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聯想誓師大會宣佈“一二三四五”組合拳,做智慧物聯“頭號玩家”

聯想2018全球誓師大會開到哪裡,聯想擁抱智慧化的激情和熱力就會在哪裡激蕩和升溫。

繼美國羅利站和希臘雅典站之後,4月17日,聯想2018誓師大會移師北京鑽石球場。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做演講時表示:“鑽石球場是中國網球公開賽的決戰場,是誕生冠軍的地方!因傷病提前結束賽季的納達爾,

2016年正是在這個球場裡乾淨俐落地拿下男單冠軍,再續人生精彩。而聯想經過一系列調整,業績已強勁復蘇,最新一季營收創下近三年來最高並直逼歷史最好水準。”

在展望新財年時,楊元慶表示,聯想要打一套“一二三四五”組合拳,即“一個聯想,兩大轉型,三波戰略,四場戰役,五個小目標”,並稱要讓智慧化嵌入到“三波戰略”的每一個業務、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中,從而將智慧化打造成聯想的新標籤,

力爭讓聯想成為智慧物聯時代的“頭號玩家”。

三波戰略落地,新財年要狠抓兩個轉型、打好“四大戰役”

堅定地執行三波戰略,是聯想重回業績增長的關鍵所在。在誓師大會北京站現場,楊元慶宣佈聯想在2018年新財年要打響“四大戰役”:個人電腦,繼續保持業界領先的盈利能力;移動業務,積極求進,滿血圖新;資料中心,實現可持續的盈利性增長;人工智慧,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在重申“兩個轉型”和“三波戰略”的重要性後,楊元慶認為,以客戶為導向不只是認知變化,更應該落實到業務中去,甚至要直接催生出新的業務。他尤其提到了在以客戶為導向的轉型在“增值服務”中的重要性,比如PC業務每增加一個點的滲透率,將帶來3.3億美元的營業額。

具體到服務升級,除了要圍繞產品品質做好增值服務,聯想還要給客戶帶去智慧化解決方案,

以及基於設備優勢的其他“賦加”服務,例如租賃設備服務、音樂視頻內容服務、通信連接服務、基於聯想終端啟動軟體的“軟體服務”以及遊戲運營的平臺服務。通過五大服務,建立全新的使用者經營體系,將是楊元慶在2018年要致力搭建的服務新模式。

在楊元慶的演講中,人工智慧是一個高頻出現的熱詞,而智慧化也正是聯想實現轉型的“東風”。

根據IDC在2017年12月發佈的人工智慧白皮書,

預計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支出將達到2758億元人民幣,未來5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50%之巨,由AI衍生出的間接經濟價值,極有可能達到萬億級規模。

此前,楊元慶就曾前瞻性地提出了“行業智慧”的概念,在業內首次提出了“人工智慧一定要和行業結合”的理念。這把人工智慧的作用提升到行業發展的高度,楊元慶還指出了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必須與各行各業融合,才是發揮作用的前提。

2017年夏季發佈的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描述了“人工智慧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並創造新的強大引擎,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發展人工智慧有了新的頂層設計描述:“發展智慧產業,拓展智慧生活。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國家把人工智慧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並在頂層政策設計上緊密關注人工智慧發展新動向的形勢下,聯想要發力的智慧物聯,不但是順應國家對人工智慧的整體戰略規劃,而且還能利用聯想在技術層面以及行業層面的積澱,大大推進人工智慧在行業中的落地應用。

聯想要在智慧時代做賦能者,將會惠及全行業的發展

楊元慶在誓師大會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AI基於計算力、演算法和大資料,對各行各業各個價值鏈都有影響,可以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AI在未來一定是無處不在,因此,聯想所有的設備,都要考慮“五個連接”來驅動人工智慧。

“聯想大的戰略,就是圍繞設備,用人工智慧來讓它變得更加智慧。同時,這些終端設備可能是未來行業智慧的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楊元慶表示,聯想不會面面俱到地提供全行業的解決方案,但是聯想希望能成為智慧化的賦能者,幫助合作夥伴一起踏上智慧物聯時代的高速列車。

