐘做倆三道奧數題,對所學知識進行反復複習加以鞏固,那麼這些奧數的知識點就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5,解題思路要清晰

有很多同學,只注重題目的結果,不寫題目的過程,甚至60%的同學不會寫解題過程。尤其是整除問題,當說明原因和證明的時候,有的同學寫的解題過程是前言不搭後語。這些問題都反應了學生並沒有完全掌握該知識點。這些細節問題都是需要特別關注的。

小學階段,主要從具象的、生動的素材出發,引導孩子接觸、學習數學。個人認為,死記硬背這方面沒必要強調,原理、邏輯跟學生說清楚就可以了。如果要記公式,也記最基本的公式,變形公式引導他推導。

親愛的家長們,我專注于小學奧數的教學和教育理念的分享。

我每天會在朋友圈分享一些關於奧數的試題、提分技巧、教育方法方面的文章,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看看。

一個真正好的老師,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識點,而是傳授好的學習方法。

這樣孩子的思維水準自然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對於老師或家長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數學思想,要能用孩子能聽明白的方式講解。

家長或老師在“奧數”的教學實踐中,不要一味的去追求難,而要本著“打實基礎,靈活運用”的目的,主要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它們對一些數學中看似不起眼的常識、小結論的認識,比如乘法分配律可以用來解決對角線垂直的任意四邊形面積問題,再比如等比數列求和與循環小數化分數的方法間其實存在著本質的聯繫,並且裡面還涉及到了一點“構造”的思想等等,于平凡處見不平凡,化腐朽為神奇,讓學生在“我怎麼沒想到”的感歎聲中不斷加深對數學的認識,在不知不覺中進步。

3,要樹立孩子的信心

孩子可能會因為在奧數上的屢屢失誤而導致他的信心不足,表現出來就是不想學,沒興趣。這時候,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孩子可以做出來的,對孩子來說容易的題,每次多對都給予表揚和鼓勵,不過要注意表揚他的努力好學等方面,而不做聰明等品質上的論斷。幫助孩子重新樹立對數學的信心。

六年級開始學習奧數,最後進重點中學試驗班的同學比比皆是,這些同學都付出很大的努力!學習奧數比別人晚,有一個重大的捷徑,那就是盡可能得到老師的幫助,少走彎路。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這是學好奧數的關鍵問題!

4,奧數在於堅持

大部分的小學生在學習奧數的時候,是一週一次課,大概是2小時。很多家長就認為,授課老師水準很高了,我的孩子只要跟著老師學習就好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我們好好想想,在學校裡面,我們的數學課是怎麼上的?一個知識點,基礎概念以及基礎計算,可能就要學一周,每天有大量作業。這樣做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熟練度,通過反復練習讓他們理解知識點,並能靈活運用。

學習奧數的時候呢?可能每節課就講一個新的知識點,一周只上一次課,課後作業一般就幾道題。而且現在大部分學生本身的學習壓力就比較重,而且往往都不止報一個興趣班,很少有學生在課後會去複習這節課老師所講的內容,等到下周上課的時候發現原來聽懂學會的知識,現在又不會了。

家長如果能夠讓孩子一天抽出15分鐘做倆三道奧數題,對所學知識進行反復複習加以鞏固,那麼這些奧數的知識點就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5,解題思路要清晰

有很多同學,只注重題目的結果,不寫題目的過程,甚至60%的同學不會寫解題過程。尤其是整除問題,當說明原因和證明的時候,有的同學寫的解題過程是前言不搭後語。這些問題都反應了學生並沒有完全掌握該知識點。這些細節問題都是需要特別關注的。

小學階段,主要從具象的、生動的素材出發,引導孩子接觸、學習數學。個人認為,死記硬背這方面沒必要強調,原理、邏輯跟學生說清楚就可以了。如果要記公式,也記最基本的公式,變形公式引導他推導。

親愛的家長們,我專注于小學奧數的教學和教育理念的分享。

我每天會在朋友圈分享一些關於奧數的試題、提分技巧、教育方法方面的文章,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看看。

一個真正好的老師,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識點,而是傳授好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