無論是消費級智慧還是行業智慧,其背後都都離不開“計算力”、“資料”和“演算法”這三要素,而聯想則早早的在這三方面佔據了先手。首先,在大資料能力上,根據公開資料,聯想的資料集群擁有12PB的資料,規模僅次於BAT。而聯想LEAP大資料平臺,有六大產品線,包括有大資料智慧平臺LEAP AI、大資料計算平臺LEAP HD、物聯網採集LEAP Edge Server、資料集成平臺LEAP DataHub、資料治理平臺LEAP DataGov和可信計算引擎LEAP Trusted。該平臺擁有完善的行業AI服務能力。而在計算力上,聯想在HPC超算上的的成績也不可小覷——在TOP 500超級電腦排行榜上,聯想佔據了87套。在超算上的積累,讓聯想在面對AI時代的計算力需求時會更顯遊刃有餘。而在演算法層面,聯想在AI智慧人才團隊建立上,不惜投入重金,一直在AI演算法上聚攏世界頂尖科學家,同時還通過舉辦“中國有AI—聯想高校AI精英挑戰賽”活動的方式,網羅AI的未來之星。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聯想AI在各個行業快速賦能。比如獵豹汽車就和聯想合作,打造出用“資料流程”來製造汽車的工業3.0生產線,讓工業大資料又一次落地實踐。還比如,聯寶在採用了聯想智慧製造方案後,成本減少了15%-25%,製造效能提升了25%-45%,客戶定制支援比例增長20%,縮短交付週期30%,智慧化的生產線,可以大幅度提升生產力。在醫療上,聯想AI也有發揮的巨大空間——聯想打造的解決方案可以實現醫療圖像輔助診斷,通過大資料分析CT圖像,説明醫生判斷患者是否患有腫瘤。上述這些例子,只是AI在行業應用潛力上的冰山一角,還遠未到AI無處不在的境界,但就已經展現出了巨大的商業和社會價值。

在消費領域上,聯想也快速地把自己在資料、演算法上的優勢融合到消費電子產品中。在CES2018中,聯想就展示了多款基於AI的產品。像聯想Smart Display、聯想Mirage Solo和聯想Mirage Camera,成為了CES的明星產品,吸引了眾多的眼球,更是斬獲了多項大獎。除了在產品設計上確有出色之處外,聯想把AI自然地融合進產品和應用場景中,才是這些產品的亮點。4月16日,聯想發佈了全新的智慧物聯消費賦能品牌Lecoo,並拿出了三款智能物聯新品,首批現貨在1小時內迅速售罄。可以說,有了資料和演算法、計算力的基礎,再加上聯想在消費電子設備多年積累的經驗,兩者結合之下,聯想在消費AI設備上幾乎是“水到渠成。”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無論是消費AI還是行業AI,聯想都處於齊頭並進的態勢。說明聯想做行業智慧並不是理論先行,而是理論與和實踐並重,聯想本身把自己進行智慧化的成果和經驗,賦能給千行百業。

AI應用未來會硬分叉,同時能覆蓋消費和行業兩端才有機會成新領袖

未來,AI無處不在。因此,要成為AI產業的領航者,就必須要有消費端、行業端雙線覆蓋的意識和能力。要做消費端AI,就必須對消費潮流和消費引領有足夠把握;要做行業智慧,就必須對行業應用痛點有深刻理解,並有豐富的解決方案經驗。聯想是一家涵蓋了研發設計、設備製造、解決方案設計、全能服務的全產業鏈公司,所以聯想做AI,相比其它企業更具平臺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如同互聯網在普及初期會在消費端爆發,但在市場基本飽和之後,工業互聯網成為大家一致看好的新增長點。AI發展路勁也大抵會如此,消費端AI將會搶先迅速火爆,而隨著時間的推進,行業智慧必然會是下一個新藍海,因為它可以給幫助傳統行業提升競爭力、實現升級轉型。在過去,數位化轉型是物理世界和數位世界融合的開始,在未來,智慧化是物理世界和數位世界深度融合和昇華的產物。

AI應用未來會在消費端和企業級實現硬分叉,已經在消費端和行業端雙線並行的聯想,正在成為人工智慧產業真正的“頭號玩家”。更具意義的是,當聯想的AI戰略不斷落地,一方面可以給消費者在消費端帶來更貼心、智慧的產品和服務體驗,從行業賦能的維度來說,也將會切實加速中國智造的實現,成為提升中國的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推力。

才是發揮作用的前提。

2017年夏季發佈的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描述了“人工智慧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並創造新的強大引擎,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發展人工智慧有了新的頂層設計描述:“發展智慧產業,拓展智慧生活。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國家把人工智慧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並在頂層政策設計上緊密關注人工智慧發展新動向的形勢下,聯想要發力的智慧物聯,不但是順應國家對人工智慧的整體戰略規劃,而且還能利用聯想在技術層面以及行業層面的積澱,大大推進人工智慧在行業中的落地應用。

聯想要在智慧時代做賦能者,將會惠及全行業的發展

楊元慶在誓師大會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AI基於計算力、演算法和大資料,對各行各業各個價值鏈都有影響,可以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AI在未來一定是無處不在,因此,聯想所有的設備,都要考慮“五個連接”來驅動人工智慧。

“聯想大的戰略,就是圍繞設備,用人工智慧來讓它變得更加智慧。同時,這些終端設備可能是未來行業智慧的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楊元慶表示,聯想不會面面俱到地提供全行業的解決方案,但是聯想希望能成為智慧化的賦能者,幫助合作夥伴一起踏上智慧物聯時代的高速列車。

無論是消費級智慧還是行業智慧,其背後都都離不開“計算力”、“資料”和“演算法”這三要素,而聯想則早早的在這三方面佔據了先手。首先,在大資料能力上,根據公開資料,聯想的資料集群擁有12PB的資料,規模僅次於BAT。而聯想LEAP大資料平臺,有六大產品線,包括有大資料智慧平臺LEAP AI、大資料計算平臺LEAP HD、物聯網採集LEAP Edge Server、資料集成平臺LEAP DataHub、資料治理平臺LEAP DataGov和可信計算引擎LEAP Trusted。該平臺擁有完善的行業AI服務能力。而在計算力上,聯想在HPC超算上的的成績也不可小覷——在TOP 500超級電腦排行榜上,聯想佔據了87套。在超算上的積累,讓聯想在面對AI時代的計算力需求時會更顯遊刃有餘。而在演算法層面,聯想在AI智慧人才團隊建立上,不惜投入重金,一直在AI演算法上聚攏世界頂尖科學家,同時還通過舉辦“中國有AI—聯想高校AI精英挑戰賽”活動的方式,網羅AI的未來之星。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聯想AI在各個行業快速賦能。比如獵豹汽車就和聯想合作,打造出用“資料流程”來製造汽車的工業3.0生產線,讓工業大資料又一次落地實踐。還比如,聯寶在採用了聯想智慧製造方案後,成本減少了15%-25%,製造效能提升了25%-45%,客戶定制支援比例增長20%,縮短交付週期30%,智慧化的生產線,可以大幅度提升生產力。在醫療上,聯想AI也有發揮的巨大空間——聯想打造的解決方案可以實現醫療圖像輔助診斷,通過大資料分析CT圖像,説明醫生判斷患者是否患有腫瘤。上述這些例子,只是AI在行業應用潛力上的冰山一角,還遠未到AI無處不在的境界,但就已經展現出了巨大的商業和社會價值。

在消費領域上,聯想也快速地把自己在資料、演算法上的優勢融合到消費電子產品中。在CES2018中,聯想就展示了多款基於AI的產品。像聯想Smart Display、聯想Mirage Solo和聯想Mirage Camera,成為了CES的明星產品,吸引了眾多的眼球,更是斬獲了多項大獎。除了在產品設計上確有出色之處外,聯想把AI自然地融合進產品和應用場景中,才是這些產品的亮點。4月16日,聯想發佈了全新的智慧物聯消費賦能品牌Lecoo,並拿出了三款智能物聯新品,首批現貨在1小時內迅速售罄。可以說,有了資料和演算法、計算力的基礎,再加上聯想在消費電子設備多年積累的經驗,兩者結合之下,聯想在消費AI設備上幾乎是“水到渠成。”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無論是消費AI還是行業AI,聯想都處於齊頭並進的態勢。說明聯想做行業智慧並不是理論先行,而是理論與和實踐並重,聯想本身把自己進行智慧化的成果和經驗,賦能給千行百業。

AI應用未來會硬分叉,同時能覆蓋消費和行業兩端才有機會成新領袖

未來,AI無處不在。因此,要成為AI產業的領航者,就必須要有消費端、行業端雙線覆蓋的意識和能力。要做消費端AI,就必須對消費潮流和消費引領有足夠把握;要做行業智慧,就必須對行業應用痛點有深刻理解,並有豐富的解決方案經驗。聯想是一家涵蓋了研發設計、設備製造、解決方案設計、全能服務的全產業鏈公司,所以聯想做AI,相比其它企業更具平臺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如同互聯網在普及初期會在消費端爆發,但在市場基本飽和之後,工業互聯網成為大家一致看好的新增長點。AI發展路勁也大抵會如此,消費端AI將會搶先迅速火爆,而隨著時間的推進,行業智慧必然會是下一個新藍海,因為它可以給幫助傳統行業提升競爭力、實現升級轉型。在過去,數位化轉型是物理世界和數位世界融合的開始,在未來,智慧化是物理世界和數位世界深度融合和昇華的產物。

AI應用未來會在消費端和企業級實現硬分叉,已經在消費端和行業端雙線並行的聯想,正在成為人工智慧產業真正的“頭號玩家”。更具意義的是,當聯想的AI戰略不斷落地,一方面可以給消費者在消費端帶來更貼心、智慧的產品和服務體驗,從行業賦能的維度來說,也將會切實加速中國智造的實現,成為提升中國的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推力。